一种基于动态模型的燃气轮机气路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3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367930.5

    申请日:2018-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模型的燃气轮机气路故障诊断方法,涉及故障诊断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健康燃气轮机的动态仿真模型,并使所述动态仿真模型能够模拟所述健康燃气轮机的各个部件在性能衰退情况下测量参数的变化情况;步骤2、采集待诊断燃气轮机的运行数据,与所述动态仿真模型进行对比,计算累计误差;步骤3、不断调整所述动态仿真模型的参数并进行迭代运行,直到消除所述累计误差,获得所述动态仿真模型参数的最终值;步骤4、根据所述参数的数值变化和故障知识库,实现对所述待诊断燃气轮机气路故障的诊断和定位。本发明不仅能够反映稳态下的燃机实际运行状态,同时在动态下保持较高的精度,实现更为灵活的在线故障诊断。

    一种燃驱压缩机组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9332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84306.X

    申请日:2018-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驱压缩机组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传输模块和性能计算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包括若干传感器,分别为扭矩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信号传输模块包括数据线、模拟量转换器、第一光纤信号转换器、第二光纤信号转换器和光纤;所述性能计算模块包括便携式计算机一台、实时数据库和模块化建模软件,所述模块化建模软件的各模块利用燃驱压缩机组的机械振动参数和所述驱动轴扭矩、进气温度和进气湿度计算所述燃气轮机的整机效率、整机功率和压缩机效率。本发明可以实现对机组实际运行功率和运行效率的准确计算,便于用户准确评估机组运行状态,科学制定维护策略。

    舱体空间内柔性管线路径规划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18527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05704.0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舱体空间内柔性管线路径规划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建立舱体空间的三维模型,建立坐标系并确定柔性管线的路径规划起始点坐标和终止点坐标;基于柔性管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和路径优化算法的步长确定所述柔性管线的最大弯曲角度约束;基于所述柔性管线的长度,确定所述柔性管线的固定方式和空间约束方式;基于角度约束和空间约束的路径优化算法对所述柔性管线路径进行寻优,获取舱体空间内柔性管线的最佳管线路径。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满足实际布线场景对于柔性管线路径规划的具体要求,提高柔性管线路径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从而进一步解决传统人工布线方法实物模型要求高、工时耗费较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疲劳蠕变交互损伤的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寿命评估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200104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30110.6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疲劳蠕变交互损伤的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寿命评估模型的建模方法,涉及燃气轮机叶片寿命评估技术领域,所述评估模型包含叶片温度模型、叶片应力模型和蠕变-疲劳交互损伤模型,所述叶片温度模型考虑了热障涂层、气膜冷却和金属壁厚的影响,所述叶片应力模型考虑气动力和离心力对叶片影响的同时还考虑了叶片的倾斜度对叶片应力做相应地等效叠加,所述蠕变-疲劳交互损伤模型基于S-N曲线和拉森-米勒参数。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实时评估叶片金属的蠕变和疲劳损伤,为燃气轮机叶片寿命预测及优化运行提供依据。

    用于燃气轮机的液氮循环进气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5428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27894.7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液氮循环进气冷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构成环路的氮气液化装置、氮源、空气冷却系统和膨胀装置,其中:氮在氮气液化装置和空气冷却系统中分别实现液氮与氮气的转换,液氮通过升压泵加压后进入空气冷却系统的液氮-乙二醇换热器中气化吸热,气化为氮气后进入膨胀装置进行膨胀做功以输出机械功,空气冷却系统的乙二醇-空气换热器通过液氮和换热器工质生成冷却空气并输出至燃气轮机,氮气液化装置利用电能或部分燃气轮机输出功将来自膨胀装置的氮气液化为液氮实现系统循环。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可以降低能耗,并提高燃气轮机的经济效益。

    节流式天然气在线轻烃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2745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18366.0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一种从天然气中回收烃类化合物技术领域的节流式天然气在线轻烃分离装置,包括:若干轻烃析出件和用于收集分离析出的轻烃收集装置,其中:轻烃析出件均为板状结构且以相等间距分别竖直设置于天然气管道的内壁,其侧面的形状与天然气管道的内壁形状相适应且与内壁为面接触,其中部开有通孔,使得天然气通过轻烃析出件时分离析出轻烃并汇集于天然气管道的内壁上,轻烃收集装置设置于天然气管道上。本发明用于天然气长输管道中连续利用天然气的压力能分离出天然气中轻烃,可以降低轻烃分离装置的设备成本,并且额外动力提供,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节能环保。

    紧凑板翅式换热重整器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93176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309309.8

    申请日:2009-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紧凑板翅式换热重整器,包括:一对高温燃气通道、一对燃料气加热通道和一对燃料气重整通道,其中:两个燃料气重整通道位于所述换热重整器的中部,两个高温燃气通道和两个燃料气加热通道由内向外依次对称设置于燃料气重整通道的两侧;所述燃料气加热通道内的气流流向与高温燃气通道内的气流流向相反,所述高温燃气通道内的气流流向与燃料气重整通道内的气流流向相同。本发明通过简化燃料电池系统的设备成本,并能更加高效的对电池系统的余热加以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在一个部件内完成常规系统需要换热器和重整器才能完成的功能,从而简化系统结构,缩小体积30%以上,同时使得换热效率提高10%左右。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燃气轮机顶层循环热电冷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283018C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410067809.2

    申请日:2004-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6

    Abstract: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燃气轮机顶层循环热电冷联供系统,包括:微型燃气轮机、回热器、自循环阀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催化燃烧室、吸收式制冷机组、吸附式制冷机组。微型燃气轮机通过管路与回热器相连,催化燃烧室的出口与微型燃气轮机相连,回热器冷侧进口、热侧进口与微型燃气轮机相连;回热器冷侧出口和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相连,热侧出口与吸收式制冷机组的高温发生器相连;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设有自循环阀门,催化燃烧室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下游,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出口与催化燃烧室的进口相连,吸附式制冷机组的热源进口则与吸收式制冷机组的热源出口相连。本发明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提高15%以上的发电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