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6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26604.9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载荷垂轨旋转扫描的超宽覆盖多模式碳监测卫星、构建方法和监测方法,涉及卫星设计领域。解决当前碳卫星缺乏对区域和全球的实时探测能力,难以碳盘点应用的实际需求的问题。所述卫星包括:全球模式监测单元、斑马线区域单元、热点单元和偏航推扫单元;全球模式监测单元用于载荷以10°/s的转速旋转,获取扫描数据,沿轨拼接获取碳监测数据;斑马线区域单元用于载荷以5°/s的转速旋转,获取扫描数据及斑马线形式的未扫区域,规划获取重点区域碳监测数据;热点单元用于载荷以2.5°/s的转速旋转,获取指定时间及热点地区的碳监测数据;偏航推扫单元用于推扫模式进行探测,获取星下点附近区域0.5km的碳监测数据。本发明适用于全球碳盘点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41687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05623.9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块化可重构多臂航天器及其重构方法。所述多臂航天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基本构型为单臂构型,所述多臂航天器基本构型包括中心体模块、机械臂模块和末端执行器模块;中心体模块承担数据处理、供能和通信功能;机械臂模块负责末端定位定姿功能;末端执行器模块负责具体操作功能;模块间通过通用机电接口连接,实现模块在轨快速连接。所述多臂航天器及其重构方法能够胜任多样化的在轨服务任务,包括在轨制造、在轨装配、在轨搬运、在轨维护等,并具备后期在轨扩展升级能力,以及在轨可重构,适应多变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5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299666.2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星箭载一体化飞行器,属于航天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星箭载一体化飞行器包括卫星和运载器,所述卫星包括有效载荷、仪器舱、动力控制系统及安装于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贮箱外部上的太阳能帆板,所述运载器包括运载子级一级火箭,运载子级二级火箭,运载子级三级火箭和运载子级末级火箭;其中,所述卫星与所述运载器的运载子级末级火箭共用所述动力控制系统中的贮箱以形成星箭一体化飞行器;所述星箭一体化飞行器被倒置地安装于所述运载子级三级火箭与所述运载子级末级火箭之间的过渡段上,以通过所述有效载荷与所述运载器进行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星箭载一体化飞行器能够提升卫星的运载能力和有效载荷的重量占比。
-
公开(公告)号:CN11305954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279482.9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5J9/00 , B25J15/00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间树网型机器人,属于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领域。解决了在轨服务机构尺寸小、灵活度差、刚度差的问题。它包括多个空间多臂机器人,多个空间多臂机器人配合相连,每个空间多臂机器人均包括基座和多个机械臂,多个机械臂沿基座圆周方向布置,所述机械臂包括三个万向关节、两个臂杆和两个平动关节,所述两个臂杆的一端通过一个万向关节相连,其余两个万向关节分别安装在两个臂杆的另一端,每个臂杆上均设置有一个平动关节,所述机械臂的接口端通过快换接口与基座相连,所述机械臂的连接端与多头快换工具相连。它主要用于空间在轨服务机器人。
-
公开(公告)号:CN11136613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158705.1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环扫超宽幅成像模式设计方法。包括:设计相机光轴与整星对地轴之间的夹角γ;设计快旋模式下卫星的自旋角速度ωfast;若相机在当前角速度下能够清晰成像,则进行步骤三;否则进行步骤四;设计一个快旋周期Tfast内相机的开关机时刻ton、toff;设计慢旋模式下卫星的自旋角速度ωslow;设计一个慢旋周期Tslow内相机的开关机时刻ton1、toff1、ton2、toff2;设计变转速自旋模式下相机开机时刻的相位角θ0和开机时长τ1;设计相机关机时的卫星自旋角速度方程;若卫星能够稳定地跟踪该方程,则采用变转速自旋模式;否则采用步骤五设计的慢旋模式。本发明的每种成像模式均可确保环扫条带拼接的完整性;降低成像任务对卫星的处理、存储、数传能力的要求。
-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03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096282.1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6/25 , G06F16/2458 , G06F16/2455 , G06F16/27 , G06F16/28 , G06F9/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卫星星座云处理分析平台及其使用方法。作战管理层通过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增强的智慧控制和通讯网络,提供自行分配任务、自行确认优先级、机载处理和分发的能力,支援层为地面指挥控制设置和用户终端,以及快速响应发射服务,导航层在北斗、GPS拒止环境中提供备份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感知层提供太空态势感知、探测和跟踪太空目标,以帮助卫星碰撞,跟踪层提供导弹威胁的跟踪、瞄准和高级预警,监视层对所有确定的时间关键目标提供全天候托管,太空传输层全天候提供数据和通信的全球网状网络。卫星集群利用率、提升了星间大数据云平台的可靠性和容灾能力、降低了系统部署成本和人员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623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12499.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在轨操控的工具航天器系统,该系统的航天器基座上下安装有对接机构,航天器基座上安装有多个刚性机械臂和多个柔性机械臂,多个柔性机械臂和多个刚性机械臂的末端安装有末端执行器。解决了空间机器人只有刚性机械臂没有柔性机械臂,无法适应狭小空间和复杂结构作业,机械臂数目较少,仅有一个或者两个机械臂,可执行任务单一,功能有限,以及传统空间机器人携带的末端操作机构单一,无法兼顾多个任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工具航天器系统有4个7自由度的刚性机械臂及2个12自由度的柔性臂,共6条机械臂,大大提高了航天器系统可操作任务的多样性,扩展了航天器系统的功能,并且增加了其执行任务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2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90154.6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展开的抛物面天线以及折展方法,所述抛物面天线包括:固定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相连接且沿所述抛物面天线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根肋条,抛物面形反射器,设置在所述反射器焦点上的馈源,与所述固定部件相连接的馈源支架,与所述固定部件同轴设置的可动部件;其中:所述可动部件套设在所述馈源支架上,且能够沿所述馈源支架的长度方向朝靠近所述固定部件的方向移动直至压紧所述多根肋条以使得所述抛物面天线能够被展开;或者,所述可动部件能够沿所述馈源支架的长度方向朝远离所述固定部件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抛物面天线能够完全被收拢。
-
公开(公告)号:CN11235712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88678.9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置姿态的卫星入轨快速成像方法,属于航天领域。所述卫星入轨快速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利用地球星历和火箭安装方向计算卫星在箭上的初始姿态;步骤二、利用星上陀螺组件进行发射段卫星姿态实时积分定姿;步骤三、星箭分离后,控制卫星快速机动成像。本发明利用地球星历、火箭的安装方向等信息,计算箭上卫星的初始姿态,将姿态计算和控制流程的开始时间提前至卫星箭上加电阶段,充分利用了地面已知信息,简化了入轨后的控制流程;大幅缩短了成像准备时间,提高了卫星的成像响应速度;在仅采用常用配置的条件下,通过软件预置参数的方式提高了卫星成像响应速度,卫星研制硬件成本相比于传统卫星并无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