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辊轴承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321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510358353.3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辊轴承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支座、支撑臂、测量表、操作面板及PLC;两块侧板焊接在底板上,侧板之间连接一背板,带有连接法兰的支撑臂后端固定在背板上,背板上端装有操作面板,支撑臂上方的测量表铰接在背板上端,测量表和操作面板均与PLC连接。先用标准环确定零位,并将该位置设定为初始位置。转动装到支撑臂上的轴承,操作面板根据传递的数值找出轴承圆跳动值,对圆跳动值>5um的轴承,重新进行加工;对圆跳动值≤5um的轴承,将各检测点的平均值作为直径值,将标注在轴承端面的轴承编号与直径值建立对应关系,根据事先输入的轴承梯度曲线进行轴承配组。本发明可提高配组效率和准确率,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一倍以上。

    一种提高冷轧电工钢产品层间电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0134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569365.5

    申请日:2016-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冷轧电工钢产品层间电阻的方法,包括:1)在冷轧电工钢带完成结晶及晶粒长大后的冷却过程中,对其表面进行可控性氧化处理;可控性氧化处理方式选用氮气喷吹或空气喷吹冷却方式,氮气喷吹时控制湿气,控制氮气露点0~60℃;控制氧化物产生的温度及冷轧电工钢表面氧含量、氧化薄膜厚度;2)经可控性氧化处理后的冷轧电工钢带转入后续常规生产工序。本发明通过对经退火后的冷轧电工钢钢带进行表面改质,达到大幅提高成品表面层间电阻、保证其环保及综合性能指标要求的目的。

    一种纵向电磁性能优异的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0130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561958.7

    申请日:2016-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向电磁性能优异的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生产方法,包括:1)根据成品规格确定热轧原料厚度,冷轧整体压下率为86%~95%的大压下率;2)提高钢带入炉张力,控制冷轧钢带延伸率为0.50%~5.00%;3)热处理过程中加大退火炉加热段张力控制,控制出口钢带宽度缩减量2~10mm;4)调整退火炉加热段长度及快速升温速度,控制升温速度400~850℃/min。本发明运用材料学原理,在常规工艺基础上,通过控制冷轧压下率,充分考虑钢带应力对微观织构组织的影响,控制产品热处理过程中再结晶,最终产生出纵向电磁性能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产品。

    一种高硅电工钢复合板带产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012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561944.5

    申请日:2016-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硅电工钢复合板带产品的制造方法,包括:1)高硅复合材料的基板硅含量0.0%~4.0%;采用粉末堆焊方式在基板上堆焊一层高硅铁粉末制得单面或双面高硅复合材料板;高硅铁粉末的硅含量在3.0%以上,堆焊高硅铁粉末的厚度为0.5~10mm;2)高硅复合材料板在保护气氛下加热到850~1530℃,保温1.5h以上,促进材料融合及消除焊接应力;3)采用高硅复合材料生产电工钢产品的工艺流程可选择地设有热轧、酸洗、冷轧、热处理、涂层、精整工序。本发明实现了高硅电工钢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工艺易于控制,作业效率高,所获得的高性能高硅钢软磁材料适用于高、精、尖等电磁铁芯制造领域。

    一种支撑辊轴承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2321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58353.3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辊轴承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支座、支撑臂、测量表、操作面板及PLC;两块侧板焊接在底板上,侧板之间连接一背板,带有连接法兰的支撑臂后端固定在背板上,背板上端装有操作面板,支撑臂上方的测量表铰接在背板上端,测量表和操作面板均与PLC连接。先用标准环确定零位,并将该位置设定为初始位置。转动装到支撑臂上的轴承,操作面板根据传递的数值找出轴承圆跳动值,对圆跳动值>5um的轴承,重新进行加工;对圆跳动值≤5um的轴承,将各检测点的平均值作为直径值,将标注在轴承端面的轴承编号与直径值建立对应关系,根据事先输入的轴承梯度曲线进行轴承配组。本发明可提高配组效率和准确率,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一倍以上。

    一种胶辊存放架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96224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47507.6

    申请日:2015-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辊存放架,由支架、底梁、横梁、吊耳、支座、托架及铜衬垫组成;两个三角形支架通过上端横梁及底角两根底梁连接在一起,支架底角下面焊有支座,横梁上表面两侧分别焊有一吊耳,在三角形支架两个斜立边上分别等间距对称固定有至少2个托架,托架上面设有铜衬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容易制作,投资少,且可免于维护;胶辊更换时间由8小时缩短为4小时,可提高连退机组的产能;集吊运、存放于一体,可避免存放、倒运过程中的胶辊表面损伤和由此引起的钢板漏涂或涂层薄的缺陷。

    一种消除钢轨轨底残余应力的矫直机

    公开(公告)号:CN218310134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21281132.2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除钢轨轨底残余应力的矫直机,包括8组平辊,在第8组平辊的出口处增设一组升降平辊,所述升降平辊包括第9号平辊、电机、平辊机架、导向架、升降机,所述电机驱动第9号平辊旋转,所述第9号平辊和电机安装在平辊机架上,所述平辊机架与导向架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机驱动平辊机架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铁路总局最新测量轨底应力方法,钢轨轨底残余应力小于250MPa。2)减少平辊前八组的磨损量,使用周期减少5%。3)钢轨进入立辊矫直时,钢轨轨头下翘减轻,能够更平顺的进度到立辊矫直。

    支撑辊轴承测量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88324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44175.1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辊轴承测量装置,包括支座、支撑臂、测量表、操作面板及PLC;两块侧板焊接在底板上,侧板之间连接一背板,带有连接法兰的支撑臂后端固定在背板上,背板上端装有操作面板,支撑臂上方的测量表铰接在背板上端,测量表和操作面板均与PLC连接。先用标准环确定零位,并将该位置设定为初始位置。转动支撑臂上的轴承,操作面板根据传递的数值找出轴承圆跳动值,对圆跳动值>5um的轴承,重新进行加工;对圆跳动值≤5um的轴承,将各检测点的平均值作为直径值,与标注在轴承端面的轴承编号建立对应关系,根据事先输入的轴承梯度曲线进行轴承配组。本实用新型可提高配组效率和准确率,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一倍以上。

    一种轧辊存放运输装置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09848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745117.8

    申请日:2014-12-01

    Abstract: 一种轧辊存放运输装置,由扶手、定位销、托架、尼龙垫块、底板及万向轮组成;底板一侧焊有扶手,底板下面四个角上装有万向轮,底板上面设有托架,托架两侧带有挡板,挡板角部设有定位销,在托架上表面固定有至少两排定位框,定位框内镶嵌有尼龙垫块,尼龙垫块上表面设有1~2个弧形辊槽。本实用新型可根据辊型辊径灵活更换,存放轧辊的位置不受限制,还可防止轧辊变形,保证磨后辊上轧机时的磨削精度;运输方便,极大提高轧辊的周转速度;同时,能减少轧辊运输时间,提高磨削效率,使每班磨辊量由10根提高到12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