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稀疏化的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30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52702.7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多源数据稀疏化的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发生匝间短路故障的永磁同步电机在空载下的电流信号与转矩信号数据;将数据进行稀疏化处理,利用贪婪跟踪算法对上述数据进行稀疏处理,得到稀疏表示向量;对稀疏表示向量进行特征提取,将特征值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本发明具有数据精简的优点,且具有良好的诊断精度和鲁棒性;贪婪跟踪和随机森林的结合确保了更快的故障诊断和更全面、更准确的故障特征提取,具有比传统方法更高的分辨率特性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一种基于熵值算法的动力电池电压故障在线诊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97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16786.1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熵值算法的动力电池电压故障在线诊断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待诊断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各单体电压时序值,建立电压数据矩阵,根据预先设定恒定长度的滑动窗,从上至下滑过电压矩阵,根据数据处理原则对每一次滑动窗内数据进行踢出和重构,然后进行各单体电压熵值的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Z分数转化得到异常评估系数,对系数进行异常值识别,若存在,则定位异常单体编号和时间,并对异常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基于安全管理策略向驾驶员传达相应提示;若无异常值,则时间窗向下继续滑动,并重复上述流程进行迭代计算,本发明能准确定位单体电压故障发生时间及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一种复合蓄能式高速伺服冲击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5689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7877.2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蓄能式高速伺服冲击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组合式机身、蓄能冲击机构、伺服提锤机构以及锁紧释放机构;组合式机身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立柱连接;蓄能冲击机构内嵌于上箱体,伺服提锤机构设置在上箱体两侧;蓄能冲击机构包括气缸,气缸上腔通过上端盖及气阀与外部储气室连通,下腔内嵌于上箱体内并通过端盖与上箱体的底板固定,下腔内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活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锤头,且立柱穿过锤头的四角连接至下箱体;锤头的上表面和上箱体底板的下表面设置弹性装置;锁定释放机构固定在锤头的四角并套装在立柱上。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加工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的优点。

    前后电机同步控制的电动汽车三电综合检测台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9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603880.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前后电机同步控制的电动汽车三电综合检测台及检测方法,检测台包括右前轮检测机构、左前轮检测机构、右后轮检测机构、左后轮检测机构以及轴距调节装置;右前轮检测机构、左前轮检测机构结构相同,右后轮检测机构和左后轮检测机构结构相同,均设置在同一深度的水平地基平面上;右前轮检测机构包括前主动滚筒、前从动滚筒、前举升装置与前轮电机;右后轮检测机构包括后主动滚筒、后从动滚筒、后举升装置、格挡装置、锁止机构以及后轮电机;轴距调节装置调节前轮电机底座与后轮检测机构的支架之间的距离;前轮电机与后轮电机通过控制器在检测过程中实现同步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前后电机同步控制,综合考察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

    前后电机同步控制的电动汽车三电综合检测台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9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03880.7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前后电机同步控制的电动汽车三电综合检测台及检测方法,检测台包括右前轮检测机构、左前轮检测机构、右后轮检测机构、左后轮检测机构以及轴距调节装置;右前轮检测机构、左前轮检测机构结构相同,右后轮检测机构和左后轮检测机构结构相同,均设置在同一深度的水平地基平面上;右前轮检测机构包括前主动滚筒、前从动滚筒、前举升装置与前轮电机;右后轮检测机构包括后主动滚筒、后从动滚筒、后举升装置、格挡装置、锁止机构以及后轮电机;轴距调节装置调节前轮电机底座与后轮检测机构的支架之间的距离;前轮电机与后轮电机通过控制器在检测过程中实现同步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前后电机同步控制,综合考察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

    一种坯料主动的双点渐进成形加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16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81408.5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坯料主动的双点渐进成形加工装置及方法,属于渐进成形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坯料主动的双点渐进成形加工装置及方法,具有双点工作、两个4自由度的工具头,工具头加工时主动自转,主轴也可带动坯料旋转,工具头与坯料之间的相对摩擦,促进了材料流动与连续变形,降低了传动机构的要求,提高了加工精度;而加工模块控制工具头有很大的柔性,工具头可以在任意空间位置协同主轴进行加工,两个成形工具头可以按照预定规则同步或独立地进行加工,有着灵活的加工路径选择,便于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采用双工具头混合加工,可以使坯料受力更平衡,有利于提高成形精度。

    一种带纵向内筋的薄壁筒体的加工旋轮及基于其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6963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213969.2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纵向内筋的薄壁筒体的加工旋轮及基于其的加工方法,属于薄壁筒体加工领域。本发明的带纵向内筋的薄壁筒体的对轮旋压的加工方法,采用内外旋轮配合使用,通过内外旋轮的旋转和挤压实现壁厚减薄、长度伸长和内筋成形,且采用三级成型,聚料内旋轮和第一外旋轮进行初步成型,在圆筒形坯料上留下宽内筋,之后中间内旋轮和第二外旋轮、校形内旋轮和第三外旋轮依次经过聚料内旋轮和第一外旋轮的路径,圆筒形坯料进行三次变形,最终形成内筋;本发明的加工方法,通过旋压工艺一次性实现了带筋大型薄壁筒体的塑性成形,加工效率高、无焊缝质量好、节约材料和能量、生产成本低。

    一种自锁式操纵机构制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328006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90477.X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锁式操纵机构制动器,包括制动器主体,制动器主体包括中空的壳主体和开放的卡钳,卡钳的头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制动部,卡钳的尾部安装有与固定制动部相对的活动制动部;壳主体和卡钳的尾部之间的内部空间为制动腔,制动腔内沿轴向同轴布设有套筒,套筒的轴向尾端悬空,套筒的轴向头端固定安装在卡钳上;本发明的自锁式操纵机构制动器还包括电磁驱动装置,电磁驱动装置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永磁体。本发明的自锁式操纵机构制动器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结构紧凑,通过行星滚柱丝杠副实现制动,同时行星滚柱丝杠副的能够实现自锁,有效地防止了反向轴向运动。

    一种无油泵、可调频率及振幅的液压激振器及其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963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1370890.4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油泵、可调频率及振幅的液压激振器及其调节方法,属于动辅助塑性加工领域。本发明的无油泵、可调频率及振幅的液压激振器,圆锥滚子与共轭端面凸轮相配合将电机的转动转变为激振器活塞杆在缸体内的往复直线运动,缸体内的液压油经阀体作用于液压缸活塞,液压缸活塞的运动频率随着电机转动速度而变化,从而频率得到调节;阀体流量可调,流入液压缸缸体的液压油流量可以调节,从而调节液压缸活塞的振幅;本发明的无油泵、可调频率及振幅的液压激振器的结构紧凑,形式简单,不需要液压泵站和复杂换向系统,可实现激振器振幅和频率的无极调整,能够应用于大负载振动辅助。本发明的调节方法,操作简单。

    一种自动润滑的芯模旋压模具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874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37601.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润滑芯模旋压模具,集成了油道、进油口、出油口以及油腔等关键装置。活塞杆贯穿结构通过其他零件内侧,行星齿轮箱的齿轮后盖与有杆端盖胶接,外筒上端与有杆端盖通过双头螺柱链接固定,内油腔即内筒上的油道与外筒的内表面贴合,活塞通螺纹链接在活塞杆下端,两者位于内筒里。本发明实现了润滑油的精准供给。在旋压过程中,内外桶以特定的速度比协同工作,确保润滑油能够在最需要的地方准确、及时地加入,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润滑效果。不仅能够在加工的关键部位精准施加润滑油,还确保了润滑油的充分利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为芯模旋压工艺带来了更为精细、高效的操作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