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7599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318716.6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nventor: 臼田嘉刚
IPC: B60D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险杠构件的螺母安装构造,其能牢固地支承紧固于螺母的拖钩,且吸收对车身施加的负荷,并且能够使车身小型化。该保险杠构件的螺母安装构造包括:冲撞盒,其分别配置在一对纵梁的前端部分;保险杠构件,其为大致板状,安装在一对冲撞盒上;螺母,其安装在保险杠构件的与冲撞盒重叠的重叠区域中的至少一者;以及支撑件,其具有配置在冲撞盒和上述保险杠构件之间的上侧部分;重叠区域形成为从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突出,其横截面形成为帽子形状,在螺母插入到重叠区域的底部的螺母安装孔中的状态下,螺母的凸缘与底部抵接并接合,支撑件的上侧部分接合于冲撞盒、保险杠构件以及螺母。
-
公开(公告)号:CN10397902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045207.0
申请日:2014-02-07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nventor: 臼田嘉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4 , B62D29/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前端的车身保持构造。其能确保冷却设备的容纳空间并且能确保其支承刚性。该树脂前端的车身保持构造为在车身前端部构成冷却设备的容纳部的树脂前端保持在左右的前纵梁前端部之间,上述树脂前端一体形成为矩形框状,包括:上部构件部,其在上述容纳部的上侧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下部构件部,其在上述容纳部的下侧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左右的侧部支撑部,其在上述容纳部的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延伸,上述左右的侧部支撑部的上部和下部包括设置为向侧方突出的肋格栅状结合构造的块部,上述上部的块部和上述下部的块部之间架设有加强托架,上述加强托架的中间部具有用于向上述前纵梁前端部安装的安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464027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45255.8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8 , B62D25/082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体前部的加强结构,其具有设置于由前围板(1)和车颈侧板(2)形成的发动机室(E)侧的角部(C)处的挡泥板(3),安装于挡泥板(3)的上部和车颈侧板(2)的上悬架托架(4)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悬架托架(4)的后缘和侧缘的凸缘(4b,4c),且上悬架托架(4)经由凸缘被接合到前围板(1)和车颈侧板(2),其中,加强构件(11)设置于角部(C)处,加强构件(11)被接合到前围板(1)和车颈侧板(2),并且从车体的上侧观察具有L形状,加强构件(11)的上部的后面与上悬架托架(4)一起被接合于前围板(1),并且加强构件(11)的上部的侧面与上悬架托架(4)一起被接合于车颈侧板(2)。
-
公开(公告)号:CN104249768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10295136.X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nventor: 臼田嘉刚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2 , E05F5/022 , E05Y2900/5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的构造,其能够防止车身重量的增加、且防止车身的制造成本的增加,并且能够提高车身前部的抵抗从前罩施加的负荷的刚性。该车身前部的构造包括:一对围板纵梁,其配置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之间空有间隔,并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灯支承架,其从该一对围板纵梁中的至少一者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向车辆上方延伸;缓冲垫支架,其从该灯支承架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向车辆上方延伸;以及前罩缓冲垫,其构成为配置于该缓冲垫支架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且能够支承前罩,围板纵梁的前端部、灯支承架、缓冲垫支架以及前罩缓冲垫配置为排列在车辆上下方向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97902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045207.0
申请日:2014-02-07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nventor: 臼田嘉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4 , B62D29/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前端的车身保持构造。其能确保冷却设备的容纳空间并且能确保其支承刚性。该树脂前端的车身保持构造为在车身前端部构成冷却设备的容纳部的树脂前端保持在左右的前纵梁前端部之间,上述树脂前端一体形成为矩形框状,包括:上部构件部,其在上述容纳部的上侧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下部构件部,其在上述容纳部的下侧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左右的侧部支撑部,其在上述容纳部的左右两侧沿上下方向延伸,上述左右的侧部支撑部的上部和下部包括设置为向侧方突出的肋格栅状结合构造的块部,上述上部的块部和上述下部的块部之间架设有加强托架,上述加强托架的中间部具有用于向上述前纵梁前端部安装的安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34027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381680.6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PC: B62D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4 , B62D25/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部件个数增多且能够谋求确保刚性的车辆前部的梁结合构造。一种车辆前部的梁结合构造,其构成为通过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支承构件连接在车身的前端部上下沿车辆宽度方向配置的上梁的两端部与沿车辆宽度方向配置下梁的两端部构成框构件,用于安装车辆搭载设备,其中,上述下梁由截面呈日文片假名コ字形状的构件构成且配置为使其开口部朝向下部侧,并且在上述支承构件的下端部设置与该下梁的上表面部及前表面部相对的平面部及纵面部,并且设有从上述平面部的后端位置到纵面部的下端位置向下方延伸出来的侧面部,并且将该支承构件的平面部紧固于上述下梁的上表面部,将该支承构件的纵面部紧固于上述下梁的前表面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276023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302709.7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PC: B60K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2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固定支架的安装构造,其能够确保纵梁与发动机固定支架之间的接合刚性,由纵梁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整体分担发动机支承件的负荷,有效抑制在纵梁上产生振动。其设有围板纵梁,该围板纵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具有上壁面和内侧侧壁面,该发动机固定支架的安装构造安装于从围板纵梁上壁面到内侧侧壁面的整个范围,在上表面和侧面具有紧固发动机支承件的紧固点,发动机固定支架设置于从围板纵梁的内侧侧壁面上部到下部的整个范围,发动机固定支架侧面上的紧固围板纵梁内侧侧壁面的接合点沿车辆上下方向配置成两列,该两列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空开间隔,并且接合点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间隔配置为从上侧越朝向下侧变得越窄。
-
公开(公告)号:CN103935403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589626.6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nventor: 臼田嘉刚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9/04 , B62D25/085
Abstract: 树脂前端部的结构。通过形成引导部来避免与周边部件的干涉并且借助于树脂前端部实现轻量化和确保刚性,在生产过程中快速且可靠地进行将诸如树脂前端部等的组装品组装至车体的组装作业并且降低生产成本等。树脂前端部(3)由具有左右侧撑杆部(10)等的四边形框结构形成,树脂前端部(3)、发动机组件和热交换器(4)作为组装品从下方抬起,侧撑杆部(10)悬挂于前纵梁(2)并且组装至车体,树脂前端部(3)构造成在车辆侧视图中具有梯形形状的上部块部(13)设置在侧撑杆部(10)的侧面并且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在上部块部(13)的上端部形成有朝向车辆后方斜下侧延伸的倾斜面(13a),使得在组装过程中,倾斜面(13a)与前纵梁(2)的前端部(2a)接触并且组装品的上部向车辆前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129618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500908.X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PC: B62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2 , B62D25/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容易、能够减少制作成本、能够实现低重心化、提高行驶稳定性、并且能够高效地吸收前后方向载荷的侧车架的周边构造。侧车架的周边构造具有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附近的变速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轮胎、连结变速器与轮胎的驱动轴以及沿前后方向配置在驱动轴的上方的侧车架,侧车架具有相互接合的内侧板与外侧板,内侧板具有构成侧车架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端部并且沿着上下方向的内侧部分,外侧板具有构成侧车架的下侧部分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下侧部分和从下侧部分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侧端部向下方突出的凸缘,内侧板的内侧部分的下端部与外侧板的凸缘相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233904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117367.8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铃木株式会社
Inventor: 臼田嘉刚
IPC: B62D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2 , B62D25/14
Abstract: 一种车身前部用增强结构,该增强结构具有布置在由前围板(5)和前围侧板(6)形成的角部(9)处的增强构件(10)。增强构件(10)包括:板状的主体部(11),其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宽度并且在角部(9)附近在前围板(5)和前围侧板(6)之间延伸;第一连接部(12),其设置于主体部(11)的第一端部(11a)处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第二连接部(13),其设置于主体部(11)的第二端部(11b)处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前围板(5)与增强构件(10)的第一连接部(12)通过焊接而彼此连接,并且前围侧板(6)与增强构件(10)的第二连接部(13)通过焊接而彼此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