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10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43983.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Max建模的智能变电站云系统的建模系统,包括前端输入操作模块(1)、数据运算模块(2)、数据存储模块(3)、设计输出模块(4)、VR显示模块(7)、实景传感模块(8);所述前端输入操作模块(1)分别与数据运算模块(2)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3)数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3)还和所述设计输出模块(4)数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运算模块(2)还分别和所述VR显示模块(7)和实景传感模块(8)之间数据通信连接。本发明将变电站云系统建设的各生命周期,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从建模、测试、后续运行监控和保护,提供更有效的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304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7973.X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物联网关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气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变电站、变电设备的信息,以及设置在所述变电设备的检测装置的信息;将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变电设备的检测数据上传至物联网平台;通过所述物联网平台进行数据源扩展,并根据扩展后的数据源获取与所述变电设备相关的第一数据;对所述检测数据和第一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与所述变电设备状态相关的第一融合数据;将所述第一融合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业务平台和所述检测装置,得到与所述变电设备管理相关的第二融合数据。本申请能够通过物联网平台有效地融合与变电设备相关的所有数据,并基于融合数据对变电设备进行管理和状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8567.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G01R31/1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局部放电检测网络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预处理与时频图像生成模块、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网络、故障分类与诊断模块以及实时监控与报警模块,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多模态局部放电信号,并通过信号预处理与时频图像生成模块进行预处理。自适应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网络对时频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最终由故障分类与诊断模块输出诊断结果,实时监控与报警模块据此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多模态局部放电信号,利用深度学习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自适应注意力机制能够动态调整对不同特征的关注度,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22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90158.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5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8/10 , G06F18/241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与局部放电特征提取的智能电力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信号预处理与时频图像生成模块、混合深度学习网络模块、故障分类与诊断模块;通过结合CNN和Transformer网络,能够同时捕捉局部放电信号的局部和全局特征,提升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Transformer网络的自注意力机制使得系统能够在高噪声背景下依然准确识别有效信号,降低了误报率,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提供即时的故障预警和诊断报告,适合应用于在线监测和远程诊断场景,实现了对复杂局部放电信号的精准识别和实时故障预警。相比传统方法,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抗干扰能力和实时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450855.X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Q30/02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含激励相容性质的综合能源共享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多个综合能源系统的共享调度系统中各设备在共享调度过程中的负荷量;将所述负荷量代入预先构建的多个综合能源系统共享调度模型并求解,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及最大化经济模型机制,得到多综合能源系统能量共享调度优化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多个综合能源系统的共享调度优化,提高多种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综合能源服务商和多个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最优运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8185.5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装置,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和连接座,连接座设置为正方体结构,第一杆件设于连接座上部,第二杆件设于连接座左侧,第三杆件设于连接座下侧,第四杆件设于连接座右侧,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可拆卸转动连接于连接座上,连接座的前部设置有安装盒,第四杆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卡件,第二杆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卡件,所述安装盒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安装盒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该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装置,便于连接,且连接方便,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4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56143.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有源配电网脆弱性评估与薄弱环节辨识方法,首先根据有源配电网的实际拓扑结构和参数,构建配电网的等效稀疏图模型,然后考虑相邻节点度数的影响和潮流分布信息,计算各节点的改进介数指标和线路的改进度数指标;紧接着考虑到各负荷对实际运行的影响,设计并计算节点电压越限指标,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各节点和线路的综合脆弱性指标;将各节点和线路的综合脆弱性指标进行降序排列,确定脆弱节点和线路,本发明改进的节点度数和线路度数指标为评估配电网的脆弱性提供了更精细、更全面的视角,有助于提高配电网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0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80893.1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劲性复合桩质量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桩芯劲性复合桩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需要一种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检测螺旋桩芯劲性复合桩长期在强腐蚀海相软土环境中的所具有的承载力的装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螺旋桩芯劲性复合桩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支撑座的上端安装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塑形板,支撑座的底部安装有对塑形板进行固定的控制部件;支撑座的上端安装有能够升降的伸缩板,伸缩板的前端转动连接有夹持结构,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直接通过弹性伸缩杆对模型螺旋桩芯提供竖直方向的压力和水平方向的压力,检测出模拟环境的中螺旋桩芯的竖直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方便操作者进行收集数据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37482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306576.6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输配电工程用电缆敷设结构,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体;通过顶部摇把带动丝杆滑动块相互滑动,便可带动侧支架相互移动,侧支架相互位移便可带动回力弹簧相互位移,回力弹簧相互移动后便可带动导辊抵触电缆,由于两组回力弹簧均相互对向设置,此时可通过两组回力弹簧同步抵触电缆,使得电缆能够被张紧,从而使得电缆整体在布线敷设或者收卷过程中,电缆能够处于紧绷状态,提高了布线敷设和收卷线缆的稳定,避免电缆出现松散的现象,提高了电缆敷设收卷整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2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93748.1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拉筋联合真空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由于拉筋本身对开挖基坑起很大的稳定作用,所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基坑进行开挖,拉筋联合真空支护体系相对真空作用重力式基坑支护体系具有明显的稳定和工期优势。此外,因为本发明具有可以无需在较陡的坡面上进行塑料排水板施工,减少排水板机械的施工安全风险。本发明不需中粗砂构成的横向排水体,可大大介于工程造价,本发明可以在肥槽,完全回填后才进行回收,既不存在安全风险,又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在技术、工期、安全和经济等方面都优于现有技术真空重力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