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98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9196.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储能并网发电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与阻尼系数综合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含二阶微分阻尼环节的储能并网发电系统的频率动态响应模型;步骤2:增设二阶微分阻尼环节,实现储能单位调节功率与阻尼系数解耦控制;步骤3:根据含二阶微分阻尼环节的储能并网发电系统频率稳态偏差约束实现基于一次调频需求设计储能单位调节功率;步骤4:根据含二阶微分阻尼环节的储能并网发电系统振荡抑制需求实现基于最优阻尼比约束设计储能阻尼系数;步骤5:结合所述含二阶微分阻尼环节的储能并网发电系统的频率稳定约束与振荡抑制需求,提出储能单位调节功率与阻尼系数综合设计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储能单位调节功率与阻尼系数综合设计方法,利于充分发挥储能的一次调频性能与虚拟阻尼支撑,可显著改善储能支撑系统频率稳定和抑制功率振荡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4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8169.6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拍装置,包括连接体,连接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连接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与连接体转动连接,且连接体的两端分别对应安装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中心处,连接体上放置有视频监控器,连接体的一侧设置有驱动器,驱动器位于第二连接座一侧,驱动器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供于将所述驱动器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套壳、固定环、轴承、限位挡杆、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该输电线路可视化监拍装置,方便对视频监控器进行调节,方便视频监控器实时对输电线路进行监控和拍摄,调节方便,保证了输电线路被监控的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6731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67211.2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监测预警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储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储存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对比和判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对比和判别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数据储存模块用于数据的储存,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电流对比模块一的输入端连接,电流对比模块一的输入端与电流检测模块一的输出端连接,电流对比模块一的输出端与电流反馈模块一的输入端连接。该输电线路监测预警系统,达到了对输电线路的准确分析、监测、判断和反馈,且在输电线路出现问题时及时在线做出预防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67198.0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检测装配式高性能摇摆支座,包括配重座、齿轮盘、伺服电机、主动齿轮、转块、固定杆、滑块、靠背、延长板、扶手、坐垫、脚踏板、控制面板、电动推杆、坐板、PLC控制器,配重座内部开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所述齿轮盘,配重座内部靠近所述齿轮槽的一端开设有电机槽,且电机槽与所述齿轮槽连通,所述电机槽内壁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有所述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所述齿轮盘啮合连接,所述配重座上表面开设有转槽。该输电线路检测装配式高性能摇摆支座,安全性高,便于工作人员角度转动,提高了工作人员在输电线路检测过程中的灵活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33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40470.4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S20/32 , H02S40/32 , F24S30/425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逆变交流输出的移动补电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利用传感器检测光照强度,在机械系统中利用双轴跟踪,包括传感器、单片机主控板、双轴执行机构、太阳能电池板四个单元,极轴利用360°全角度舵机,水平轴利用180°全角度舵机,两舵机均为32kg规格的电机,通过提前预设的各种角度,接收单片机的信号,直接做出对应预设角度的转动,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牢固、控制方便的特点,考虑光照效率,将时控系统与光控系统相结合,在不同情况下更好的选择模式使系统更加高效,本发明利用的方法避免了人为判断的不确定因素,降低了成本,而且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并消除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62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427796.2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智慧工地管控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身份识别信息;获取脉搏特征采样信息,并通过预设心率算法对所述脉搏特征采样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心率数据;输出预设专注度测试图像,并在输出专注度测试图像输出同时,获取反馈图像信息;根据预设特征识别算法对反馈图像信息中的关键特征信息进行识别,以获取关键特征信息的变化轨迹信息;判断变化轨迹信息与预设专注度测试图像是否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输出疲劳度测试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降低因施工人员疲劳导致的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3155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92263.1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潮流预测的有源配电网电压调控方法。首先,通过历史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的潮流预测模型,实现对配电网实时潮流数据的精确预测。随后,基于预测结果提出分布式光伏电压调控策略。该策略通过计算电压‑功率灵敏度,按照降序原则,精确识别并调整最有效的光伏电源的无功和有功输出,实现对电压的调控。从而实现基于BP神经网络离线潮流预测的有源配电网电压调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5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517095.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相软土地基的注浆螺旋桩,针对现有的注浆式螺旋桩,在打入地下后安装电塔时,还具有一定的松动、下沉或上移风险,提供一种用于海相软土地基的注浆螺旋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内部为中空状,桩体底部设有尖锥,桩体外表面上设有多个螺旋片;桩体上端设有可转动的驱动座,桩体内部设有多个加固装置,加固装置包括多个分布均匀的弧形推板,弧形推板两侧分别设有L形推板,所述驱动座转动时可构成桩体进入土地内部的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注浆式螺旋桩的稳定性,在安装电塔时防止注浆式螺旋桩松动、下沉或上移,提高安全操作、延长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72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75234.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22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辅助输电工程三维设计的影像数据地物识别方法及系统。辅助输电工程三维设计的影像数据地物识别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模型训练模块、模型管理模块、数据预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原始影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样本数据,将生成的样本数据输入模型训练模块,模型训练模块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不断优化神经网络优化模型,通过模型管理模块筛选出适用于辅助输电工程三位设计的最优神经网络模型;数据预测模块利用最优模型对采集的遥感影像进行数据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检验预测结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04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40481.2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2B1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维度空间可视化的现场变电设备监控与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备和周边环境,其中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GIS)和避雷器,系统分为四个部分,即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变电设备的物联网全面感知、数据预处理、简单状态评估利用不同类型的智能传感器和节点实现;所述传感器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利用网络层的设备和网络实现;数据和设备管理、数据存储和边缘计算的配置、下发利用平台层的设备实现;最后由应用层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的高级分析和应用,实现信息共享,而且要根据采集的信息进行状态评估和预警,并提供辅助决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