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3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450855.X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Q30/02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含激励相容性质的综合能源共享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多个综合能源系统的共享调度系统中各设备在共享调度过程中的负荷量;将所述负荷量代入预先构建的多个综合能源系统共享调度模型并求解,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及最大化经济模型机制,得到多综合能源系统能量共享调度优化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多个综合能源系统的共享调度优化,提高多种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综合能源服务商和多个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最优运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71822.3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30/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削峰填谷方法,考虑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内用户的负荷特性与用能特性,利用动态价格激励与系统灵活运行来满足系统调峰需求。以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对象,首先计及了储能、光伏、热电联产机组、电动汽车和工商业负荷的运行约束,构建了包含储能、电动汽车和暖通空调的广义储能模型。本发明在考虑需求侧负荷长期不确定性及光伏出力的短期不确定性的同时,挖掘了需求侧负荷的灵活性,将蓄电池储能、电动汽车储能、暖通空调热储能定义为广义储能资源,建立了动态价格激励下计及广义储能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削峰填谷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77084.4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0 , G01W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规划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区域内的实时气象数据,并通过预设气象预估模型对实时气象数据进行计算,以计算得到第一气象预测结果;分析第一气象预测结果以获取关键影响参数;根据关键影响参数所对应的气象参数类型,获取第二预设区域内的实时气象参数数据;判断实时气象参数数据的变化率是否大于警戒阈值;若是,则再次获取第一预设区域内的实时气象数据,并通过预设气象预估模型对实时气象数据进行计算,以获取第二气象预测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新能源发电设备利用率并降低发电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1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377084.4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0 , G01W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调规划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区域内的实时气象数据,并通过预设气象预估模型对实时气象数据进行计算,以计算得到第一气象预测结果;分析第一气象预测结果以获取关键影响参数;根据关键影响参数所对应的气象参数类型,获取第二预设区域内的实时气象参数数据;判断实时气象参数数据的变化率是否大于警戒阈值;若是,则再次获取第一预设区域内的实时气象数据,并通过预设气象预估模型对实时气象数据进行计算,以获取第二气象预测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新能源发电设备利用率并降低发电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2738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50855.X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Q30/02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含激励相容性质的综合能源共享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多个综合能源系统的共享调度系统中各设备在共享调度过程中的负荷量;将所述负荷量代入预先构建的多个综合能源系统共享调度模型并求解,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及最大化经济模型机制,得到多综合能源系统能量共享调度优化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多个综合能源系统的共享调度优化,提高多种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综合能源服务商和多个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最优运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66215.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30/0202 , G06Q50/06 , H02J3/28 , H02J3/38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长短时储能协同的多能港口中长期优化调度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港口设备参数和负荷数据信息;建立考虑电‑氢‑热多能源耦合关系和长时氢储能‑短时电储能协同的多能港口运行约束;考虑港口购电成本、多能设备运维成本、切负荷成本以及弃风弃光成本,以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多能港口运行约束为约束条件,构建计及电‑氢‑热多能源耦合关系和长时氢储能‑短时电储能协同的多能港口中长期优化调度模型,求解所述模型,获得港口在调度周期内的电网购电功率及各类设备出力情况。本发明可实现港口多时间尺度、多类型能源间的互补互济,减少港口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应对港区光伏接入下的净负荷中长期功率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515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636908.1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性方程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将复杂的环状热网解耦成多个辐射型热网,使环网潮流转化成多个辐射型热网潮流,随后获取电力系统与热力系统的参数信息,并基于参数信息构建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非线性稳态模型,利用该模型构建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快速潮流计算模型,随之得到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完成对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调度优化。本发明利用最小二乘法,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方程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简单,计算量小,不存在收敛性问题,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89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110863252.7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解析法和近似法,公开了一种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概率潮流确定方法,首先通过正态分布函数的数字特征得到管道流量的均值与方差,然后利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性质得到了节点温度的均值与方差,当求得热电联产机组热出力概率分布后可得机组电出力概率分布,最后求得电网各状态变量的概率分布。本发明所提方法不需要迭代即可计算出稳态潮流与概率潮流,而且不存在收敛性问题,该方法能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极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可为综合能源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88282.9
申请日:2024-01-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3/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稳态与区间潮流的解耦方法,涉及电‑热互联综合能源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将流量稳态值方程中的流量稳态值代入热网热力模型,根据CHP热源温度得到第一温度模型,通过求解所述流量稳态值方程得到管道流量,引入牛顿二项式定理得到第一流量模型;通过对所述第一流量模型进行单调性分析得到各个管道的流量上限以及流量下限,通过对所述第一温度模型进行单调性分析得到各个热负荷节点的温度上限以及温度下限。本发明建立热负荷流量模型和节点温度模型,将流量与温度,供水网络与回水网络解耦,实现流量与温度的独立求解,无需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系统区间潮流,计算速度快且不存在数值稳定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404779.X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井结构,包括:一个首节沉井段、一个末节沉井段和至少一节依次连续对接在首节沉井段和末节沉井段之间的中间沉井段,首节沉井段和末节沉井段以及中间沉井段构成一条沉入泥土中的等内径和等外径竖直通管;所述竖直通管具有一根竖直的中心主轴线和若干沿所述中心主轴线方向穿插在所述管壁中的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环绕所述竖直中心主轴线均匀分布;还包括若干径向穿出首节沉井段的壁厚且与所述竖向通孔相联通的注浆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