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2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93748.1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南京工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基坑支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拉筋联合真空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由于拉筋本身对开挖基坑起很大的稳定作用,所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基坑进行开挖,拉筋联合真空支护体系相对真空作用重力式基坑支护体系具有明显的稳定和工期优势。此外,因为本发明具有可以无需在较陡的坡面上进行塑料排水板施工,减少排水板机械的施工安全风险。本发明不需中粗砂构成的横向排水体,可大大介于工程造价,本发明可以在肥槽,完全回填后才进行回收,既不存在安全风险,又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在技术、工期、安全和经济等方面都优于现有技术真空重力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1622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12053.2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分支箱,箱体内设置有支撑架、移动台和养护调节单元,移动台设置在支撑架上并通过移动机构驱动而在箱体内往复移动,养护调节单元设置在移动台上所述养护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移动台上的排气罩、进气罩及加湿喷嘴,在移动台带动养护调节单元往复移动过程中,通过排气罩和进气罩调节箱体内温度、通过加湿喷嘴调节箱体内的湿度,使得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满足超强粉末混凝土的养护各阶段要求。所提供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分支箱,通过往复移动状态的养护调节单元动态控制活性粉末混凝土分支箱的箱内温度和湿度,达到养护阶段的静停、初养和终养的设定要求,适合于施工现场预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6224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312053.2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粉末混凝土分支箱,箱体内设置有支撑架、移动台和养护调节单元,移动台设置在支撑架上并通过移动机构驱动而在箱体内往复移动,养护调节单元设置在移动台上所述养护调节单元包括设置在移动台上的排气罩、进气罩及加湿喷嘴,在移动台带动养护调节单元往复移动过程中,通过排气罩和进气罩调节箱体内温度、通过加湿喷嘴调节箱体内的湿度,使得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满足超强粉末混凝土的养护各阶段要求。所提供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分支箱,通过往复移动状态的养护调节单元动态控制活性粉末混凝土分支箱的箱内温度和湿度,达到养护阶段的静停、初养和终养的设定要求,适合于施工现场预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18832.8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注浆螺旋桩的成桩质量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包括获取螺旋桩的注浆数据,根据注浆数据得到注浆状态值;获取螺旋桩的状态数据,根据状态数据得到螺旋桩状态值;根据注浆状态值和螺旋桩状态值的处理得到螺旋桩整体质量系数,并对螺旋桩整体质量系数进行识别,得到螺旋桩的质量进行监控;通过注浆状态值对螺旋桩注浆过程中的注浆半径、注浆压力、灌浆对象的体积、土的孔隙率、注浆流速及注浆口径进行综合处理,使注浆状态值能够更好的表征注浆状态,再通过螺旋桩状态值对螺旋桩实际的偏差距离和偏差角度进行识别,再将螺旋桩状态值与注浆状态值进行处理,使该螺旋桩的成桩质量从注浆到成型多个维度进行剖视,数据可靠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22430.5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海相软土地基的注浆螺旋桩的施工设备及方法,针对目前钻机设备在施工时还存在诸多缺陷,地面不平整使整个施工机械处于倾斜状态,不能够精确的竖直向下打桩,在打桩时还会造成尘土飞扬或淤泥飞溅,提供一种用于海相软土地基的注浆螺旋桩的施工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可多自由度移动的调整台,调整台前端设有打桩设备,打桩设备包括U形槽箱,U形槽箱内壁设有可转动的螺纹杆,U形槽箱上端内壁还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用于固定螺旋桩的夹具,所述螺纹杆转动时可构成夹具边转动边向下移动的结构;能够精准的竖直向下打桩,具有防尘、防淤泥飞溅功能,降低施工周围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8185.5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装置,包括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第四杆件和连接座,连接座设置为正方体结构,第一杆件设于连接座上部,第二杆件设于连接座左侧,第三杆件设于连接座下侧,第四杆件设于连接座右侧,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第三杆件和第四杆件可拆卸转动连接于连接座上,连接座的前部设置有安装盒,第四杆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卡件,第二杆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卡件,所述安装盒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安装盒的下部设置有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该输电线路沿防坠轨道爬塔载人装置,便于连接,且连接方便,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2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40931.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区输电杆塔桩基础的装配式承台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承台和注浆钢管;预制承台的顶部设置有电杆塔,电杆塔的表面设置有定位支架;注浆钢管的侧边设置有预制连接梁;本发明通过将螺栓A穿过安装块进入至安装块和注浆钢管进行固定,将预制连接梁表面的孔洞和主轴钢管之间的空隙处填充超高性能混凝土,而主轴钢管完全穿过预制连接梁后,焊接承压盘,从而组装完成安装块、注浆钢管、预制连接梁和主轴钢管;本发明可以根据主轴钢管的数量调整,采用装配式结构,现场施工作业减少,效率提高,设置伸出的注浆钢管、预制连接梁和主轴钢管部分,扩大分布面积,使预制承台接触面变大,受力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91630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71371.5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区变电站构架桩基础的装配式锥桶承台及施工方法,包括:预制锥桶承台,所述预制锥桶承台的下部一体浇筑成型有圆环平台,所述预制锥桶承台的锥形体内部在浇筑前设有与变电站构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的预埋有预埋锚栓,施工时边采用钻机把中心主轴钢管桩体下钻,边采用压力注浆的方式从主轴钢管体内向周围土体注入水泥浆液,浆液通过管壁上的孔洞挤入桩周的土体,使得桩体明显扩大,且表面凹凸不平,加强桩体与周围土体的结合,增加桩身的摩擦阻力,使成桩后桩体的承载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主轴钢管顶部施工完成后焊接下承压盘。主轴钢管穿过预制锥桶承台的孔洞后顶部焊接上承压盘,提供向下的力避免预制锥桶承台倾覆。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0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0243983.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Max建模的智能变电站云系统的建模系统,包括前端输入操作模块(1)、数据运算模块(2)、数据存储模块(3)、设计输出模块(4)、VR显示模块(7)、实景传感模块(8);所述前端输入操作模块(1)分别与数据运算模块(2)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3)数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3)还和所述设计输出模块(4)数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运算模块(2)还分别和所述VR显示模块(7)和实景传感模块(8)之间数据通信连接。本发明将变电站云系统建设的各生命周期,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从建模、测试、后续运行监控和保护,提供更有效的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3410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43983.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Max建模的智能变电站云系统的建模系统,包括前端输入操作模块(1)、数据运算模块(2)、数据存储模块(3)、设计输出模块(4)、VR显示模块(7)、实景传感模块(8);所述前端输入操作模块(1)分别与数据运算模块(2)和所述数据存储模块(3)数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存储模块(3)还和所述设计输出模块(4)数据通信连接;所述数据运算模块(2)还分别和所述VR显示模块(7)和实景传感模块(8)之间数据通信连接。本发明将变电站云系统建设的各生命周期,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从建模、测试、后续运行监控和保护,提供更有效的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