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HLZ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公开(公告)号:CN101892263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143538.X

    申请日:2010-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HLZ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构建HLZ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在HLZ基因的5′端插入如CSN5序列,3′端插入所示的CSN3序列作为调控元件,CSN5序列和CSN3序列对其下游的目的基因具有调控作用,使其在牛乳腺组织中实现特异的高效表达。本发明使用电穿孔的方法将表达载体pCSN2-HLZ-Neo-TK转染到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再经G418,GVC双药物筛选后获得阳性细胞,以阳性细胞为核供体移入牛去核卵母细胞,获得转基因克隆胚,并进行PCR鉴定其基因整合的正确性,再将转基因克隆胚移入受体牛子宫中,期望获得乳腺组织分泌溶菌酶的转基因奶牛。

    一种siRNA转染哺乳类动物胚胎的电穿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29819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300097.4

    申请日:2011-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RNA转染胚胎的电穿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胚胎透明带进行弱化处理;2)配制含siRNA的电穿孔溶液;3)将胚胎移入配制好的含siRNA的电穿孔溶液,室温静置,然后再将胚胎连同电穿孔溶液移入电转槽中进行电穿孔。本发明包括对胚胎的透明带的弱化处理和siRNA的络合处理,然后通过将胚胎置于脉冲电场作用下,导致其通透性和膜电导瞬时增大,使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细胞膜难以通透的siRNA进入细胞。统计学观察分析表明,本发明存活胚胎稳定阳性转染率超过95%,采集的总胚胎实际有效利用率超过70%,是一种安全、简便、高效的siRNA转染哺乳类动物胚胎的技术。

    一种卵巢来源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06609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07772.1

    申请日:201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巢来源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是以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将取自家畜卵巢的表面上皮层的细胞分离、分散后接种,加入雌性生殖干细胞培养液进行分离培养后收集细胞得到雌性生殖干细胞。本发明提供的卵巢来源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开辟了分离培养雌性生殖干细胞的新途径,从卵巢中分离培养雌性生殖干细胞成功率高。经PR-PCR检测到相关的干细胞标志物,而且所分离的雌性生殖干细胞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一种包含hBD3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重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公开(公告)号:CN101591672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910022664.7

    申请日:2009-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hBD3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包括一种hBD3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包含目的基因hBD3,分别在hBD3基因的5′端和3′端插入调控元件;所述的hBD3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为pEBB表达载体。一种包含目的基因hBD3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其宿主细胞为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转染外源性表达载体pEBB,将目的基因hBD3整合到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基因组。以包含目的基因hBD3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核移植构建转基因克隆胚的核供体细胞,通过SCNT获得转基因克隆胚,将这些胚胎移入受体牛的子宫有望生产出转hBD3基因的奶牛。

    牛胚胎性别简易鉴定方法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96274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510096097.1

    申请日:2005-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胚胎性别简易鉴定方法,其血液基因组鉴定率达100%,胚胎性别鉴定率为99.0%以上,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鉴定快速、实用性强、使用设备简单,并可以在1h内鉴定出胚胎性别,形成的胚胎性别鉴定试剂盒完全可以应用于生产,且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1/10。本发明根据牛特异性序列和雄性特异性序列,设计出6条特异性引物,能够识别6个特异位点,反应目的序列形成一个哑铃型结构单元,并以此为核心,短时间内扩增出大量大小不等的DNA片断。反应过程中,仅需要60~65℃恒温水浴即可;结果鉴定采用dNTPs沉淀法(反应管中部出现白色条带为阴性)。

    一种用于细胞核移植/克隆电融合的针状微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00494389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610042617.5

    申请日:2006-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核移植/克隆电融合的针状微电极,该针状微电极包括两个电极,它们均由粗细不同的A、B、C段组成,A段长度为20~30mm,直径为1mm;B段长度为20mm~30mm,直径为0.4mm~1mm;C段长度为5mm~10mm,直径为100μm~180μm;其中一个电极的C段为圆台形前端,另一个电极的C段为圆锥形前端。将上述电极其安装在显微操作仪的两个显微操作针的位置,借助于显微操作仪的操作手柄进行操作,操作简便、精确度高、使用速度快、实用性强。在电融合时,把供体细胞注入卵周隙后的重组体置于两微电极间,以其中一电极拨动重组体使其细胞膜接触面与两电极连线垂直,整个电融合操作时间能够比传统的融合槽法节约20~50倍,成功率提高20%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