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公开(公告)号:CN102840284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437842.X

    申请日:201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可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具有第一旋转元件、第二旋转元件和第三旋转元件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一旋转元件选择性地连接至输入轴;具有第四旋转元件、第五旋转元件和第六旋转元件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四旋转元件直接连接至第二旋转元件,第五旋转元件直接连接至输入轴;具有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旋转元件的复合行星齿轮组,第七旋转元件选择性地接收来自第五旋转元件的输入轴的速度,第八旋转元件选择性地接收来自第六旋转元件的提高的速度,第九旋转元件直接连接至输出轴,第十旋转元件选择性地连接至输入轴;包括旋转元件的至少一个的八个旋转构件;以及六个摩擦构件。

    双离合器变速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56092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410080754.9

    申请日:2004-10-08

    Inventor: 金仁燦 徐泰锡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变速装置,其包括分别具有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第一输出装置和第二输出装置,选择接收和改变通过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选择输入的发动机扭矩,在与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停车齿轮布置在变速装置内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之一上,所述一个主动齿轮与另一输出轴的一个从动齿轮啮合。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公开(公告)号:CN103148180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10258414.5

    申请日:2012-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可以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其通过使用由输入轴选择性输入的旋转速度而输出负旋转速度;第二行星齿轮组,其通过使用由输入轴选择性输入的旋转速度而输出降低的旋转速度,或者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一起变成直接联接状态;复合行星齿轮组,所述复合行星齿轮组通过组合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而具有四个旋转元件;七个旋转构件,所述七个旋转构件包括两个彼此连接的旋转元件或者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以及所述复合行星齿轮组的旋转元件中的一个旋转元件;以及六个摩擦构件,所述六个摩擦构件包括离合器和制动器。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公开(公告)号:CN10284028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110437842.X

    申请日:201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可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具有第一旋转元件、第二旋转元件和第三旋转元件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一旋转元件选择性地连接至输入轴;具有第四旋转元件、第五旋转元件和第六旋转元件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四旋转元件直接连接至第二旋转元件,第五旋转元件直接连接至输入轴;具有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旋转元件的复合行星齿轮组,第七旋转元件选择性地接收来自第五旋转元件的输入轴的速度,第八旋转元件选择性地接收来自第六旋转元件的提高的速度,第九旋转元件直接连接至输出轴,第十旋转元件选择性地连接至输入轴;包括旋转元件的至少一个的八个旋转构件;以及六个摩擦构件。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公开(公告)号:CN10314818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10258414.5

    申请日:2012-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中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可以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其通过使用由输入轴选择性输入的旋转速度而输出负旋转速度;第二行星齿轮组,其通过使用由输入轴选择性输入的旋转速度而输出降低的旋转速度,或者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一起变成直接联接状态;复合行星齿轮组,所述复合行星齿轮组通过组合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而具有四个旋转元件;七个旋转构件,所述七个旋转构件包括两个彼此连接的旋转元件或者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以及所述复合行星齿轮组的旋转元件中的一个旋转元件;以及六个摩擦构件,所述六个摩擦构件包括离合器和制动器。

    用于车辆的连续可变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79904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310611275.4

    申请日:2013-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7 F16H2037/028

    Abstract: 用于车辆的连续可变变速器,可以包括:主轴、副轴、倒车速度齿轮组、第一速度齿轮组、第二速度齿轮组、可变换挡装置以及输出齿轮组,所述主轴配置为接收发动机的扭矩;所述副轴设置为平行于主轴并且与主轴间隔开;所述倒车速度齿轮组具有选择性连接到主轴的倒车速度齿轮;所述第一速度齿轮组具有选择性连接到副轴的第一速度齿轮;所述第二速度齿轮组具有选择性连接到副轴的第二速度齿轮;所述可变换挡装置与主轴和副轴接合,并且连续改变主轴的旋转速度和副轴的旋转速度之间的比,以便将主轴的扭矩传递到副轴;所述输出齿轮组将从第一速度齿轮或第二速度齿轮传递的扭矩通过最终减速齿轮传递到差速装置。

    用于车辆的连续可变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7990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611275.4

    申请日:2013-11-26

    Abstract: 用于车辆的连续可变变速器,可以包括:主轴、副轴、后退速度齿轮组、第一速度齿轮组、第二速度齿轮组、可变换档装置以及输出齿轮组,所述主轴配置为接收发动机的扭矩;所述副轴设置为平行于并且远离主轴;所述后退速度齿轮组具有选择性连接到主轴的后退速度齿轮;所述第一速度齿轮组具有选择性连接到副轴的第一速度齿轮;所述第二速度齿轮组具有选择性连接到副轴的第二速度齿轮;所述可变换档装置与主轴和副轴接合,并且连续改变主轴的旋转速度和副轴的旋转速度之间的比,以便将主轴的扭矩传递到副轴;所述输出齿轮组将从第一速度齿轮或第二速度齿轮传递的扭矩通过最终减速齿轮传递到差动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