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67433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0810169548.3
申请日:2008-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13 , B29C37/02 , B29C43/203 , B29C43/46 , B29C2043/148 , B29C2043/464 , B29C2791/001 , B29C2793/0027 , B29C2793/0081 , B29C2793/009 , B29K2303/04 , B29K2503/04 , B29L2031/3468 , H01M8/0221 , H01M8/0226 , Y02P70/56 , Y10T156/1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连续碳纤维复合物形成的燃料电池隔板、及其制造方法。在上述燃料电池隔板中,碳纤维基本被聚合物粘合剂包围。制造该燃料电池隔板的方法可以包括:第一步,提供半固化态的连续碳纤维复合物的原材料;将原材料形成为具有隔板的长度和形状:堆叠和粘附单个或多个根据隔板的长度切割的原材料;将堆叠成单层或多层的原材料安置于高温热压机进行加热和压制;以及从加热和压制的隔板上去除不必要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582507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10179133.4
申请日:2008-11-25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06 , H01M8/0221 , H01M8/0223 , H01M8/0228 , H01M8/0247 , H01M8/04067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 Y10T29/49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组用端板及端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将具有蜂窝和泡沫结构的混合芯元件应用于结合在燃料电池组的两个端部的具有夹层结构的端板,可提高每单位重量的抗挠刚度,改善断裂应力,并减少热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1342863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28373.1
申请日:2008-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车的通风装置,其可通过使用供应用于燃料电池车运转的空气的吸入压力将电池组外壳内部生成的高温空气移到空气滤清器而迅速地排除此高温空气,通过将泄露的氢移动到空气滤清器来减少由于氢泄漏所导致的风险,并且保持燃料电池组的温度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4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810972222.8
申请日:2018-08-24
IPC: H01M8/04291 , H01M8/0449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通过氢气和空气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和水的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器基于燃料电池堆的输出功率和燃料电池堆中的水量随着时间流逝而汇聚的最大残留水量,计算燃料电池堆中的水量。燃料电池系统可以实时检测燃料电池堆中的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4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10972222.8
申请日:2018-08-24
IPC: H01M8/04291 , H01M8/0449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通过氢气和空气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和水的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器基于燃料电池堆的输出功率和燃料电池堆中的水量随着时间流逝而汇聚的最大残留水量,计算燃料电池堆中的水量。燃料电池系统可以实时检测燃料电池堆中的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45690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10065598.9
申请日:2011-03-14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成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24 , H01M8/241 , H01M8/2483 , Y02E6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组的端板的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可通过提供使从燃料电池组排放的高温冷却剂在端板中循环的结构,防止围绕燃料电池组末端的单元电池的温度的降低。由此可防止在燃料电池组中的非均匀温度分布。具体地,提供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组的端板的加热装置,其中使从冷却剂出口歧管的上游流动到下游的高温冷却剂循环通过端板内,并排放到外部,使得冷却剂的热能被供应到端板,并且同时将冷却剂的热能传递到邻近端板的单元电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