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毂电机的冷却系统、轮毂电机及电动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906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40586.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冷却系统、轮毂电机及电动车辆,用于轮毂电机的冷却系统包括机座和传动外壳,机座内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安装齿轮传动组件,第一腔室侧壁设有第一冷却液流道,第二腔室侧壁设有第二冷却液流道;传动外壳呈第一端敞口、第二端封闭的筒状结构,传动外壳套设于第二腔室的外部,传动外壳的第一端与机座转动密封连接,传动外壳与轮毂相连接,传动外壳内侧壁与机座外侧壁之间形成油腔,油腔与第二腔室连通。如此设置,利用第二冷却液流道可以对第二腔室降温冷却,且第二腔室的齿轮油可以进入油腔,第二冷却液流道还可对油腔内的齿轮油降温冷却,从而可以避免电机和齿轮过温失效的问题。

    金属工件的加工工艺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63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05592.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工件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将金属工件进行渗碳处理,第一金属工件;将所述第一金属工件进行第一次回火处理,得到第二金属工件;将所述第二金属工件进行淬火处理,得到第三金属工件;将所述第三金属工件进行第二次回火处理,得到第四金属工件;将所述第四金属工件进行氮碳共渗处理,得到金属工件成品。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加工工艺得到的金属工件具高的表面硬度的同时,还能够保持硬度梯度。

    渗氮镀膜一体化设备及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4101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819775.0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氮镀膜一体化设备及方法和应用。该设备包括渗氮镀膜一体化设备本体、挡板、阴极筒体和工件架,渗氮镀膜一体化设备本体的内侧壁上绝缘连接靶材;挡板可旋转地环绕渗氮镀膜一体化设备本体的内壁设置,挡板与渗氮镀膜一体化设备本体的内壁间隔,挡板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可旋转至靶材对应位置;阴极筒体包括第一阴极筒体和第二阴极筒体,挡板和阴极筒体均与渗氮镀膜一体化设备本体的底部绝缘连接,第一阴极筒体和第二阴极筒体上分别设有的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均与靶材对应设置;工件架位于第二阴极筒体内。该设备将工件的渗氮和镀膜在同一设备中完成,实现了工件的渗氮镀膜一体化。

    三级行星减速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558007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63490.X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级行星减速的轮毂电机驱动装置及汽车。所述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减速机构和制动机构;减速机构包括第一行星轮组、第二行星轮组、第三行星轮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连接有转子支撑盘;转子支撑盘朝向第一行星轮组的端部形成有沿轴向凹陷的容置槽,第一行星轮组置于容置槽内;第一行星轮组啮合于驱动轴并与第二旋转轴相连;第二行星轮组啮合于第二旋转轴并与第三旋转轴相连;第三行星轮组啮合于第三旋转轴并与轮辋相连;第二行星轮组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行星轮组的径向尺寸;第三行星轮组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行星轮组的径向尺寸;制动机构设置于第二行星轮组的径向外端部。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空间合理利用,满足了重载高功率需求。

    离子氮碳共渗磁场辅助设备、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047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72451.4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何永勇 张哲浩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离子氮碳共渗磁场辅助设备、处理系统及方法,设备包括:绝缘壳体,适于放置于离子扩渗炉内且位于工件台的下方,绝缘壳体为密闭壳体,用于屏蔽离子扩渗炉内的高压电场;和多个绕线方式相同且沿所述绝缘壳体的周向均布于绝缘壳体内的电磁铁,通过多个电磁铁在离子扩渗炉内形成可控的磁场,以改变金属工件表面电子的运动轨迹和金属工件的磁畴。系统包括:离子扩渗炉、离子氮碳共渗磁场辅助设备、变压器、真空泵、供气瓶和电气控制柜。方法包括控制向炉体内通入含有氮、碳元素的气体,并控制向金属工件提供间断的磁场。本公开可提高离子扩渗炉内的离子体密度,有效增加扩渗层厚度,以此提高扩渗质量。

    一种提升石墨材料摩擦性能的方法及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34022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463041.4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升石墨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方法,尤其是高温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廉价的去离子水或酒精溶液作为分散液将硼酸浸渍剂充分浸渍到石墨材料的孔隙中,提升石墨材料结构强度、抗冲击性能,极大地提升摩擦学性能。本专利浸渍工艺浸渍过程经济简单,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对设备的要求低,多次浸渍效果更佳。一次浸渍石墨相比于未浸渍石墨磨痕宽度降低6.5%,摩擦系数降低13.5%;三次浸渍石墨相比于工业浸渍树脂石墨M106K磨痕宽度降低36.8%,摩擦系数降低41.6%;三次浸渍石墨相比于工业浸渍锑石墨M106D磨痕宽度略微升高,但摩擦系数降低32.3%。本专利所提供方法相较于传统浸渍工艺更经济简单,且摩擦性能可靠,可应用于航天、化工、船舶等领域中的机械密封。

    一种铜掺杂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410098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1366016.6

    申请日:2020-1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掺杂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制备方法包括:将盐酸多巴胺粉末加入硫酸铜的水/乙醇混合溶液,得到含有多巴胺和硫酸铜的混合液;向混合液中加入少量过氧化氢,在室温下搅拌,进行多巴胺的氧化聚合反应,得到聚多巴胺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升温,并滴加次磷酸钠溶液搅拌,与铜离子进行还原反应,得到铜掺杂的聚多巴胺混合液;对混合液进行离心、清洗、干燥,得到铜掺杂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本方法简单高效,且得到的纳米颗粒可作为润滑添加剂,展现出优异的分散性和润滑效果,可直接添加到润滑液中发挥减摩抗磨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提高轴承耐磨性能的方法及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721722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352182.2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提高轴承耐磨性能的方法及轴承,该方法包括:对轴承基体表面进行渗氮处理;在经过所述渗氮处理的轴承基体的表面形成类金刚石涂层。该方法通过对渗氮处理的离子轰击作用,使得轴承基体表面晶格会发生畸变表层硬度增大,力学和耐腐蚀特性显著,类金刚石涂层能够有效发挥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润滑减摩作用,该方法结合了渗氮和类金刚石涂层的工艺和性能优势,制备获得了高效耐磨涂层,轴承的耐磨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明显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