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274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810840279.2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43 , G01N27/327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锡/碳酸镉/硫化镉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二氧化锡/碳酸镉/硫化镉为基底材料并用可见光照射来获得光电流。基底材料的三种组分能带匹配良好,使光电转换效率大大提高,以便于获得大的输出信号。待测β‑淀粉样蛋白溶液的量不同,导致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对光电信号影响程度的不同。据此,构建的传感器实现了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其检测限为50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2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571720.9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48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1/76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富氧空位CeO2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材料领域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首次提出一种高浓度氧空位增强CeO2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的方法,通过硼氢化钠常温还原法制得富氧空位CeO2,高浓度氧空位可改善CeO2电子结构,显著增强其电子迁移率,与传统方法制备的CeO2纳米材料相比,富氧空位CeO2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基于纳米金优异的导电性与生物相容性,本发明以纳米金功能化富氧空位CeO2作为信号源研制一种无标记型免疫传感器并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标志物CYFRA 21-1的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限至25 pg/mL,线性范围50 pg/mL-50 ng/mL,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88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95084.3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26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抗体定向固定双猝灭电化学发光策略应用于原降钙素的检测的传感器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三氧化钼对三联吡啶钌具有良好的猝灭效果,金纳米粒子与三氧化钼成功的复合,进一步增强了三氧化钼对三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猝灭作用。采用HWRGWVC多肽链作为特异性捕获体,实现抗体的定向位点捕获。根据对不同浓度的原降钙素响应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强度不同,实现对原降钙素的检测。通过采用加标回收法来检测不同浓度的原降钙素在人类血清中的样品回收率,以展示本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测得回收率的范围为100.3~104.2%,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14274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40279.2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43 , G01N27/327 , G01N27/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96 , G01N27/3275 , G01N27/416 , G01N33/543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锡/碳酸镉/硫化镉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二氧化锡/碳酸镉/硫化镉为基底材料并用可见光照射来获得光电流。基底材料的三种组分能带匹配良好,使光电转换效率大大提高,以便于获得大的输出信号。待测β‑淀粉样蛋白溶液的量不同,导致形成免疫复合物的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对光电信号影响程度的不同。据此,构建的传感器实现了对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其检测限为50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0901987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55922.9
申请日:2018-07-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2F3/34 , C02F3/28 , C02F101/16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4 , C02F3/2806 , C02F3/2853 , C02F3/2866 , C02F2101/163 , C02F2101/30 , C02F2203/004 , C02F2203/006 , C02F2209/02 , C02F2209/08 , C02F2209/11 , C02F22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为固体碳源的生物膜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主要包括圆柱型反应器、搅拌系统、进水系统、温控系统、出水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采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材料作为反硝化碳源和载体。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启动初期,反应器接种活性污泥浓度控制在3~3.5 g/L;进水后通入氮气保持缺氧环境,对反硝化微生物驯化富集;运行温度为23~28℃;反应器搅拌速度为250~350 rpm/min,搅拌结束污泥沉淀30 min,出水由电磁阀和电子式计时器控制,反应器体积交换比设定为50%,周期设定为10 h连续运行直至出水澄清,完成活性污泥的快速挂膜。本发明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启动时间快,碳源量易控制,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947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069329.9
申请日:2013-03-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掺杂介孔金属氧化物丙酮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气敏传感器件采用旁热式器件结构,以氧化铝陶瓷管为载体,外表面敷有叉状金电极,两端有铂金丝引出电极,陶瓷管内有加热丝,陶瓷管外涂覆有气敏材料,所述气敏材料是多壁碳纳米管掺杂的单分散介孔四氧化三铁。把涂覆有该材料的氧化铝陶瓷管制成管芯,再将管芯进行焊接、封装、老化,制成气敏传感器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所制备的气敏元件在270~290℃下检测丙酮浓度,对于1~5400ppm的丙酮具有灵敏度高、恢复性佳、响应快等特点,可用于化妆品、工业生产以及环境检测中的丙酮浓度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509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48052.0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2F1/469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自支撑无粘结剂多孔MXene电容去离子电极的制备及应用,属于电容去离子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简单高效的电泳沉积耦合液氮冷冻实现了快速制备三维自支撑无粘结剂多孔MXene膜电极。与传统的涂覆电极相比,采用该方法制得的电容去离子膜电极有着更优秀的导电性,电场分布更加均匀,并且相互关联的自支撑通道极大的增加了MXene的比表面积,增加了离子接触位点,促进了离子储存及扩散,促进电容去离子脱盐效率。该方法为电容去离子技术向高效脱盐方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02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612675.4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降钙素原电化学催化协助的自增强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多孔纳米阵列BiVO4/CuS为基底材料并在可见光照射和阳极偏压下来获得电化学催化协助自增强的光电流。基底材料两组分能带匹配良好,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光激发的空穴在阳极偏压下能够氧化水产生H2O2,空穴激发的H2O2能被CuS催化还原,进一步有效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提高光电流强度。用聚苯乙烯微球作为二抗标记物能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根据待测降钙素原量不同,导致结合的二抗标记物的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对光电流信号响应程度的不同。构建的传感器实现了对降钙素原的灵敏检测,其检测限为17.8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09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840278.8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二氧化锡/二硫化锡/介孔氮化碳的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二氧化锡/二硫化锡/介孔氮化碳为基底材料并用可见光照射来获得光电流。基底材料的三种组分能带匹配良好,使光电转换效率大大提高。用作二抗标记物的二氧化硅/硫化铅对光电流猝灭作用显著。待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量不同,导致结合的二抗及二抗标记物的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对光电信号影响程度的不同。构建的传感器实现了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检测。其检测限为50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030818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12665.0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锌和钴掺杂的多孔纳米钒酸铋/硫化铋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锌和钴掺杂的多孔纳米钒酸铋为基底材料,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的活性反应位点,有利于加速电极界面的电子传递速率,提高了传感器的信号稳定性和重现性。采用浸蘸方法在锌和钴掺杂的多孔纳米钒酸铋上原位消耗部分铋离子生长硫化铋,通过可见光波长的LED灯照射下产生光电流信号。锌和钴掺杂的钒酸铋/硫化铋两组分能带匹配良好,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分离,锌和钴的掺杂增加电子传递速率,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有效提高传感器的光电信号转换效率。该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对雌二醇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