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7411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29136.7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在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处,交叉口和潮汐车道缺乏合理衔接和一体化设计,导致设置潮汐车道后,上下游交叉口延误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上下游交叉口潮汐车道及其设计方法,将潮汐车道的设计与交叉口进口道拓宽设计相结合,通过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在物理隔离设施上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和信号灯,施画展宽段渐变段标识线、潮汐车道入口纵向标识线、施画潮汐车道标识线等措施,实现路段内潮汐车道的合理安全设置,同时增加上下游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本方法不涉及大规模道路基础设施,投资少,施工易,见效快,占用道路资源少,能够较好地实现潮汐车道功能并且提高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444094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325052.2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加固及防眩设施改善方法,属于公路附属设施领域。该方法用长杆(1)、短杆(2)、内衬管(4)焊接形成X型剪力撑,并通过旋转扣件(3),将剪力撑与对向护栏立柱相连接,梁柱式护栏结构变为X型剪力撑框架结构;将两根防眩板立柱焊接于剪力撑上,并用固定螺栓将防眩板固定于防眩板立柱上,形成双排防眩板结构,并将防眩板平面与道路前进方向垂面设立3~5°夹角,以达到最佳防眩效果。改善后护栏立柱抗弯刚度提高了10倍以上,护栏防护能力提高80%以上,同时防眩效果也得到改善。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环保、易于施工等优点,可应用于路基路段的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的加固及防眩设施的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7912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21999.1
申请日:2024-01-0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间歇式公交专用道上公交优先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智能网联车辆所处路段的智能网联车辆和公交车的行驶数据,然后确定当前智能网联车辆所处车道,若当前智能网联车辆处于普通车道,则根据所述行驶数据确定间歇式公交专用道上借道车辆的数量和目标限制值,并在所述间歇式公交专用道上借道车辆的数量达到所述目标限制值时,控制当前智能网联车辆不借道间歇式公交专用道。本发明避免了智能网联车辆借道时间歇式公交专用道上行驶的借道车辆过多而造成公交车延误增加的情况,实现了在智能网联车辆在道路上快速换道的同时,保障了间歇式公交专用道上的公交优先行驶。
-
公开(公告)号:CN116434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80201.8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辆编队的匝道合流协同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对主线和匝道进行区域划分,并确定每一区域的长度;设定车队在每一区域的行驶速度及合流点位置;分别计算第一车队每一车辆到达所述合流点的第一行驶时间和第二车队每一车辆到达所述合流点的第二行驶时间;根据预设优先原则确定车队顺序,并基于已确定的车队顺序、所述第一行驶时间及第二行驶时间制定合流方案,将所述合流方案发送至车队的每一车辆中,以控制每一车辆执行所述合流方案。本发明通过车队到达合流点的行驶时间对网联自动驾驶车辆指定合流方案,提高匝道合流区车队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00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82092.6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干道时空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交通路段和交通分叉口的交通特征参数;根据所述交通特征参数,分别进行空间子区和时间子区的划分;根据所述空间子区和所述时间子区,确定时空子区,以进行协调控制。本发明通过采集到的实时交通数据并结合历史交通数据对城市干道在时间‑空间上进行时空划分,得到若干时空协调子区,再对各时空协调子区内部以及各时空协调子区间进行动态协调,以达到城市干道全天候的实时动态协调控制。
-
-
公开(公告)号:CN10864844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583035.0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站点群的动态公交运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传感器采集公交车上的人数、站点群中各公交站的候车人数和不同路段的行车速度;2)建立站点群选择模型;3)根据选择出的站点群中目标公交站作为下一站停靠目标公交站。本发明采用基于站点群的动态公交模式,把原来的单个公交站扩散为多个站点形成的站点群,公交车通过时只选择一个公交停靠站停靠,站点群考虑了公交站周边道路的实时通行情况,建设公交站点群可以避开拥堵程度较高的路段,提高公交车辆的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74112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329136.7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在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处,交叉口和潮汐车道缺乏合理衔接和一体化设计,导致设置潮汐车道后,上下游交叉口延误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城市道路上下游交叉口潮汐车道及其设计方法,将潮汐车道的设计与交叉口进口道拓宽设计相结合,通过设置物理隔离设施、在物理隔离设施上设置交通警示标志和信号灯,施画展宽段渐变段标识线、潮汐车道入口纵向标识线、施画潮汐车道标识线等措施,实现路段内潮汐车道的合理安全设置,同时增加上下游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本方法不涉及大规模道路基础设施,投资少,施工易,见效快,占用道路资源少,能够较好地实现潮汐车道功能并且提高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372731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513679.X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F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频色彩信息的城市跨江桥梁景观设计方法,在桥梁上每隔25~35m的两侧灯柱下缘设置黄黑或蓝白相间灯柱立面标记线、相应路面设置横向视错觉标线,每隔12.5~17.5m设置路面突起路标,共同构成空间中频视觉信息流;其次在路缘石下缘及顶部每隔1.5~3m设置黄黑或蓝白相间的路侧立面标记线,构成空间高频视觉信息流;然后前进方向每4道灯柱设置一组路面横向白色折线,路侧设置黄或蓝色桥梁栏杆,构成空间低频视觉信息流;多频色彩信息流能有效改善行车中驾驶员速度知觉、距离知觉及高、低照度下的视觉敏感性,实现城市跨江桥梁景观协调与行车安全的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364342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0857310.5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真城市建筑物模型的更新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该方法为:首先获取建筑物模型空间数据,该数据所包含的建筑物类型数据、模型调整数据以及建筑物质心坐标存储于可编辑的属性表中;再根据建筑物类型数据在预设的模型库中调取对应的建筑物模型;再基于模型调整数据、建筑物质心坐标以及建筑物模型,建立仿真城市建筑物模型;当需要对仿真城市建筑物模型进行更新时,根据属性表修改操作对可编辑的属性表中建筑物模型空间数据进行修改,进而可实现模型的更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真城市建筑物模型的更新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能够提高城市建筑物三维场景的真实感,且所构建的模型能够被调用与更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