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黑点改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2700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10351198.9

    申请日:2012-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一种基于逆反射照明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黑点改善方法,在出口匝道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前和鼻端前视线通透处设匝道分级限速标志;在出口匝道鼻端后设主线单层线形诱导标、匝道双层线形诱导标;出口匝道车道边缘线向内侧偏移并压缩行车道宽度,外侧车道边缘线设为振动边线;从减速车道终点起在主线和出口匝道道路边缘线外侧设突起路标,从出口匝道鼻端紧靠匝道外侧护栏安放单侧防撞桶,共同构成高频视觉信息流;在出口匝道前进方向每隔8~12m设路面横向减速标线,与路侧线形诱导标共同构成中频视觉信息流;路侧振动标线、防撞桶和护栏构成路侧多级防护,各安全设施采用高强度反光材料。本法适于限速40~60km/h高速公路出口下坡匝道。

    基于多频色彩信息的城市跨江桥梁交通景观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2731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513679.X

    申请日:2013-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F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频色彩信息的城市跨江桥梁景观设计方法,在桥梁上每隔25~35m的两侧灯柱下缘设置黄黑或蓝白相间灯柱立面标记线、相应路面设置横向视错觉标线,每隔12.5~17.5m设置路面突起路标,共同构成空间中频视觉信息流;其次在路缘石下缘及顶部每隔1.5~3m设置黄黑或蓝白相间的路侧立面标记线,构成空间高频视觉信息流;然后前进方向每4道灯柱设置一组路面横向白色折线,路侧设置黄或蓝色桥梁栏杆,构成空间低频视觉信息流;多频色彩信息流能有效改善行车中驾驶员速度知觉、距离知觉及高、低照度下的视觉敏感性,实现城市跨江桥梁景观协调与行车安全的统一。

    一种基于逆反射照明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黑点改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2700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351198.9

    申请日:2012-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一种基于逆反射照明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黑点改善方法,在出口匝道减速车道渐变段起点前和鼻端前视线通透处设匝道分级限速标志;在出口匝道鼻端后设主线单层线形诱导标、匝道双层线形诱导标;出口匝道车道边缘线向内侧偏移并压缩行车道宽度,外侧车道边缘线设为振动边线;从减速车道终点起在主线和出口匝道道路边缘线外侧设突起路标,从出口匝道鼻端紧靠匝道外侧护栏安放单侧防撞桶,共同构成高频视觉信息流;在出口匝道前进方向每隔8~12m设路面横向减速标线,与路侧线形诱导标共同构成中频视觉信息流;路侧振动标线、防撞桶和护栏构成路侧多级防护,各安全设施采用高强度反光材料。本法适于限速40~60km/h高速公路出口下坡匝道。

    基于多频色彩信息的城市跨江桥梁交通景观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273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310513679.X

    申请日:2013-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频色彩信息的城市跨江桥梁景观设计方法,在桥梁上每隔25~35m的两侧灯柱下缘设置黄黑或蓝白相间灯柱立面标记线、相应路面设置横向视错觉标线,每隔12.5~17.5m设置路面突起路标,共同构成空间中频视觉信息流;其次在路缘石下缘及顶部每隔1.5~3m设置黄黑或蓝白相间的路侧立面标记线,构成空间高频视觉信息流;然后前进方向每4道灯柱设置一组路面横向白色折线,路侧设置黄或蓝色桥梁栏杆,构成空间低频视觉信息流;多频色彩信息流能有效改善行车中驾驶员速度知觉、距离知觉及高、低照度下的视觉敏感性,实现城市跨江桥梁景观协调与行车安全的统一。

    一种基于逆反射信息的城市下穿短隧道照明系统改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2688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27880.7

    申请日:2013-01-25

    Abstract: 一种基于逆反射信息的城市下穿短隧道照明系统改善方法。先利用短隧道引道端墙灯柱设置变高度横向悬索,在悬索上横向设置3排灯具,灯具纵向与隧道线形及隧道内灯具设置一致,灯柱下缘设置立面标记线,引道侧墙设置竖向标线及多层轮廓标,路面设置横向错视觉减速标线,共同组成隧道引道中频逆反射信息流;隧道下穿段设置侧墙竖向标线并延伸至洞顶,与多层侧墙轮廓标和路面横向错视觉减速标线共同构成隧道下穿段中频逆反射信息流;纵向每隔1~2m,利用隧道内侧墙、引道侧墙下缘设置立面标记线,同时路面路侧设置突起路标,共同构成高频逆反射信息流。本方法能缓和隧道进出口照明过渡,并通过设置多道逆反射视觉信息实现隧道进出口车速的平稳过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