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平面交叉路口非机动车道的管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7923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1811618363.6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朱燕平

    Inventor: 朱燕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面交叉路口非机动车道的管控系统。本管控系统通过对非机动车道的分隔,而得到不同的分区,从而可对通过路口的非机动车进行有效管控,在本发明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措施,一是使得不同行进方向的非机动车被强制分流成符合行进方向而不交叉干扰的车流,二是使得非机动车在通过路口时与机动车互不干扰,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不安全的因素,而且也使得通过的效率较高。当在被管控的两个车道的前方设置可管控的待行区时,则有利于缩短等待的时间。本管控系统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以从物理和心理上促使非机动车驾驶人在通过平面交叉路口时遵守交通法规,自觉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市文明形象。

    一种高强度护石板及其制作工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072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99550.1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护石板及其制作工艺,涉及护石板领域,包括复合护石板和锁定组件,锁定组件设置于相邻复合护石板之间的底部,锁定组件用于对复合护石板锁定限位,复合护石板包括集成骨架,集成骨架的端部与锁定组件连接,集成骨架用于提高复合护石板整体强度,泡沫块卡接于集成骨架的内部,泡沫块用于降低复合护石板整体重量,混凝土层包裹于泡沫块和集成骨架的外部。本发明利用复合护石板的设置方式,集成骨架和泡沫块位于混凝土层的内部,在集成骨架的作用下,可以提高混凝土层的强度,且在泡沫块可以降低混凝土层的浇筑量,从而降低复合护石板整体重量,并且泡沫块可以保证集成骨架上对接框架组装的稳定性。

    一种高强度锌钢护栏杆立柱固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00559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596920.5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护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锌钢护栏杆立柱固定结构,包括底面,底面的顶部支撑安装机构包括外壳固定安装于底面的顶部,滑杆,固定安装于外壳的内壁,且滑杆的数量为两组,分别平行设置于外壳的内壁,顶块滑动连接于滑杆的外壁,且顶块的顶部为斜形设置,弹簧一一端固定连接于顶块的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内壁底部,弹簧二一端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内壁一侧,楔形块固定连接于弹簧二的延伸端,通过拉动拉绳带动顶块上升将两组楔形块向上顶开扩大,再将底部实心的支撑柱插入外壳中,通过两组楔形块上安装有两组弹簧,使其紧紧的将楔形块上的六边形插杆插接到支撑柱上的六边形通孔内,使其稳定支撑。

    一种防撞道路交通护栏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92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62327.2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周文博

    Inventor: 周文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护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撞道路交通护栏,包括两个底座,每个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每个所述定位座的外表面均开设有滑孔,每个所述滑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T型滑杆。该防撞道路交通护栏,通过设置有底座、定位座、T型滑杆、限位块、伸缩弹簧、立柱、U型卡板和滑孔,利用U型卡板与限位块相适配,可以方便快速的将底座与立柱进行拆卸,其不仅降低了后期更换的成本,并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利用限位卡板与安装架相适配,收缩弹簧的回弹力,并能够对其进行快速定位,同时能够降低更换成本,防撞板与安装板滑动连接,强力弹簧的回弹力以及阻尼器的配合,能够对车辆进行防护,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

    一种复合涂层及其应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912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07989.8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复合涂层及其应用,该复合涂层由面粉和底粉组成;其中,所述面粉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制备得到:58‑70%的高耐候级别聚酯树脂、4.5‑5.3%的固化剂、4‑10%的云母粉、0.5‑0.8%的紫外线助剂、0.5‑2.0%的改性附着力助剂及着色助剂和填充助剂;所述底粉为富锌环氧粉末涂料,由组分A和组分B组合而成,其中,组分A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制得:70‑80%的改性环氧树脂、1‑15%的改性石墨烯、6‑12%的酚类固化剂和0.4‑2%的助剂A。本发明采用环氧锌基防腐复合涂层技术采用锌基重防腐粉末涂料作为底涂,结合热喷涂金属层对护栏表面进行有效的防护,环保且不产生VOC,附着力好,防腐性能好,能适用于恶劣的户外环境。

    一种一体成型网格栅组成的防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878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45118.5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网格栅组成的防眩装置,可以提高装置的整体刚度、降低造价,同时丰富了路域景观,涉及防眩网领域。所述一体成型网格栅组成的防眩装置包括:网格栅,所述网格栅至少包括多个第一方向筋,其中,所述网格栅由玻璃钢一体成型,且所述网格栅配置有遮光角;边框,所述边框沿所述网格栅的周向设置并与所述网格栅相连接;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至少包括第一连接件,网格栅和所述边框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接;其中,网格栅一体成型的方法包括:确定网格栅的设计参数;根据网格栅的设计参数制作模具,模具可对网格栅一体成型;将液态的玻璃钢注入模具中,待冷却成型后,从模具中取出网格栅。本发明适用于高速公路行车的场景中。

    一种分体组合式护栏及护栏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61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50153.3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道路护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组合式护栏,包括数个立柱和位于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连接部,立柱设有至少两个的竖转块,每个竖转块均转动连接有平转块,平转块转动轴线和立柱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平转块可拆卸连接于连接部,以使得在面对有弧度的道路时,护栏也能进行适应性的组装布置。

    一种道路防护栏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36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55376.3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防护栏,解决了支撑桩更换麻烦等技术问题。该道路防护栏包括防护板、两个护栏端头以及多个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包括支撑柱、承接座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埋设于地层内,并与地层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且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与路面平齐,所述承接座通过多个紧固螺钉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于所述承接座上,并用于和所述防护板连接。本发明使得支撑桩的更换更加方便,既能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还能提高作业时效。

    一种防风型防眩屏障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57637.0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风型防眩屏障,涉及桥梁屏障技术领域,包括防撞墙,所述防撞墙的顶部设置有多个H型钢立柱,多个所述H型钢立柱沿所述防撞墙的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所述H型钢立柱之间沿高度方向插接有紧密相连的实腹式吸声屏障组和金属防抛网,所述实腹式吸声屏障组的高度为1350mm~1370mm,所述金属防抛网的高度为1480mm,所述金属防抛网的开孔率为70%。本发明通过对底部实腹式构造和上部网格构造的具体结构尺寸进行限制与优化,有效确保本发明提供的防风型防眩屏障被风吹拂时不会产生显著的涡脱,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桥梁的气动性能。

    一种装配式绿化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18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45941.3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市政绿化工程技术领域,一种装配式绿化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装配式绿化带结构,包括绿化带、若干绿化种植模块、集水管件、排水沟渠和防渗层。绿化带包括路缘石和回填土;绿化种植模块间隔埋于回填土内,绿化种植模块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若干种植管,箱体的空隙内填充满蓄水填料;集水管件连通箱体;排水沟渠位于绿化带一侧,排水沟渠与集水管件连通;防渗层位于箱体正下方。上述装配式绿化带结构通过在绿化带中植入绿化种植模块,当遭受强降水时,雨水可直接通过绿化种植模块的蓄水填料快速渗透,再通过集水管件排放至排水沟渠中;而且通过在绿化种植模块下方铺设防渗层,水体继续向下渗透,浸泡路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