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1707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980115276.1

    申请日:2009-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由宽带隙半导体构成的基板(2)以及漂移层(3a);p型阱(4a)以及第1n型杂质区域(5),设置在漂移层内;源极电极(5),与第1n型杂质区域(5)电连接;第2n型杂质区域(30),设置在阱(4a)与相邻的单元部件U的阱(4a)之间;栅极绝缘膜(7b),分别设置在第2n型杂质区域、阱(4a)、以及第1n型杂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之上;栅极电极(8),其设置在栅极绝缘膜上;第3n型杂质区域(31),形成在漂移层中、与第2n型杂质区域相邻并且包含单元部件顶点的位置,杂质浓度比漂移层高并且比第2n型杂质区域低。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67872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610135634.3

    申请日:2006-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823807 H01L21/8238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被FUSI化了的栅电极的半导体装置,可以有效地形成应力膜,可以提高半导体装置的电气特性。半导体装置具备:形成于半导体基板(1)上的具有被镍完全硅化物化了的完全硅化物栅电极(24A)的n型MIS晶体管(100A)、具有被镍完全硅化物化了的完全硅化物栅电极(24B)的p型MIS晶体管(100B)。在半导体基板(1)上,以至少将完全硅化物栅电极(24B)覆盖的方式形成有作为使该半导体基板(1)的完全硅化物栅电极(24A)的下侧部分的沟道区域产生应力应变的应力膜的第二基底绝缘膜(17)。

    布线图形产生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16596C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410068227.6

    申请日:2004-08-25

    Inventor: 工藤千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77 Y10S438/942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在布线掩模图形的产生中,抑制将由单一最小线宽数据产生的布线图形在半导体装置等中使用而引起的布线的可靠性降低或制造成品率下降。在产生连接根据逻辑电路数据来配置的功能元件彼此的布线的掩模上的设计布线图形时,产生基于最小线宽数据的布线图形,同时,产生基于最小线间隔数据的布线图形,并产生在这两者中间配置新的布线边界的布线图形,通过将其作为最终布线图形来使用,就能够使布线图形宽度适度变宽,提高布线的可靠性,抑制制造成品率的下降。

    布线图形产生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91827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200410068227.6

    申请日:2004-08-25

    Inventor: 工藤千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77 Y10S438/942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在布线掩模图形的产生中,抑制将由单一最小线宽数据产生的布线图形在半导体装置等中使用而引起的布线的可靠性降低或制造成品率下降。在产生连接根据逻辑电路数据来配置的功能元件彼此的布线的掩模上的设计布线图形时,产生基于最小线宽数据的布线图形,同时,产生基于最小线间隔数据的布线图形,并产生在这两者中间配置新的布线边界的布线图形,通过将其作为最终布线图形来使用,就能够使布线图形宽度适度变宽,提高布线的可靠性,抑制制造成品率的下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