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89565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80000533.7
申请日:2009-05-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 , H01L21/338 , H01L29/12 , H01L29/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812 , H01L23/544 , H01L29/045 , H01L29/0696 , H01L29/1608 , H01L29/66068 , H01L29/7828 , H01L2223/54426 , H01L2223/5446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采用裁切半导体基板(11)形成的半导体元件,各单元(10)具备:形成在裁切半导体基板(11)的表面上的第1半导体层(12);形成在第1半导体层(12)上、具有露出第1导电区域(15)以及第2导电区域(14)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部(16e)的第2半导体层(16);位于第2半导体层(16)的开口部(16e)、具有与第1导电区域(15)以及第2导电区域(14)接触的导电面(19s)的第1导电体(19);以及形成在第2半导体层(16)上、具有与第2半导体层(16)的开口部(16s)对应的开口部(18e)的第2导电体(17),在与裁切半导体基板(11)表面平行的面中,沿着裁切方向的第2半导体层(16)和第2导电体(18)的长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沿着与裁切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第2半导体层(16)和第2导电体(18)的长度差的绝对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578705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80001207.3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12 , H01L21/28 , H01L21/336 , H01L29/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28 , H01L21/0485 , H01L29/086 , H01L29/1608 , H01L29/45 , H01L29/66068 , H01L29/7802 , Y10S438/9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包括:具有碳化硅半导体层的碳化硅半导体基板;设置在前述碳化硅半导体层中、并含有p型杂质的p型杂质区;与前述p型杂质区电连接的p型欧姆电极;与前述p型杂质区邻接地设置在前述碳化硅半导体层中、且含有n型杂质的n型杂质区;和与前述n型杂质区电连接的n型欧姆电极,前述p型欧姆电极含有镍、铝、硅和碳的合金,前述n型欧姆电极含有钛、硅和碳的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878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880105438.9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1/28 , H01L21/336 , H01L29/12 , H01L29/47 , H01L29/78 , H01L29/8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068 , H01L21/0485 , H01L29/45 , H01L29/6606 , H01L29/7828 , H01L29/8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具有:碳化硅基板(11),其具有主面以及背面;半导体层(12),其形成于所述碳化硅基板的主面;以及背面欧姆电极层(1d),其形成于所述碳化硅基板的背面,所述背面欧姆电极层(1d)具有:反应层(1da),其位于所述碳化硅基板的背面侧并含有钛、硅以及碳;氮化钛层(1db),其位于所述碳化硅基板的背面的相对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878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05438.9
申请日:2008-10-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1/28 , H01L21/336 , H01L29/12 , H01L29/47 , H01L29/78 , H01L29/8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068 , H01L21/0485 , H01L29/45 , H01L29/6606 , H01L29/7828 , H01L29/8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元件,具有:碳化硅基板(11),其具有主面以及背面;半导体层(12),其形成于所述碳化硅基板的主面;以及背面欧姆电极层(1d),其形成于所述碳化硅基板的背面,所述背面欧姆电极层(1d)具有:反应层(1da),其位于所述碳化硅基板的背面侧并含有钛、硅以及碳;氮化钛层(1db),其位于所述碳化硅基板的背面的相对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548387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880000863.1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068 , H01L21/046 , H01L29/1608 , H01L29/78 , Y10S438/931
Abstract: 提供一种碳化硅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形成在碳化硅基板(11)上的栅电极(18)具有:硅下层(18A)以及由设置在硅下层(18A)上的第一金属与硅的化合物构成的硅化物上层(18B)。源电极(1as)含有与第一金属硅化物不同的第二金属硅化物,所述源电极(1as)与形成在碳化硅基板(11)表面上的n型源极区域及p+区域接触。硅下层(18A)的侧面由绝缘物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01689565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80000533.7
申请日:2009-05-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78 , H01L21/338 , H01L29/12 , H01L29/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812 , H01L23/544 , H01L29/045 , H01L29/0696 , H01L29/1608 , H01L29/66068 , H01L29/7828 , H01L2223/54426 , H01L2223/5446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采用裁切半导体基板(11)形成的半导体元件,各单元(10)具备:形成在裁切半导体基板(11)的表面上的第1半导体层(12);形成在第1半导体层(12)上、具有露出第1导电区域(15)以及第2导电区域(14)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部(16e)的第2半导体层(16);位于第2半导体层(16)的开口部(16e)、具有与第1导电区域(15)以及第2导电区域(14)接触的导电面(19s)的第1导电体(19);以及形成在第2半导体层(16)上、具有与第2半导体层(16)的开口部(16s)对应的开口部(18e)的第2导电体(17),在与裁切半导体基板(11)表面平行的面中,沿着裁切方向的第2半导体层(16)和第2导电体(18)的长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沿着与裁切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第2半导体层(16)和第2导电体(18)的长度差的绝对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578705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880001207.3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9/12 , H01L21/28 , H01L21/336 , H01L29/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28 , H01L21/0485 , H01L29/086 , H01L29/1608 , H01L29/45 , H01L29/66068 , H01L29/7802 , Y10S438/9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包括:具有碳化硅半导体层的碳化硅半导体基板;设置在前述碳化硅半导体层中、并含有p型杂质的p型杂质区;与前述p型杂质区电连接的p型欧姆电极;与前述p型杂质区邻接地设置在前述碳化硅半导体层中、且含有n型杂质的n型杂质区;和与前述n型杂质区电连接的n型欧姆电极,前述p型欧姆电极含有镍、铝、硅和碳的合金,前述n型欧姆电极含有钛、硅和碳的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1548387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80000863.1
申请日:2008-08-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068 , H01L21/046 , H01L29/1608 , H01L29/78 , Y10S438/931
Abstract: 提供一种碳化硅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形成在碳化硅基板(11)上的栅电极(18)具有:硅下层(18A)以及由设置在硅下层(18A)上的第一金属与硅的化合物构成的硅化物上层(18B)。源电极(1as)含有与第一金属硅化物不同的第二金属硅化物,所述源电极(1as)与形成在碳化硅基板(11)表面上的n型源极区域及p+区域接触。硅下层(18A)的侧面由绝缘物覆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