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58337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8757.5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竹中正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20 , B62K11/10 , B62K19/3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框架构造,其包括一对左右后框架(20L、20R)且在这些后框架上分别安装有缓冲器(35L、35R)的车辆。该框架构造还包括分别设于该后框架的托架(80L、80R),该后框架分别具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框架贯通孔(83、85),该托架以分别具有沿车宽方向贯通的托架贯通孔(93、96)、且使该托架贯通孔的轴线(127、128)与各个该框架贯通孔的轴线(129、131)一致的方式焊接于各个该后框架,在该框架贯通孔及该托架贯通孔中贯穿有用于将该缓冲器的上端(134L、134R)连结于该后框架的缓冲器用螺栓(120L、120R),该缓冲器用螺栓焊接于该托架。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884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58245.8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5 , B60K1/04 , B60L1/003 , B60L11/1805 , B60L11/1818 , B60L11/1864 , B60L11/1868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00/12 , B60L2210/10 , B60L2220/46 , B60L2240/34 , B60L2270/32 , B60L2270/34 , B60Y2200/12 , B60Y2200/126 , B62K11/10 , B62K2208/0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66 , Y02T10/7072 , Y02T10/7216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电动车辆,能够确保较大的电池容量。跨骑型电动车辆在车身后部的左右具有后轮(8R、8L),设有:驱动所述后轮(8R、8L)的行驶驱动用马达(32)、和配置在该马达(32)的上方的电池(51),在所述电池(51)的一部分配置有落入所述左右的后轮(8R、8L)之间的下部电池(53),所述下部电池(53)和所述马达(32)被分开地配置在所述后轮(8R、8L)的车轴(34)的车辆前侧和所述后轮(8R、8L)的车轴(34)的车辆后侧,在所述车身架(5)上支承有后减震器(21)的上端部,在所述后减震器(21)的下端支承有所述电池(51)和所述马达(32)。
-
公开(公告)号:CN1496882A
公开(公告)日:2004-05-19
申请号:CN03157478.5
申请日:2003-09-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9/30 , B60Y2200/12 , B60Y2200/126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有效配置前后V型发动机用多根排气管。该低位踏板式车辆为小型摩托车,在低位踏板的下方装载有具有前后V型发动机的动力组件。在动力组件中具有变速器组件。变速器组件构成如下:在V型发动机的一侧部与发动机连接,在车辆的一侧部向后方延伸,在后轮用摆臂的枢轴附近,从车辆的另一侧部,驱动后轮,由此,动力组件从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与V型发动机的后倾的汽缸连接的第一排气管比汽缸还向后方延伸,其后端向下方延伸,通过从平面看基本呈コ字形的开口的空间,其下端向后方延伸,其后端与和V型发动机的前倾的汽缸连接的第二排气管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230505A
公开(公告)日:1999-10-06
申请号:CN99100995.9
申请日:1999-0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水冷式内燃机和传动机一体化的小型车辆用动力机组,特别是一体地具有散热器的小型车辆用动力机组。将水冷式内燃机2和在一侧支承后轮19的传动机3一体化的小型车辆用动力机组1的特征在于:该动力机组1的前部可沿上下自由摆动地设于车身0,散热器39邻接着该动力机组1的摆动安装部13一体设在该动力机组1。
-
公开(公告)号:CN1165103A
公开(公告)日:1997-11-19
申请号:CN97103119.3
申请日:1997-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为底座小摩托车型车辆提供一种重量轻、强度及刚性高的车架构造。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具有低底板式踏板29,该踏板后方的车架朝后上方立起,动力单元21通过缓冲器26可摆动地连接在车架下方,其特征在于,从上述踏板后方的车架前部到缓冲器安装部7e的主车架7由刚性高的中空部件构成,在缓冲器安装部后方的车架部分由铝、铝合金或合成树脂等重量轻的材料一体成型的副车架36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604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880124310.7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浜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7/103 , F02M2037/228
Abstract: 一种燃料供给模块,该燃料供给模块具备模块主体(B),该模块主体(B)由安装基座(4)、燃料输出管(5)以及连设于安装基座(4)的下部的泵保持部(7)构成,模块主体(B)分为包括安装基座(4)的第一组件(B1)、包括燃料输出管(5)及其凸台(5a)的第二组件(B2)、以及包括泵保持部(7)的第四组件(B4),将从凸台(5a)向下方延伸的凸台延长部(5b)与形成于第一组件(B1)的支撑筒(4a)嵌合,将支撑筒(4a)与第二组件(B2)焊接,并且将第三组件(B3)焊接于凸台延长部(5b)的端面,进而将第一和第三组件(B1、B3)相互焊接,在凸台延长部(5b)和第三组件(B3)设置第一和第二通孔(45、46)。由此,能够廉价地提供具备燃料输出管的朝向不同等的多种模块主体的燃料供给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351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0910167451.3
申请日:2009-08-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0L1/003 , B60L3/0046 , B60L11/1822 , B60L11/1864 , B60L11/1874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00/12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72 , Y02T90/124 , Y02T9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产生旋转驱动后轮的动力的电动马达的鞍座型电动车辆,其中,在由与前管(13)或主架(14)的前端部连接设置并向下方延伸的下架(15)、与主架(14)的后端部连接设置并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架(16)、主架(14)围成的第一空间(S1)内,配置向电动马达(29)供给电力的主蓄电池(30),在由支承乘坐人员用座椅(28)而与主架(14)的后部相连的座椅横挡(18)、主架(14)围成的第二空间(S2)内,代替主蓄电池(30)而配置能够向电动马达(29)供给电力的辅助蓄电池(40),电动马达(29)配置在与第一以及第二空间(S1、S2)不同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配置更大型的蓄电池,并且能够实现预备的蓄电池的紧凑的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090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680050882.6
申请日:2006-1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能够提高组装性并且实现部件数目的削减以及轻型化的侧撑开关。在可转动地将侧撑杆(20)轴支撑在车身侧的托架(21)上的枢轴螺栓(40)上,安装有由树脂制的基础部(51)以及旋转部(53)构成的并检测侧撑杆(20)的转动位置的开关单元(50)。在形成在旋转部(53)上的筒状部(54)与配合轴(44)之间,设置由槽以及凸部构成的第一卡定机构(62),并且在基础部(51)与所述筒状部(54)之间,设有由槽以及凸部构成的第二卡定机构(63)。安装有由板簧构成的可动接点的旋转部(53),通过将形成在其一端部上的定位销(55)配合于枢轴部(26)的销孔(28)中,从而与侧撑杆(20)一体地转动,使来自连接器(52)的开关输出发生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551771C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410028601.X
申请日:2004-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2 , B62K2202/00 , B62M7/12
Abstract: 为了能够确保用于布置大容积进气室的较大空间,提供了一种低底板车辆的进气室安装结构。低底板车辆(10)为一种小型摩托车,其中安装有用于发动机(100)的进气室(331)。用于发动机的进气室布置在前轮(52)的侧面上。该发动机的进气室由一对布置在前轮的左、右两侧上的左、右第一进气室(332)构成。在下游侧上与该第一进气室连接的第二进气室(335)布置在左、右第一进气室的上方,并且燃油箱(57)布置在第二进气室的上方。左、右第一进气室还用作用于驾驶者搁脚的搁脚板的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090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80050882.6
申请日:2006-12-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能够提高组装性并且实现部件数目的削减以及轻型化的侧撑开关。在可转动地将侧撑杆(20)轴支撑在车身侧的托架(21)上的枢轴螺栓(40)上,安装有由树脂制的基础部(51)以及旋转部(53)构成的并检测侧撑杆(20)的转动位置的开关单元(50)。在形成在旋转部(53)上的筒状部(54)与配合轴(44)之间,设置由槽以及凸部构成的第一卡定机构(62),并且在基础部(51)与所述筒状部(54)之间,设有由槽以及凸部构成的第二卡定机构(63)。安装有由板簧构成的可动接点的旋转部(53),通过将形成在其一端部上的定位销(55)配合于枢轴部(26)的销孔(28)中,从而与侧撑杆(20)一体地转动,使来自连接器(52)的开关输出发生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