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2537240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298410.5
申请日:2011-09-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7/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条张紧装置,该链条张紧装置具有张紧臂、楔状部件座、加载机构。在引擎主体上设有供链条经过的链条通路,链条经由链条通路运动,张紧臂的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引擎主体上,且张紧臂与链条的松弛侧外表面滑动接触;楔状部件座固定在引擎主体的面对链条通路的部分的内表面侧;加载机构具有设置在张紧臂与楔状部件座之间且与楔状部件座滑动接触的楔状部件,该楔状部件能够产生移动以对张紧臂向靠近链条一侧加载,采用这样的链条张紧装置,不必对引擎主体进行麻烦的加工就能够形成与楔状部件滑动接触的楔状部件座。解决问题的方案:楔部件座(36A)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引擎主体(11A)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383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50029.7
申请日:2010-08-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用发动机壳的保护罩,能够防止乘员的脚受到发动机壳的振动、热等的影响,能够提高脚下舒适性,脚制动器的操作性变得良好,且不会妨碍发动机壳的散热性。跨骑型车辆的发动机壳的保护罩(81、88)具有:配置在座椅(9)下方且收容内燃机(18)的曲轴(35)或变速器(33)的发动机壳(33b);配置在发动机壳的车宽方向投影面积内且在乘员落座在座椅上时放置鞋(90a)的踏板(71R),其中,发动机壳的车宽方向鼓出面(8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踏板更靠上方的位置,保护罩覆盖车宽方向鼓出面,从车宽方向观察,车宽方向鼓出面至少在与踏板之间具有不被保护罩覆盖的部分(80a)。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332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21460.6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不增加夹具或部件件数,又能进行临时组装的内燃机。覆盖动力传递部件的箱体(91)包括位于一侧的曲轴箱(24B)和动力传递部件之间的部位(内侧变速器箱(61A)),与曲轴(51)平行设置的轴部件(155)的一端与设置于至少一方的曲轴箱(24B)上的开口(24B1)中连通,通过覆盖动力传递部件的箱体支承,上述轴部件(155)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方的曲轴箱(24A)支承,在轴部件(155)上设置有面对设置在一侧的曲轴箱(24B)上的开口(24B1)的扩径部(160)。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4C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01132890.8
申请日:2001-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15/52
Abstract: 一种无级变速器,通过支承与驱动旋转件和从动旋转件摩擦接触的变速旋转件的框架的移动,能从驱动旋转件向从动旋转件进行变速动力传递,能减轻无级变速器上的调压凸轮机构的重量和降低成本,且提高易组装性,而且,能沿变速器轴的半径方向将调压凸轮机构紧凑化。调压凸轮机构由一体地设置在从动旋转件和输出旋转件(61)之一上面、突出到另一侧的突部和设置在从动旋转件和输出旋转件的另一个上面、使其收容突部的前端部且与其接触的凹部所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346944A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01132889.4
申请日:2001-09-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15/52
Abstract: 一种无级变速器,通过用于支承与驱动回转部件和从动回转构件进行摩擦接触的变速回转构件的托架的移动,进行可变速的动力传递。在固定于不能绕变速器轴26的轴线回转的托架29的从动螺旋构件45,螺旋接合可绕变速器轴26的轴线回转的驱动螺旋构件46,在电动机47与驱动螺旋构件46之间设置包含从动齿轮52的减速机构48,该从动齿轮52固定于驱动螺旋构件46并一体地具有朝从动螺旋构件45侧凸出的限制凸部54,在从动螺旋构件45一体地设置接触部55,该接触部55相应于从动螺旋构件45接近从动齿轮52到达变速比成为最高变速比的位置,与限制凸部54接触和接合。这样,可使电动机小型化和变速快速化,提高加工性和组装性,同时减少部件数量,以良好的精度确定最高变速比时的托架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696090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410743267.X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内燃机,该内燃机成本低、构造简单且维护性优越,能够在内燃机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分解内燃机而拆下气缸盖及气缸体。该内燃机(20)具有以下构造:下端的嵌入螺纹部(71a、72a)螺合嵌设于曲轴箱(21)的多个双头螺栓(71、72)贯穿依次重叠在所述曲轴箱(21)上的气缸体(22)和气缸盖(23),在该双头螺栓(71、72)的贯穿气缸盖(23)而突出的上侧螺纹部(71b、72b)螺合紧固有螺母部件(71N、72N)。在内燃机(20)支承搭载于车架(2)的鞍乘型车辆的内燃机中,双头螺栓(71、72)在比上侧螺纹部(71b、72b)靠近上侧的位置形成有供工具卡合而能够转动该双头螺栓(71、72)的工具卡合部(71c、72c)。
-
公开(公告)号:CN10469643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741243.0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264 , F02B77/00 , F16F15/283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平衡器构造,其平衡器轴和曲轴能够从相同方向装配在曲轴箱,定位变得容易,装配性得到了提高。内燃机(3)具备:曲轴箱(30),该曲轴箱(30)是左箱体(30L)和右箱体(30R)在曲轴(31)方向上对合的左右分割式构造;平衡器轴(81),该平衡器轴(81)与曲轴平行,横跨左箱体和右箱体而被轴支撑,内燃机的平衡器构造的特征为,具备从左、右箱体的对合面(30a)侧分别安装于左、右箱体的曲轴的左、右轴承(47L、47R)和平衡器轴的左、右轴承(84L、84R),左、右平衡重(86L、86R)相对于平衡器轴可分离地安装在平衡器轴的两端侧,曲轴和平衡器轴夹在左、右箱体之间而被定位保持。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040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86649.0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火花点火四冲程发动机。在火花塞配设于气缸盖中的车辆用火花点火四冲程发动机中,当将火花塞配置在凸轮轴传动链室侧时,能够以简单结构保持密封用的筒部件。面对凸轮轴传动链室(68)的开口部(71)设于气缸盖(24),用于将凸轮轴(48)插入并安装在气缸盖(24)内,关闭该开口部(71)的侧罩(72)安装于气缸盖(24),火花塞(42)配置成在凸轮轴传动链(67)的环路内穿过并被插入到筒部件(75)内,该筒部件(75)的两端部分别经由环状密封部件(76、77)被嵌合并支撑于气缸盖(24)和侧罩(72)。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332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221460.6
申请日:2009-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不增加夹具或部件件数,又能进行临时组装的内燃机。覆盖动力传递部件的箱体(91)包括位于一侧的曲轴箱(24B)和动力传递部件之间的部位(内侧变速器箱(61A)),与曲轴(51)平行设置的轴部件(155)的一端与设置于至少一方的曲轴箱(24B)上的开口(24B1)中连通,通过覆盖动力传递部件的箱体支承,上述轴部件(155)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方的曲轴箱(24A)支承,在轴部件(155)上设置有面对设置在一侧的曲轴箱(24B)上的开口(24B1)的扩径部(16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