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机构和装配有该蜗轮机构的电动转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84673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410033858.4

    申请日:2004-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09 F16H55/24 Y10T74/19623 Y10T74/19828

    Abstract: 一种蜗轮机构,它包括主动蜗杆、与主动蜗杆啮合并用来从主动蜗杆将扭矩转递给负载端的扭矩传递蜗轮、和辅助蜗轮。将辅助蜗轮的节径设定为大于扭矩传递蜗轮的节径。因此,可以通过辅助蜗轮以与扭矩传递蜗轮不同的啮合相位与蜗杆啮合来消除不期望有的齿隙。该涡轮机构还包括弹性部件,用来相对于扭矩传递蜗轮弹性推动辅助蜗轮,在扭矩传递蜗轮和辅助蜗轮与蜗杆啮合的位置处,蜗杆的齿在其相对表面处保持在扭矩传递蜗轮的齿和辅助蜗轮的齿之间,弹性部件沿着使蜗杆的齿保持在这些齿之间的方向弹性推动辅助蜗轮,在辅助蜗轮与蜗杆啮合时所限定的蜗杆的节径小于在扭矩传递蜗轮与蜗杆啮合时所限定的蜗杆的节径。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84790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80051589.1

    申请日:2013-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3 B62D6/10 G01L3/102 G01L5/221

    Abstract: 转向柱助力式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具备:转向轴(22);磁致伸缩式转矩传感器(80),其检测在转向轴(22)上产生的转矩;以及轴承(64、65),其将转向轴(22)支承为旋转自如。磁致伸缩式转矩传感器(80)包括:磁致伸缩膜(81),其设置在转向轴(22)的外周面上;和检测部(83),其与该磁致伸缩膜(81)对置设置来检测导磁率变化。轴承(64、65)在转向轴(22)的轴向上以夹着检测部(83)的方式安装于两个部位。

    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碰撞缓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6625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8118.X

    申请日:2010-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3/12

    Abstract: 提供一种碰撞吸收能高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构的碰撞缓冲装置。齿轮齿条式转向装置(10)的碰撞缓冲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齿条轴(11);齿条外壳(12);设于齿条轴的端部的限位部(20);设于齿条外壳,通过与限位部(20)抵接而设定齿条轴的行程末端位置的限位止动部(40);设于齿条轴上的台阶部(19);设于齿条外壳的扩径部(41)的底壁部(42);呈筒状外装于齿条轴,且在限位部(20)与限位止动部(40)接近时,被台阶部和底壁部沿轴线(A)方向按压的弹性构件(30),弹性构件(30)在其外周面(30A)及内周面(30B)的两个面上具有沿周向延伸设置的槽部(31、32)。

    蜗轮
    20.
    发明公开
    蜗轮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259757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80050271.8

    申请日:2010-10-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06 B62D5/0409 F16H55/22 F16H2055/06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树脂制的齿轮形成部的残余应力,还能小型化的蜗轮。本发明是具有具备轴支部的金属制的芯骨部(30)和在该芯骨部(30)的外周形成的树脂制的齿轮形成部(20)的蜗轮(3)的发明。在该蜗轮(3)中,芯骨部(30)具备:划定所述轴支部的轮毂部(31);从该轮毂部(31)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中间部(32);在该中间部(32)的半径方向外侧结合,与轮毂部(31)同心设置并模制成形所述齿轮形成部的筒状的圆筒部(33)。而且,在圆筒部(33)上形成有在径向贯通的贯通孔(34)或缺口(3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