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08282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610886284.8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樱田千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7 , B60Y2306/01 , B62D25/025 , B62D25/2027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储能器造成影响。该车身侧部构造具有:下纵梁(1),其在车身侧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后侧底板(20),其与车身的底板(2)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下纵梁(1)接合;和后中底板(3),其设在后侧底板(20)的车宽方向内侧并覆盖储能器,在后中底板(3)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纵壁部(5),后侧底板(20)与纵壁部(5)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并且具有脆弱部。
-
公开(公告)号:CN1066082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886284.8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樱田千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7 , B60Y2306/01 , B62D25/025 , B62D25/2027 , B62D25/2036 , B62D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能够良好地吸收车辆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荷载,并能够抑制对储能器造成影响。该车身侧部构造具有:下纵梁(1),其在车身侧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后侧底板(20),其与车身的底板(2)的后部接合而延伸设置于车身后方,并且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而与下纵梁(1)接合;和后中底板(3),其设在后侧底板(20)的车宽方向内侧并覆盖储能器,在后中底板(3)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纵壁部(5),后侧底板(20)与纵壁部(5)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并且具有脆弱部。
-
公开(公告)号:CN214396382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22413815.6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与以往比较使电池组的容量增加。在各下纵梁(12)的下部(44)的下方设置支承电池组(16)的电池组支承部件(30),在上部(42)的内部配置吸收侧碰撞载荷的载荷吸收部件(50),在下部(44)的内壁外侧配置支承侧碰撞载荷的载荷支承部(26),在电池组(16)的内部配置能够将输入至载荷支承部(26)的侧碰撞载荷沿车宽方向传递的电池组横梁(24),电池组支持部件(30)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至电池组横梁(24)的下表面,并且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中空体(80),多个中空体(80)在沿着车宽方向的截面中在车宽方向上邻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