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01914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810096732.X
申请日:2008-05-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在小型车辆中,车架部件向后延伸的前部连接至一中空主管,该中空主管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并且在其至少一部分处形成燃料通道,主管的下部连接有一燃料箱,该燃料箱通过燃料通道从供油管被供给燃油,以提高设计燃料箱的形状和布局的自由度,并提高可维护性。柔性下连接管(34)的一端连接至主管(14),以与燃料通道(30)连通,下连接管(34)的另一端连接至燃料箱(28)。
-
公开(公告)号:CN1895949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610087940.4
申请日:2006-06-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3/00
Abstract: 一种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身罩结构,其在顾及车身罩构成零件的连接结构的同时,提高外观性和车身罩内的零件的维护性能。在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具有作为低位底板的踏板(23),在后架(12)上可自由摇动地悬挂动力单元(14),在动力单元(14)的上部设有空气滤清器(18),并用车身罩(21)覆盖该空气滤清器(18)上方,在该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使车身罩(21)的下部下垂,并在从侧面观察时与空气滤清器(18)重叠,车身罩(21)的与空气滤清器(18)重叠的部分划分为前部罩(37)和后部罩(38),并使该前部罩(37)连续地设置在踏板(23)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736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36511.8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排出自单电池生成的气体并提高冷却效率的蓄电池安装结构。该蓄电池安装结构具有:将单电池(54)彼此连接而构成的蓄电池组件(37)、收纳该蓄电池组件(37)的蓄电池盒(36)、相对于蓄电池盒(36)进行吸气的吸入管(51)、自蓄电池盒(36)进行排气的排出管(52),其中,在所述蓄电池组件(37)的下部设有与蓄电池盒(36)的底壁(36t)抵接的突起部(53)。
-
公开(公告)号:CN100554075C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710136677.8
申请日:2007-07-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摩托车,其中:由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构成的动力单元由车架摆动支承;后轮枢轴于容纳传动装置的传动箱的后部;空气滤清器(75)布置在传动箱(31)上方。其中,外部空气导管(86)连接到传动箱(31)上,通过外部空气导管将外部空气引入设在传动箱(31)中的冷却空气导入口(82),以通过使用外部空气来冷却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29);连接到空气滤清器(75)上的通道成形部分(86a)形成通道(100),通过通道将外部空气引入设在空气滤清器(75)中向前开口的外部空气导入口(85)中,而且通道成形部分(86a)与外部空气导管(86)一体形成。由此,将空气从外部引入空气滤清器和传动箱,同时减少小型摩托车的部件数目和布置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158304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61807.3
申请日:2007-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23/00 , B62K2202/00 , F01N1/00 , F01N13/14 , F01N13/1811 , F01N2260/20 , F01N2450/24
Abstract: 一种两轮机动车的排气装置,其排气消声器连接在从发动机主体的缸盖延伸出来的排气管上,该排气消声器的外侧面由保护装置覆盖,可以得到优良的耐久性及外观性,通过优良的隔热性隔断来自排气消声器的热量。保护装置(37)由金属制的第一保护部件(38)和合成树脂制的第二保护部件(39)组成,所述第一保护部件(38)至少覆盖排气消声器(33)的外侧面,所述第二保护部件(39)使所述第一保护部件(38)的上部露出在外部,并从外侧方覆盖所述第一保护部件(38)。
-
公开(公告)号:CN101108641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136677.8
申请日:2007-07-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摩托车,其中:由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构成的动力单元由车架摆动支承;后轮枢轴于容纳传动装置的传动箱的后部;空气滤清器(75)布置在传动箱(31)上方。其中,外部空气导管(86)连接到传动箱(31)上,通过外部空气导管将外部空气引入设在传动箱(31)中的冷却空气导入口(82),以通过使用外部空气来冷却V形带式无级变速器(29);连接到空气滤清器(75)上的通道成形部分(86a)形成通道(100),通过通道将外部空气引入设在空气滤清器(75)中向前开口的外部空气导入口(85)中,而且通道成形部分(86a)与外部空气导管(86)一体形成。由此,将空气从外部引入空气滤清器和传动箱,同时减少小型摩托车的部件数目和布置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729837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088425.3
申请日:2012-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25 , B60K1/04 , B60K2001/0416 , B60K2001/0422 , B60Y2200/12 , B60Y2200/122 , B62K5/10 , B62K2208/0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对蓄电池和各种电装零件的配置布局想办法,能够使车辆不会增重且提高操纵性等。本发明的电动三轮车(1)利用从蓄电池(25)供给电力的电动机(M)的旋转驱动力来驱动左右一对后轮(WR)行走,把包括电动机(M)和后轮(WR)的后部车体(30)能够上下摇动且能够左右倾斜地安装在车体架(2)的后部,其中,至少收容蓄电池的蓄电池盒(25a)在电动三轮车(1)的车座(21)下部位置被与车体架(2)连结的蓄电池盒支承架(44)支承,监视蓄电池状态的监视基板(54)被配置在蓄电池的上部,收集来自监视基板(54)信息的BMU(24)和把蓄电池与电动机(M)驱动电路之间的连接进行开闭的接触器(23)被收容在蓄电池盒(25a)内而位于蓄电池的前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448806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080023192.8
申请日:2010-0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M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式鞍乘型车辆,其轻量且便宜并使用小型且通用性高的马达,其可以将相对于车体中心线的车宽度方向左右的重量平衡最优化。从车体侧面看在与后轮(WR)的投影区域重叠的位置,将电动马达(250)配设于悬臂式摇臂(214)内。在后轮的车体前方位置,以跨过车体中心线(C)的方式将马达驱动器(216)配设在摇臂内。将马达驱动器配置成使其重心位置(G2)向与电动马达相对于车体中心线(C)的偏移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马达驱动器在靠近摇动轴(215)的位置配设在该摇动轴的车体后方侧,并且,该马达驱动器插入并安装于朝摇臂的顶面侧开口的凹部(308)。在马达驱动器(216)的盖部件(264)的底面,至少支承有断续地进行马达通电的FET(316)。
-
公开(公告)号:CN101118246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710136796.3
申请日:2007-07-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6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用车轮速度传感器连接结构,包括:车轮,包括轮毂和从轮毂径向延伸的多根辐条;连接于车轮的制动盘;和车轮速度传感器转子,其连接于车轮以与其一起旋转,以使连接于车体侧的车轮速度传感器探测车轮速度;其中:每根辐条形成有连接于制动盘的连接凸耳,并形成有连接连接凸耳和轮毂的加强肋,并且车轮速度传感器转子被连接于加强肋,而且加强肋被形成以具有这样的角度:即,加强肋与沿径向延伸的线交叉,以结合连接凸耳和轮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车轮速度传感器连接结构的摩托车。
-
公开(公告)号:CN101683872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10178603.X
申请日:2009-09-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01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00/12 , B62K11/1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K2208/00 , Y02T10/7005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中的蓄电池配置结构,其可以提高通用性并且有效保持电动车辆的重量平衡。在该蓄电池配置结构中,电动车辆具有动力产生马达、控制该动力产生马达的驱动的控制部、收纳多个蓄电池单元(62)并向动力产生马达供电的蓄电池壳体(61),在蓄电池壳体(61)中,隔着在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车体中心线,左右对称地横向排列配置有多个蓄电池单元(62),在一组蓄电池单元(62)的两侧形成有至少能够收纳一个蓄电池单元(62)的空间,在该空间内,以使一组蓄电池单元(62)集中于车体中心线的方式设置有分隔机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