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573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839748.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松大悟
IPC: H01M10/655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管道部件内充分降低由风扇产生的声音的管道结构。进气管道(13)与向搭载于车辆(V)的蓄电池模块(11)吹送冷却风的风扇(12)连接。进气管道(13)具备与风扇(12)连接的下游侧管道部件(40),下游侧管道部件(40)具有:开口部(40a),其与风扇(12)连通;曲线流路(410),其具有开口部(40a),并在与风扇(12)的旋转轴方向正交的面内呈曲线状延伸;整流部(420),其沿着曲线流路(410)呈曲线状延伸;以及引导部(430),其设置于开口部(40a),将在曲线流路(410)中流动的冷却风向开口部(40a)引导。在从开口部(40a)观察与假想线(L2)正交的方向时,曲线流路(410)的入口部(41a)配置于看不到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315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820662.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松大悟
IPC: H01M10/655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F16L57/02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由无纺布形成的管道部件的刚性的管道结构。进气管道(13)设置在搭载于车辆(V)的蓄电池封装体(1)的内部,并将蓄电池封装体(1)的进气口(17a)与向蓄电池模块(11)吹送冷却风的风扇(12)连接。进气管道(13)具备由无纺布形成的下游侧管道部件(40)。下游侧管道部件(40)具有配置于风扇(12)的上方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流路(410),将水平流路(410)划分形成的壁部中,沿铅垂方向延伸的立壁部(411)的厚度(t1)小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壁部(412)的厚度(t2)。
-
公开(公告)号:CN118712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201112.7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其能够充分确保供冷却空气流动的进气流路的流路截面积。电池组(10)搭载于车辆(1),并具备:壳体(11);蓄电池模块(20),其收纳于壳体(11)中;风扇(30),其以吸入口(31)朝向下方的状态配置于壳体(11),用于向蓄电池模块(20)吹送冷却空气;风扇托架(67),其设置有与风扇(30)的吸入口(31)连通的开口(67a),并从下方支承风扇(30);以及密封部件(68),其设置于壳体(11)与风扇托架(67)之间。壳体(11)、风扇托架(67)及密封部件(68)划分形成进气流路(60),该进气流路(60)供从外部吸入的冷却空气流动至风扇(30)的吸入口(31)。
-
公开(公告)号:CN118712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199300.0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56 , H01M50/6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冷却机构,其能够在设置于风扇和蓄电池的上游侧的进气流路内适当保持液体。蓄电池冷却机构(40)用于冷却搭载于车辆(1)的蓄电池模块(20),具备:风扇(41),其以吸入口(42)朝向下方的状态配置,用于向蓄电池模块吹送冷却空气;以及进气流路(60),其与风扇(41)的吸入口(42)连接,供冷却空气流动。进气流路具有:液体贮存部(64),其与风扇的吸入口对置,设置有具有保水性的吸音材料(70);倾斜面(65),其设置于比液体贮存部靠上游侧的位置,朝向风扇的吸入口倾斜;以及台阶部(66),其设置于倾斜面(65)的下游端与液体贮存部(64)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636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225457.6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因从排气管道排出的空气而给乘员带来不适感的车辆。车辆具备:后部座椅,其支承于以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与安装于底面板的座椅轨道卡合的可动部件;电池组,其配置于后部座椅的后方;以及排气管道,其具有朝向前方的排气口,并安装于电池组的前部。在排气管道与后部座椅的就座部之间配置有座椅下罩部件。座椅下罩部件的后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电池组的电池罩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座椅下罩部件的前端部向下方弯曲,座椅下罩部件的前端位于比排气管道的排气口靠前方且比排气管道的排气口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506201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111218307.5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松大悟
-
公开(公告)号:CN218274771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22125732.6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松大悟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F04D29/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结构,能够确保结构强度并抑制噪音。电池冷却结构包括:冷却风扇,经由吸入口吸入空气并往电池送风;导管,连接所述冷却风扇,并形成有与所述吸入口连接的开口部;以及导风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内部,并与所述吸入口对向,且所述导风部件设置为,从所述开口部的边缘中位于与所述导管内流通的空气的上游方向为相反侧的边缘起,朝向所述上游方向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8215448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072501.3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3 , G10K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结构,能够抑制噪音并降低压力损失。电池冷却结构包括:冷却风扇,经由吸入口吸入空气并往电池送风;导管,连接所述冷却风扇,并形成有与所述吸入口连接的开口部;密封部件,配置在所述冷却风扇的所述吸入口的周围,并接触所述导管;以及第一吸音部件,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内部,其中所述导管具有形成有所述开口部且接触所述密封部件的第一壁、与所述第一壁对向的第二壁、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壁及所述第二壁的第三壁,所述第一吸音部件沿着所述第三壁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7544721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0048639.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G10K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装置的冷却结构及电动车辆。本实用新型的问题在于,抑制压损增加,并提高吸音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结构具有向蓄电装置送风的风扇及连接于风扇的管路。管路具有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在第一流道的流动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有吸音材。第二流道设在吸音材的内部。吸音材具有沿流动方向延伸而将第二流道在宽度方向上分割的间隔壁。以下,将第二流道中的位于间隔壁的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称为“分流道”。分流道中的与间隔壁侧相反一侧的内壁面比第一流道中与第二流道的连接部的宽度方向的内壁面,更靠宽度方向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218182315U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22067628.6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松大悟
IPC: H01M10/613 , H01M10/6563 , H01M10/6556 , F16L55/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结构,能够抑制噪音并降低成本。电池冷却结构包括:冷却风扇,吸入空气并往电池送风;以及导管,连接所述冷却风扇,且至少一部分以吸音材料所形成,其中所述导管具有供空气流通的流路、位于所述流路的端部来连接所述冷却风扇的开口部、从所述开口部往内延伸来构成所述流路的一部分的延伸侧壁、以及形成在所述延伸侧壁上的孔部,且所述导管一体地形成有与所述冷却风扇对向的副腔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