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78318C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410078151.5
申请日:2004-09-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16 , F02M35/162 , F02M69/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进气结构,适当设定被安装成对着内燃机的进气通道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喷射方向,有效防止在气门开闭动作时间的重合期间朝向排气口的喷射燃料的喷泄。燃料喷射装置(14)在气缸盖(1)上被安装成使其喷射口(14a)对着形成于内燃机的所述气缸盖(1)的弯曲状进气通道(12),并且将该燃料喷射装置(14)的轴心配置成沿着与所述进气门的气门轴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因此该燃料喷射装置(14)的燃料喷射方向不是指向进气口(12a),而是朝向所述进气通道(12)的壁面直接喷射。并且,有效防止喷射燃料在进气门(12b)打开时,和吸入气体一起朝向排气口(13a)喷泄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756898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480005768.2
申请日:2004-03-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日本恒温装置株式会社
IPC: F01P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 , G05D23/1333
Abstract: 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恒温器安装结构,其通过确保将该恒温器定位在安装于内燃机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液通道的埋入式恒温器装置中、并根据冷却液的温度来控制冷却液的流动而能够保证高密封性,其中在壳体(20)中形成有横过冷却液入口通道(26)的恒温器室(25),冷却液入口通道(26)形成在该壳体(20)中,并且恒温器(50)插入该恒温器室(25)中。恒温器(50)包括在其外围壁中设有入口开口(52)和出口开口(53)的柱形阀体(51),并且开口(52)和(53)面对着冷却液入口通道(26)。通过使阀元件(61)沿着开口(52)和(53)往复运动而进行开口(52)和(53)的连通和切断。盖元件(30)通过支撑装配在形成于其中的凹槽的环形橡胶密封件(40)而覆盖恒温器室(25)并固定恒温器(50)。在该恒温器安装结构中,允许弹性密封件(40)的侧边缘伸出部分的内周拐角部分(42)和(43)抵靠着阀体(51)的外周端部(51a)和(51c),从而能够精确地定位并可靠地密封恒温器(50)。
-
公开(公告)号:CN1201072C
公开(公告)日:2005-05-11
申请号:CN01119358.1
申请日:2001-05-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P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 B62K2202/00 , F01P3/18 , F01P5/06 , F01P2050/16 , F01P2070/52 , F28D1/05366 , F28F2255/02 , Y10S165/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车辆用散热装置可以谋求散热器的轻量化,并且可以由简单且廉价的构造将散热器防振地支承在发动机上。在支承在车体构架F上的动力单元P的发动机E上安装着散热器72,该散热器72通过散热芯连接第一和第二罐77、78间而成,散热器72的第一和第二罐77、78由合成树脂制造,通过用弹性材料制的用于诱导散热器72的冷却风的护罩81将该散热器72安装在发动机E上,由护罩81的弹性吸收发动机E的振动,防止向散热器72施加振动。
-
公开(公告)号:CN1603659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82552.8
申请日:2004-09-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9/18 , F16H57/02 , F16H63/062 , F16H2057/0203 , F16H2057/02065 , Y10T74/2186
Abstract: 一种带有壳体的V形带连续变速传动装置,包括动力传输箱(其是发动机的曲柄轴箱的一部分)、动力传输箱盖和致动器盖,所述致动器盖装配到动力传输箱盖的前部位置处(设置在车体的前部位置处)。致动器盖形成为与动力传输箱盖分离开的部件,并支撑用于驱动主动带轮的可动部分的马达。另外,所述致动器盖覆盖齿轮系统。所述致动器盖与水泵的盖形成一体。所产生的结构改进了带式连续变速传动装置的致动器盖的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603601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78151.5
申请日:2004-09-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16 , F02M35/162 , F02M69/044
Abstract: 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进气结构,适当设定被安装成对着内燃机的进气通道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喷射方向,有效防止在气门开闭动作时间的重合期间朝向排气口的喷射燃料的喷泄。燃料喷射装置(14)在气缸盖(1)上被安装成使其喷射口(14a)对着形成于内燃机的所述气缸盖(1)的弯曲状进气通道(12),该燃料喷射装置(14)的燃料喷射方向不是指向进气口(12a),而是朝向所述进气通道(12)的壁面直接喷射。并且,有效防止喷射燃料在进气门(12b)打开时,和吸入气体一起朝向排气口(13a)喷泄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6547C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98105453.6
申请日:1998-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B3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冲程循环内燃机的混合气供给装置,该二冲程内燃机中,在连通气化器16与燃烧室11的主通路19内,设有闭塞该主通路19的控制阀12,在该控制阀12与气化器16之间设有逆止阀14,其特征在于,设有朝上述控制阀12与逆止阀14之间开口的分支路18,将该分支路18的前端与往复式压缩机20连接,将主通路19设定得短于分支路18。由于压缩机不设在主通路内,而是设在分支路的前端,燃料不会附着在压缩机内壁,由气化器生成的混合气在主通路内通过控制阀顺利地供给燃烧室,可供给空气燃料比稳定的混合气。
-
公开(公告)号:CN1361351A
公开(公告)日:2002-07-31
申请号:CN01123268.4
申请日:2001-05-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城健史
IPC: F01L1/348
Abstract: 在气门用正时传动装置中,扩大支承正时链的一端的枢轴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可将链张紧器配置在拉紧正时链的最佳位置上。在形成于发动机主体25的一个侧壁上,容纳正时链45的正时室40的外侧壁的驱动链轮46侧开设直径比该链轮大的开口部53,在将可闭锁该开口部53的盖板73可装卸地固定在发动机主体25上的同时,在这些发动机主体25及盖板73的对向壁上形成支承枢轴112的两端的支承凸台125,126。
-
公开(公告)号:CN101769192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910262442.2
申请日:2009-1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P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气门机构的维修保养容易的水冷式内燃机的水泵安装结构。水泵座(20)使相互的半圆缺口面(3u、20u)与缸头(3)相对而构成水泵支承圆孔(21),使螺纹部件(39b)穿过缸头(3)的螺纹通孔(3h)而与水泵座(20)的内螺纹孔(20h)旋合以向缸头(3)紧固,水泵(30)向水泵支承圆孔(21)嵌入而被固定,缸头盖(4)使相互的接合面与缸头(3)对准,且把水泵座(20)液密地夹住,这样来向缸头(3)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1509405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910003899.1
申请日:2009-02-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气门构造,其能够在具备减压装置的凸轮轴上紧凑地配设水泵,而实现汽缸盖的小型化。其具备:凸轮轴(53)、通过设置于该凸轮轴的气门凸轮进行开闭动作的发动机气门(56e)、减压装置(100),其中,使在气门凸轮(53e)的凸轮面出没自如的减压凸轮(105)动作的减压配重(101)通过离心力可摆动地轴支承于凸轮轴(53)的一端部或一端部附近,在轴方向与减压配重(101)的相反侧的凸轮轴(53)的端部配设水泵(120)。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793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26236.1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V带式无级变速器,可确保槽宽可变机构的驱动单元和动力传递部之间的密封性。V带式无级变速器在变速箱(40)内配置有:驱动单元(90),其使变更带轮(60)的槽宽的槽宽可变机构动作;动力传递部(100),其将驱动单元(90)的动力向槽宽可变机构传递。驱动单元具有:收纳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的电动机部(M1)和利用电动机的动力进退移动的输出轴(91),输出轴(91)与主轴(51)平行配置。输出轴(91)的前端相比电动机部(M1)向V带(53)侧突出,将输出轴(9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V带(53)的带宽内,将电动机部(M1)配置于带宽外,输出轴(91)配置于将主轴(51)和副轴(52)连结的线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