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63593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981378.X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病性弧菌噬菌体VmYZU10474及其应用,该噬菌体经鉴定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属于一种新型噬菌体,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20年8月12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417。本发明获得高效裂解弧菌的噬菌体,能够抑制各种基质中的致病性弧菌,如拟态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河流弧菌等,可以应用于制备控制水产品及其环境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的抑菌剂。本发明制备的抑菌剂能够在培养基、鱼汁、水产样品中有效控制致病性弧菌的生长,同时可以有效抑制设备、器皿等固体上致病性弧菌菌膜形成,并且制备简单,使用方便,可降低致病性弧菌传播和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08055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867030.8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69 , C12Q1/6895 , C12Q1/6888 , G16B3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条形码的冬虫夏草产地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广泛采集来自不同产地冬虫夏草样品;对冬虫夏草样品进行基因组DNA提取,扩增冬虫夏草ITS和寄主昆虫的COI序列并测序;比对校正后的ITS和COI序列先分别进行单倍型分析,再进行组合分析;根据单倍型分析的结果构建冬虫夏草产地鉴定数据库;将产地未知冬虫夏草样品,经DNA提取扩增测序分析后,将其单倍型输入冬虫夏草产地鉴定数据库,对冬虫夏草产地信息进行判断。本发明通过利用不同产地冬虫夏草菌和寄主的序列差异,分别对冬虫夏草真菌的ITS和寄主昆虫的COI进行单倍型分析,建立不同产地冬虫夏草的产地鉴别数据库,可快速区分冬虫夏草的产地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053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50205.9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活体豆虫接种人工培育豆丹蛹虫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筛选菌种;(2)液体培养基及种子液制备;(3)豆虫清洗、消毒、晾干;(4)活体豆虫接种蛹虫草种子液;(5)发菌;(6)出草;(7)采收。本发明人工培育蛹虫草的方法是以可食用的活体豆虫为寄主,子实体大,将培养好的蛹虫草液体菌种注射于活的豆虫体内,在恒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培养,侵染成功率高且方法简单高效,侵染成功率可达87%;而且该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外界杂菌感染虫体体表和体内组织的风险,同时有利于菌丝更有效的吸收虫体内组织营养成分,从而使菌丝完全充满虫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08055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867030.8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69 , C12Q1/6895 , C12Q1/6888 , G16B3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条形码的冬虫夏草产地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广泛采集来自不同产地冬虫夏草样品;对冬虫夏草样品进行基因组DNA提取,扩增冬虫夏草ITS和寄主昆虫的COI序列并测序;比对校正后的ITS和COI序列先分别进行单倍型分析,再进行组合分析;根据单倍型分析的结果构建冬虫夏草产地鉴定数据库;将产地未知冬虫夏草样品,经DNA提取扩增测序分析后,将其单倍型输入冬虫夏草产地鉴定数据库,对冬虫夏草产地信息进行判断。本发明通过利用不同产地冬虫夏草菌和寄主的序列差异,分别对冬虫夏草真菌的ITS和寄主昆虫的COI进行单倍型分析,建立不同产地冬虫夏草的产地鉴别数据库,可快速区分冬虫夏草的产地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466507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85441.3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L3/3562 , A23L3/349 , A23L3/3553 , A23L3/3526 , A23P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芹酚/β-环糊精蛋白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用途,所述香芹酚/β-环糊精蛋白脂质体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并且利用食品上可接受的溶剂制成:香芹酚2~5份,β-环糊精10~20份,大豆卵磷脂5~25份,胆固醇1~5份,ε-聚赖氨酸1~3份。本发明本通过β-环糊精包埋香芹酚提高其溶解性,再用脂质体包埋增强其稳定性以及实现长效抗菌机制,最后通过ε-聚赖氨酸修饰该脂质体,实现协同抑菌,提升其抑菌活性。并且还能显著提高该脂质体的稳定性,以及提高该脂质体的缓释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13543.6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7 , A61P37/08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具有肥大细胞活性调节作用的纤毛型鼠李糖乳杆菌及其用途,本发明的鼠李糖乳杆菌LRYZU021(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RYZU021),于2017年10月30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7640。本发明的鼠李糖乳杆菌LRYZU021具有纤毛表型,具有独特的16S核糖体DNA序列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汁酸盐能力,以及突出的肠上皮细胞粘附能力;同时该菌株与致敏肥大细胞接触,对抗原诱导的脱颗粒和组胺释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有利于缓解变态反应的效应阶段因肥大细胞激活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利用该菌株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在预防食物过敏发生和缓解过敏症状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66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17049.5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乳中免疫活性肽BP1,所述活性肽BP1的氨基酸序列为NQFLPYPYYAKPA,该活性肽BP1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6的分泌,具有良好的免疫促进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活性多肽的富集方法,本发明以活性肽BP1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牛乳发酵参数,最终得到活性肽BP1含量达到0.213 mg/mL,显著优于常规发酵技术,该方法可用于提高发酵乳中免疫活性肽含量,为进一步探索发酵乳中提取生物活性肽提供工艺指导,对开发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乳制品和保健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6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0417049.5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乳中免疫活性肽BP1,所述活性肽BP1的氨基酸序列为NQFLPYPYYAKPA,该活性肽BP1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6的分泌,具有良好的免疫促进作用。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活性多肽的富集方法,本发明以活性肽BP1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牛乳发酵参数,最终得到活性肽BP1含量达到0.213 mg/mL,显著优于常规发酵技术,该方法可用于提高发酵乳中免疫活性肽含量,为进一步探索发酵乳中提取生物活性肽提供工艺指导,对开发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乳制品和保健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51780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73711.8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跨种裂解特性的拟态弧菌噬菌体OY-1、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分离得到的拟态弧菌噬菌体命名为拟态弧菌噬菌体OY-1(保藏号CCTCC NO:M 2017588),对拟态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及溶藻弧菌具有高效的跨种裂解活性,噬菌体培养物及其制剂能够作为生物抑菌剂控制致病性弧菌的繁殖及生物被膜形成,降低水产食品及其养殖加工环境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的风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