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48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82155.4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出入口用的纯机械式可升降防淹系统及操作方法,可升降防淹系统的集水井结构设置在地下出入口设定位置处;支撑装置设置在集水井结构中;提升机构的卷筒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第一侧,滑轮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第二侧;第一牵引组件一端与卷筒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提升水箱连接;第二牵引组件一端与卷筒装置连接,另一端绕过滑轮装置后与防淹挡板装置连接;止回装置设置在卷筒装置上,用于阻止卷筒装置正向转动后反向回转;进水装置设在地下入口斜坡的设定位置,外界通过进水装置与提升水箱的箱室导通;排流装置设在集水井结构中;盖板装置可翻转地设置在地下入口斜坡设定位置处;本发明利用水重力即可自启动,实现防淹阻挡。
-
公开(公告)号:CN11699443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001811.9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OD采集方法和装置,获取乘客在公交车上刷卡时的时间点,根据所述时间点时公交车和站台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乘客本次乘车的上车站点;确定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公交路线;当确认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上车站点后,获取所述乘客上次乘车的上车站点和所述乘客上次乘车的公交路线,并由所述乘客上次乘车的公交路线和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上车站点以及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公交路线,获取乘客上次乘车的下车站点;当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公交路线中存在站点和乘客的历史上车站点中相匹配的匹配站点,确定所述匹配站点为所述乘客本次乘车时的下车站点;在获取下车站点后,将所述乘客同一次乘车时的上车站点和下车站点作为一组公交OD进行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0850197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0288033.9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江 , 农兴中 , 雷振宇 , 翟利华 , 罗文静 , 王凌 , 蒋盛刚 , 张志亚 , 黄全强 , 吴嘉 , 王仲林 , 陈骏 , 梁俊 , 简狄权 , 胡浩 , 王位赢 , 卢小莉
IPC: B61K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设备限界检测装置,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用于使所述车体上下运动的升降滑块和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滑块进行上下运动的液压装置;所述底盘、升降滑块均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升降滑块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液压装置与升降滑块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液压装置带动升降滑块进行上下运动,保证车体能够在上下方向的升降,解决车体上下方向的运动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锥齿板与齿轮连接,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齿轮连接,第二电机带动齿轮做圆周运动,实现车体进行平面360°的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09315.6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站工程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两柱三跨三层岛式车站的非连续性中纵梁布置方式,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垂直电梯与扶梯的设置位置,将垂直电梯与扶梯设置在一起,在中板设置一个与垂直电梯与扶梯顶部匹配的孔;S2、与垂直电梯位置冲突的第一中纵梁打断,将打断后的第一中纵梁偏移至孔边;S3、设置横向受力转换梁、孔边梁;S4、完成布置。本发明将垂直电梯和扶梯设置在一起,合理利用空间,保证公共区有更大的客流聚散空间;在不增加目前车站常规设计规模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梁的布置形式,改善扶梯布置位置,合理利用空间,提高车站的客流流线效果;本发明布置方式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59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919829.1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7/01 , E02D27/12 , E02D29/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活预留的落地高层建筑与车辆段综合开发的全周期结构,包括车辆段大库和建筑基础,其中,所述建筑基础包括一期筏板、二期筏板和若干建筑桩基,所述一期筏板的下表面与若干所述建筑桩基的顶端均连接,所述一期筏板的上表面和所述二期筏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一期筏板的上方是敞开的洞口,所述高层建筑包括剪力墙,所述剪力墙设置在所述建筑基础上。该全周期结构包括落地高层建筑户型可灵活调整的结构预留方案及后期高层建筑的建设方案,该全周期结构能够在高层建筑的建筑户型不确定的情况下对车辆段大库进行建设,后期高层建筑的户型可灵活调整,高层建筑高度不受转换结构的限制,可开发建造的建筑面积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35058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011090580.X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型推挽桥式软开关双向直流变换器,设于高压侧与低压侧之间,包括:滤波电路,与所述低压侧电连接,所述滤波电路至少包括一输入滤波电感;第一侧开关电路,包括至少一与所述滤波电路电连接的开关元件,用于进行导通或截止的切换;高频变压电路,包括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高频变压器的第一侧通过绕组漏感与所述第一侧开关电路电连接;第二侧开关电路,设于所述高频变压器的第二侧及高压侧之间,并分别与所述高频变压器的第二侧及高压侧电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三管推挽直流变换器推挽侧的功率管电压关断尖峰凸出、系统构成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83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20416.7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了一种数字孪生光网络流量调控系统,通过光网络传输系统、数字交互系统以及数字孪生光网络系统构成,结合数字孪生光网络流量调控系统的流量调控方法,可实现网络智能网化管理,有效解决数据流量拥塞的问题,实现光网络资源合理分配,提高光网络数据传输效率,降低网络瘫痪的风险性,本发明流量调控方法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网络运行情况的映射,实现网络智能化管理;当光网络的某个网络设备的流量达或延时到预警值时将立即触发虚拟预警模块控制和机器学习模块,并找出解决方案,实现光网络资源合理分配和流量智能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5502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520300.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L47/6275 , H04L47/6295 , H04L47/625 ,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AWGR光交换数据中心网络的资源调度方法,包括通过调度器收集流量信息,对流量信息进行排序,按照排序对流量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当前流能否发送,若能发送则将该部分的流量信息加入结果列表,最后对结果列表的长度进行确认,确定后下发调度指令;对应的架构包括机架和与机架连接的调度器和阵列波导光栅,机架包括架顶交换机和多台服务器,服务器之间通过架顶交换机的数据交换拓扑实现通信。此调度方法通过对时隙与波长的分配,解决了光交换网络中光数据包冲突与光波长资源有限的问题,通过调度策略,解决光波长资源及时分配、光数据冲突包重传时延问题,同时采用“错位时隙”方法,规避了“请求‑响应”过程带来的等待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211226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1015652.4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连接撑以及可调节连接撑的安装方法,可调节连接撑包括: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上设有第一螺纹,第一螺杆的一端与第一结构固定连接;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一端与第二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螺纹;调节套筒,调节套筒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另一端设有与第二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其中,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旋转方向相同,且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的螺距不同。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可调节连接撑采用三段式结构,很好的解决了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的连接,同时可以对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的间距、内力进行调整。极大的丰富了设计人员对结构内力的把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90830.6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T型换乘站换乘能力计算方法,包括步骤:若为基于站台直接换乘的形式时,站台换乘能力为换乘楼梯通行能力与站台通道通过能力的最小值,且满足两线站台换乘量之和小于等于站台换乘能力的约束条件;若为基于站厅换乘的形式时,选取换乘行走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关键设施节点,对两线换乘客流的进、离台能力依次进行核算,选取各关键设施节点能力的最小值作为控制值;若为基于站台换乘和基于站厅换乘综合的形式时,T型换乘站两线间的综合换乘能力等于两线站台、站厅换乘能力之和,且满足两线之间总换乘需求小于等于换乘能力。本发明能较为准确且系统地测算换乘站换乘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