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390830.6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T型换乘站换乘能力计算方法,包括步骤:若为基于站台直接换乘的形式时,站台换乘能力为换乘楼梯通行能力与站台通道通过能力的最小值,且满足两线站台换乘量之和小于等于站台换乘能力的约束条件;若为基于站厅换乘的形式时,选取换乘行走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关键设施节点,对两线换乘客流的进、离台能力依次进行核算,选取各关键设施节点能力的最小值作为控制值;若为基于站台换乘和基于站厅换乘综合的形式时,T型换乘站两线间的综合换乘能力等于两线站台、站厅换乘能力之和,且满足两线之间总换乘需求小于等于换乘能力。本发明能较为准确且系统地测算换乘站换乘能力。

    一种公交OD采集方法和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944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01811.9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OD采集方法和装置,获取乘客在公交车上刷卡时的时间点,根据所述时间点时公交车和站台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乘客本次乘车的上车站点;确定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公交路线;当确认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上车站点后,获取所述乘客上次乘车的上车站点和所述乘客上次乘车的公交路线,并由所述乘客上次乘车的公交路线和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上车站点以及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公交路线,获取乘客上次乘车的下车站点;当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公交路线中存在站点和乘客的历史上车站点中相匹配的匹配站点,确定所述匹配站点为所述乘客本次乘车时的下车站点;在获取下车站点后,将所述乘客同一次乘车时的上车站点和下车站点作为一组公交OD进行采集。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90830.6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T型换乘站换乘能力计算方法,包括步骤:若为基于站台直接换乘的形式时,站台换乘能力为换乘楼梯通行能力与站台通道通过能力的最小值,且满足两线站台换乘量之和小于等于站台换乘能力的约束条件;若为基于站厅换乘的形式时,选取换乘行走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关键设施节点,对两线换乘客流的进、离台能力依次进行核算,选取各关键设施节点能力的最小值作为控制值;若为基于站台换乘和基于站厅换乘综合的形式时,T型换乘站两线间的综合换乘能力等于两线站台、站厅换乘能力之和,且满足两线之间总换乘需求小于等于换乘能力。本发明能较为准确且系统地测算换乘站换乘能力。

    地铁车站闭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3227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22159.4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地铁车站节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闭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包括:闭式冷却塔、冷却水泵、风机盘管和控制系统;闭式冷却塔的出口通过供水管路与风机盘管的入口连接,风机盘管的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闭式冷却塔的入口连接;冷却水泵设置于供水管路上;其中,风机盘管设置于地铁车站的设备管理用房区;控制系统与冷却水泵电连接,能够控制冷却水泵将经过闭式冷却塔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风机盘管,以对设备管理用房区进行热交换。籍此,对设备管理用房区进行热交换时,不再需要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等设备,有效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能耗,满足对地铁车站的强电/变电等设备管理用房区的制冷需求。

    一种嵌入风道式过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61707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0925817.2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风道式过轨结构,包括轨顶风道,所述轨顶风道包括盲肠段和排热段,还包括设在轨行区上侧的过轨通道,所述过轨通道连通所述轨行区的公共区,所述过轨通道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盲肠段,且过轨通道的底部不低于所述盲肠段的底部;所述盲肠段的侧壁和顶板设有供所述过轨通道穿过的开口,所述过轨通道与所述排热段互不连通。本发明将过轨通道下移与盲肠段进行嵌套,减少了过轨通道的上跨高度,减少了工程的直接成本;本发明合理利用了闲置空间,连接方式简单、清晰,施工难度较低,改善了建筑功能,节省了工程成本,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