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97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0409780.5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客流数据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使用若干客流统计摄像机获取地铁车站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的上下车客流数据;其中,所述客流统计摄像机设置在地铁列车的车门处;若地铁车站为换乘站,则通过行人重识别算法获取地铁车站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的换乘上下车客流数据;其中,换乘上下车客流数据包括换乘上车客流和换乘下车客流;本发明提供更为有效的地铁客流数据获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71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010842301.4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型换乘车站柱网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柱网的逻辑骨架;S2.设置切角辅助线;S3.构建凸形联动柱网;S4.构建跳柱法;S5.根据客流量确定柱网层数并沿柱网的外沿构建车站轮廓。本发明通过在设计时将柱网对换流区进行避让设柱,避免柱体对换流区造成影响,同时通过构件凸形联动柱网,避免了柱距过窄、通道对柱、锐角设柱等不利情况,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换乘车站柱网,满足工艺要求,乘降流线顺畅、建筑空间舒适、结构受力合理、工程经济合理,且避免了重复修改的过程,达到了设计高效的目。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96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49388.8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4F11/02 , B66B2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拆解式地铁出入口结构,装设在地铁内部连通地面,包括第一楼层、第二楼层、扶梯和楼梯,地铁出入口结构设置成两扶一楼结构,两扶一梯结构包括两个扶梯和一个楼梯,扶梯与楼梯用于连接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扶梯和楼梯上下错开,两者中的一个位于上方,两者中的另一个位于下方,楼梯的宽度小于扶梯的宽度。本拆解式地铁出入口结构具有满足设置两扶一楼的服务水平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390830.6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T型换乘站换乘能力计算方法,包括步骤:若为基于站台直接换乘的形式时,站台换乘能力为换乘楼梯通行能力与站台通道通过能力的最小值,且满足两线站台换乘量之和小于等于站台换乘能力的约束条件;若为基于站厅换乘的形式时,选取换乘行走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关键设施节点,对两线换乘客流的进、离台能力依次进行核算,选取各关键设施节点能力的最小值作为控制值;若为基于站台换乘和基于站厅换乘综合的形式时,T型换乘站两线间的综合换乘能力等于两线站台、站厅换乘能力之和,且满足两线之间总换乘需求小于等于换乘能力。本发明能较为准确且系统地测算换乘站换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9944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01811.9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OD采集方法和装置,获取乘客在公交车上刷卡时的时间点,根据所述时间点时公交车和站台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乘客本次乘车的上车站点;确定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公交路线;当确认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上车站点后,获取所述乘客上次乘车的上车站点和所述乘客上次乘车的公交路线,并由所述乘客上次乘车的公交路线和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上车站点以及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公交路线,获取乘客上次乘车的下车站点;当所述乘客本次乘车的公交路线中存在站点和乘客的历史上车站点中相匹配的匹配站点,确定所述匹配站点为所述乘客本次乘车时的下车站点;在获取下车站点后,将所述乘客同一次乘车时的上车站点和下车站点作为一组公交OD进行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90830.6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T型换乘站换乘能力计算方法,包括步骤:若为基于站台直接换乘的形式时,站台换乘能力为换乘楼梯通行能力与站台通道通过能力的最小值,且满足两线站台换乘量之和小于等于站台换乘能力的约束条件;若为基于站厅换乘的形式时,选取换乘行走过程中存在风险的关键设施节点,对两线换乘客流的进、离台能力依次进行核算,选取各关键设施节点能力的最小值作为控制值;若为基于站台换乘和基于站厅换乘综合的形式时,T型换乘站两线间的综合换乘能力等于两线站台、站厅换乘能力之和,且满足两线之间总换乘需求小于等于换乘能力。本发明能较为准确且系统地测算换乘站换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3227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22159.4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64 , F28C1/00 , F28F27/00 , F24F110/1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地铁车站节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闭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系统,包括:闭式冷却塔、冷却水泵、风机盘管和控制系统;闭式冷却塔的出口通过供水管路与风机盘管的入口连接,风机盘管的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闭式冷却塔的入口连接;冷却水泵设置于供水管路上;其中,风机盘管设置于地铁车站的设备管理用房区;控制系统与冷却水泵电连接,能够控制冷却水泵将经过闭式冷却塔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风机盘管,以对设备管理用房区进行热交换。籍此,对设备管理用房区进行热交换时,不再需要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等设备,有效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能耗,满足对地铁车站的强电/变电等设备管理用房区的制冷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979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09780.5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客流数据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使用若干客流统计摄像机获取地铁车站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的上下车客流数据;其中,所述客流统计摄像机设置在地铁列车的车门处;若地铁车站为换乘站,则通过行人重识别算法获取地铁车站上行站台和下行站台的换乘上下车客流数据;其中,换乘上下车客流数据包括换乘上车客流和换乘下车客流;本发明提供更为有效的地铁客流数据获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617078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0925817.2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风道式过轨结构,包括轨顶风道,所述轨顶风道包括盲肠段和排热段,还包括设在轨行区上侧的过轨通道,所述过轨通道连通所述轨行区的公共区,所述过轨通道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盲肠段,且过轨通道的底部不低于所述盲肠段的底部;所述盲肠段的侧壁和顶板设有供所述过轨通道穿过的开口,所述过轨通道与所述排热段互不连通。本发明将过轨通道下移与盲肠段进行嵌套,减少了过轨通道的上跨高度,减少了工程的直接成本;本发明合理利用了闲置空间,连接方式简单、清晰,施工难度较低,改善了建筑功能,节省了工程成本,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007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42301.4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型换乘车站柱网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柱网的逻辑骨架;S2.设置切角辅助线;S3.构建凸形联动柱网;S4.构建跳柱法;S5.根据客流量确定柱网层数并沿柱网的外沿构建车站轮廓。本发明通过在设计时将柱网对换流区进行避让设柱,避免柱体对换流区造成影响,同时通过构件凸形联动柱网,避免了柱距过窄、通道对柱、锐角设柱等不利情况,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换乘车站柱网,满足工艺要求,乘降流线顺畅、建筑空间舒适、结构受力合理、工程经济合理,且避免了重复修改的过程,达到了设计高效的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