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式轴向单缸氢燃料约束活塞液压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463579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25658.7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紧凑式轴向单缸氢燃料约束活塞液压发动机,由缸盖、机体、活塞、活塞销、连接杆、连接盘、连杆、曲轴、油底壳、柱塞、柱塞缸、油道、飞轮、配流系统等组成,发动机活塞经氢气燃烧产生的直线机械能直接传递给连接盘带动柱塞进行吸油压油工作。该发明是在技术已经成熟的单缸氢气发动机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机械结构和液压装置使得机械液压转换系统一体化,而且并未增加机体高度,有效解决了机械传动链过长导致的能量损耗问题,并且利用机体和液压集成块组合的方式来集成相应的液压元件和机械结构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其次设置了补油装置,有效解决了发动机活塞在上下止点造成流量脉动波动较大的问题。

    一种轴向单缸氢燃料约束活塞液压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463578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24906.6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轴向单缸氢燃料约束活塞液压发动机,由缸盖、上机体、活塞、活塞销、液压集成块、连接杆、约束滑块本体、约束滑道、连杆、曲轴、油底壳、柱塞、柱塞缸、油道、飞轮、下机体、配流系统等组成,氢气燃烧产生的推力经活塞直接传递给柱塞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完成吸油压油工作;保留了传统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约束活塞使柱塞行程稳定。该发明是在原单缸氢气发动机的基础上集成连接装置和直线柱塞泵结构使得热‑机‑液能量转换一体化,本发明解决了传动链过长导致的能量损耗问题,利用液压集成块来集成相应的液压元件和连接装置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通过补油装置解决了液压发动机在上下止点及氢气异常燃烧引起的流量脉动大的问题。

    乏风热逆流氧化装置电控调节式进排气导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0163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610228944.3

    申请日:2016-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乏风热逆流氧化装置电控调节式进排气导流系统,包括两个进排气口扩张段、两个一端开口的进排气腔和反应室,每个进排气腔内均布有多个第一导流板。增设PLC,每个进排气口扩张段的顶端外壁上增设一套第一电控调节机构,每个进排气腔的外部侧壁上增设一套第二电控调节机构,每个进排气口扩张段内增设第二导流板。进气扩口管内的第二导流板的转动由第一电控调节机构调节控制,进气腔内第一导流板的转动由第二电控调节机构调节控制。本发明能够在进气量波动较大的实际工况下灵活调整导流板的角度,保证氧化床的进气量和温度均匀分布,提高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乏风瓦斯氧化率。

    改善汽油压燃小负荷工况燃烧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73635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24058.2

    申请日:2020-02-27

    Abstract: 改善汽油压燃小负荷工况燃烧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总进气管(8)同时连接进气加热器(3)和进气流量控制阀(5),进气加热器(3)串接进气加热器流量控制阀(2)后与进气流量控制阀(5)连接发动机(16),在可变气门(15)内安装有缸内压力传感器(13)和缸内直喷喷油器(14),进气加热器流量控制阀(2)、进气加热器(3)、进气流量控制阀(5)、缸内直喷喷油器(14)以及可变气门(15)与车载电脑(9)连接。通过本改善汽油压燃小负荷工况燃烧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改善汽油压燃燃烧方式小负荷工况燃烧稳定性,解决了目前汽油压燃燃烧方式小负荷工况燃烧不稳定的问题。

    一种基于碳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34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99129.5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一种基于碳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属于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检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得到新鲜进气或油气混合气的流量和排气中各含碳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步骤2,得到单位时间发动机进气的总物质的量;步骤3,建立燃料的燃烧模型;步骤4,得到单位时间发动机排气的总物质的量;步骤5,得到排气中含碳气体组分对应的燃料消耗率;步骤6,得到碳烟排放对应的燃油消耗率;步骤7,含碳气体组分与碳烟排放对应的燃油消耗率相加得到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本基于碳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在计算时充分考虑燃料组分、废气成分和碳烟排放的影响,大大降低了计算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用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的跨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与吸收式热泵复合的热电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7526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596026.5

    申请日:2018-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7/02 F01K7/32 F01K25/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的CO2动力循环与吸收式热泵复合的热电联产系统,所述系统通过集成高、低温动力循环和吸收式热泵循环,实现热电联产。所述动力循环以CO2作为工质,吸热过程位于超临界压力,向冷源的放热过程位于亚临界压力,为跨临界循环形式。所述高温动力循环以高温烟气为热源,低温动力循环从高温动力循环的乏汽吸热;所述的吸收式热泵系统以低温动力循环高温乏汽为驱动热源,并以低温乏汽为低温热源,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余热资源,并提高了吸收式热泵循环的COP。本发明改善了循环与变温热源换热匹配性,同时有效利用了循环的乏汽热量,实现了对不同品味余热能的梯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

    双反应室预热催化氧化装置电控调节式进排气导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81608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228943.9

    申请日:2016-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反应室预热催化氧化装置电控调节式进排气导流系统,包括进气总管、进气支管、进气扩口管、两个进气腔、两个并排的反应室、排气腔和排气总管。进气扩口管内设有第一导流板,进气腔内设有第二导流板,排气腔内设有第三导流板。增设PLC,每个进气扩口管的外壁上增设一套第一电控调节机构,每个进气腔的侧壁上增设一套第二电控调节机构。进气扩口管内第一导流板的转动由第一电控调节机构调节控制,进气腔内第二导流板的转动由第二电控调节机构调节控制。本发明能够在进气量波动较大的实际工况下灵活调整导流板的角度,保证氧化床的进气量和温度均匀分布,提高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乏风瓦斯氧化率。

    双反应室预热催化氧化装置电控调节式进气均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49813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29064.8

    申请日:2016-0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4/005 B01J8/00 B01J2204/002 B01J2208/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反应室预热催化氧化装置电控调节式进气均流系统,包括进气总管、进气支管、进气扩口管、两个进气腔、两个并排的反应室、排气腔和排气总管。每个进气扩口管的外壁上增设一套第一电控调节机构,每个进气腔的侧壁上增设一套第二电控调节机构。每个进气扩口管内和进气腔内均增设一个固定开槽均流板和一个滑动开槽均流板。进气扩口管内的滑动开槽均流板与第一电控调节机构齿轮齿条传动连接,进气腔内的滑动开槽均流板与第二电控调节机构齿轮齿条传动连接。本发明的滑动开槽均流板和固定开槽均流板的重叠开槽宽度能够在进气量波动较大的实际工况下灵活调整,保证反应室的进气量和温度均匀分布,提高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和乏风瓦斯氧化率。

    一种内燃约束直线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93292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514369.9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一种内燃约束直线发电系统,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包括气缸体(2)和曲轴箱(10),在气缸体(2)和曲轴箱(10)之间安装有直线发电机(4),其特征在于:直线发电机(4)分别与气缸体(2)和曲轴箱(10)对接,在机壳的内腔中轴向设置有动子导杆(6),动子导杆(6)两端分别连接活塞(1)和曲轴(9),发电机定子(29)固定在机壳的内壁上,发电机动子(3)套装在动子导杆(6)的外圈;在机壳内设置有用于对机壳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5)以及润滑机构。在本内燃约束直线发电系统中,解决了直线发电机与汽缸体和曲轴箱的对接,实现了曲轴箱与气缸体之间润滑和直线发电机的冷却,提高了可实用性。

    一种基于摩尔数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9235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00087.2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一种基于摩尔数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属于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检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计算出各种燃料的质量分数;步骤2,求得总的进气摩尔流量;步骤3,得到各气体的体积分数、碳烟的烟度以及新鲜进气流量;步骤4,建立燃烧反应模型;步骤5,得到不含碳烟部分的情况下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步骤6,得到碳烟部分对应的燃油消耗率;步骤7,得到发动机的实际燃油消耗率。在通过本基于摩尔数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将所有重要的气体组分及碳烟均考虑在内,同时也考虑了EGR的影响,大幅提升了燃油消耗率的计算精度,对不同工况下燃油消耗率的计算更有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