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904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610718061.0

    申请日:2016-08-24

    Abstract: 提供抑制半导体装置的特性劣化并具有良好特性的半导体装置。半导体装置的源电极(8)具有由第一Ti膜(21)、第二TiN膜(22)、第二Ti膜(23)、Al‑Si膜(24)依次层叠而成的结构,或者半导体装置的源电极(8)具有由第一TiN膜(20)、第一Ti膜(21)、第二TiN膜(22)、第二Ti膜(23)、Al‑Si膜(24)依次层叠而成的结构。另外,半导体装置的第二保护膜(17)是聚酰胺膜。

    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0857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680011837.3

    申请日:2016-08-08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具备:源电极(8)、设置在源电极(8)上的保护膜(15)、设置在源电极(8)上的未设置有保护膜(15)的部分的镀覆膜(16),在镀覆膜(16)与保护膜(15)与源电极(8)相互接触的三重点部分的正下方未设置有沟道。此外,半导体装置在镀覆膜(16)与保护膜(15)与源电极(8)相互接触的三重点部分的正下方未设置有第二个第一导电型区(4)。由此,能够提高利用焊料接合销状电极的半导体装置的可靠性。

    半导体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03307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380021928.1

    申请日:2013-03-18

    Abstract: 在活性区(100a)中,在n+半导体基板(1)上的n‑漂移层(2)的表面层,选择性地设置p+区(3)。在n‑漂移层(2)以及p+区(3)的表面设置p基极层(4),在p基极层(4)设置MOS构造。在活性区(100a)的其他部分,在p+区(3)上设置与源极电极(10)相接的p+区(33)。在耐压构造区(100b),按照包围活性区(100a)的方式,至少由p‑区(21)构成的JTE构造(13)设为与p+区(3)以及p基极层(4)远离。在活性区(100a)和耐压构造区(100b)的边界附近的、未形成MOS构造的部分,p‑区(21)与p+区(33)相接。由此,能够提供具有稳定地表现出高耐压特性的元件构造、且导通电阻低的半导体装置。

    半导体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5239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980003778.9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在RC‑IGBT中,期望防止FWD区域中的耐破坏量降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具有:第1导电型的阳极区,其在二极管区设置于半导体基板中;第2导电型的漂移区,其至少设置于二极管区,在半导体基板中位于比阳极区靠近下方的位置;第2导电型的蓄积区,其至少设置于二极管区,在半导体基板的深度方向上位于阳极区与漂移区之间;以及绝缘膜,其具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多个接触部,且设置于半导体基板的上表面上,多个接触部包含设置于二极管区的第1接触部,第1接触部在第1接触部的在第1方向上的端部具有与蓄积区在深度方向上不重叠的第1非重叠区。

    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328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80005621.7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具备:第一导电型的漂移区,其设置于半导体基板;第二导电型的基区,其设置于漂移区的上方;第一导电型的发射区,其设置于基区的上方;多个沟槽部,其在半导体基板的正面侧沿预先确定的排列方向排列;沟槽接触部,其在多个沟槽部中的相邻的两个沟槽部之间,设置于半导体基板的正面侧;以及第二导电型的接触层,其设置于沟槽接触部的下方,且掺杂浓度比基区的掺杂浓度高,沟槽接触部的下端比发射区的下端深,在沟槽接触部的侧壁,发射区与接触层接触。

    半导体装置以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0171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610792048.X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提供在高温条件下也有高可靠性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与主半导体元件(10)同一碳化硅基体(100)配置过电压保护部、电流感测部和温度感测部等保护控制电路。主半导体元件(10)的栅极焊盘(19)、构成保护控制电路的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各电极焊盘(32、48、54、55)在活性区域(101)中央部以直线状配置1列。主半导体元件(10)的源极焊盘(12)以夹着源极焊盘(12)以外的电极焊盘(19、32、48、54、55)的方式配置多个。主半导体元件(10)的源极焊盘(12)和栅极焊盘(19)、构成保护控制电路的多个半导体元件的各电极焊盘(32,48,54,55)隔着全部镀膜和焊接膜配置端子销。

    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0857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1837.3

    申请日:2016-08-08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具备:源电极(8)、设置在源电极(8)上的保护膜(15)、设置在源电极(8)上的未设置有保护膜(15)的部分的镀覆膜(16),在镀覆膜(16)与保护膜(15)与源电极(8)相互接触的三重点部分的正下方未设置有沟道。此外,半导体装置在镀覆膜(16)与保护膜(15)与源电极(8)相互接触的三重点部分的正下方未设置有第二个第一导电型区(4)。由此,能够提高利用焊料接合销状电极的半导体装置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