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49349C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02807583.8
申请日:2002-12-2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18/0215 , H02K1/185 , H02K1/187 , H02K7/14
Abstract: 密闭式压缩机(1)为一种在涡旋式压缩机构(2)及电动马达(3)与机壳(6)的内侧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将其固定在该机壳(6)上的密闭型压缩机。在垂直于机壳(6)的长边方向的平面内,形成有涡旋式压缩机构(2)或者电动马达(3)与机壳(6)接触的接触部分(20、21)及涡旋式压缩机构(2)或者电动马达(3)不与机壳(6)接触的非接触部分(30、31),与涡旋式压缩机构(2)有关的非接触部分(30)的周长和与电动马达(3)有关的非接触部分(31)的周长不一样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836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80057139.2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静侧油槽(80)设在静涡旋盘(60)的与动涡旋盘(70)相对的相对面上。静侧油槽(80)具有静侧周向槽部(81)。宽幅部(84)在径向上比静侧周向槽部(81)的圆弧部的槽宽宽。动侧油槽(85)设在动涡旋盘(70)的与静涡旋盘(60)相对的相对面上。在动涡旋盘(70)做旋转运动的角度范围的规定区间,从轴向观察时,动侧油槽(85)的径向槽部(87)的一部分与宽幅部(84)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032573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80013848.4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缩机具有能够使用最佳量的钎料适当地对配管进行钎焊的构造。涡旋压缩机(101)包括外壳(10)、配管接头(80)和外部配管(82)。外壳(10)具有形成有上表面开口(12b)的上表面(12a)。配管接头(80)在上表面开口(12b)处固定于外壳(10)。外部配管(82)插入配管接头(80)的内部,并通过钎焊固定于配管接头(80)。配管接头(80)具有止动部(80b)。止动部(80b)限制插入于配管接头(80)的内部的外部配管(82)的固定位置。第1距离(D1)为第2距离(D2)的30%以下。第1距离(D1)是配管接头(80)的轴向上的上表面开口(12b)的外周处的上表面(12a)与止动部(80b)之间的距离。第2距离(D2)是处于配管接头(80)的内部的外部配管(82)的轴向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317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1677.X
申请日:2009-02-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9/0057 , F04C29/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其目的在于效率良好地防止润滑油从滑动面泄漏。涡旋压缩机(1)使用润滑油压缩致冷剂,其具有曲轴(17)、滑动轴承(7)、第一面(1711a)和第二面(311a)。压缩机构压缩致冷剂。曲轴是驱动压缩机构的轴,以旋转轴(90)为中心旋转。滑动轴承滑动自如地支承曲轴。第一面是与平行于旋转轴的线(92)交叉的面,固定在曲轴上。第二面从下面接触第一面。并且,在涡旋压缩机上设置有回收从滑动轴承和曲轴的滑动面(71)的下端(71a)流出的润滑油的回收空间(8、108、208、208a)。第一以及第二面(1711a、311a)分别与形成回收空间的面(17c、311b)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518638A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03800485.2
申请日:2003-03-1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68 , F01C21/10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9/045 , F04C29/065
Abstract: 本发明是于涡卷型压缩机构(15)上形成连络通路(46),使压缩机构(15)所压缩之冷媒流出至压缩机构(15)与驱动马达(16)之间隙空间(18)之吐出口(49)会于该通路开口。于压缩机构(15)形成与连络通路(46)连通而消除运转音之消音空间(45)。在驱动马达(16)与外壳(10)内面之间,形成使流出于间隙空间(18)之作动流体流通之马达冷却通路(55)。并在间隙空间(18)配设引导板(58)。而于引导板(58)形成分流凹部,其是使朝向马达冷却通路(55)流动之冷媒的一部分于圆周方向流动,且使其向着位于间隙空间(18)之吐出管(20)内端部(36)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509379A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03800251.5
申请日:2003-02-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1C21/10 , F04C18/0215 , F04C2230/231 , F04C2230/60 , F04C2240/30
Abstract: 旋转式压缩机,将外壳(10)的内部划分成为高压空间及低压空间的构成,在固定于外壳(10)的隔离构件(23)的外周面(40)上,外壳(10)的筒体部分(11)与端盖(12)的焊接处,设置允许外壳(10)收缩的圆周沟槽(42),利用其因焊接后收缩的特性箍紧上述隔离构件(23),由此提高外壳(10)内的高压空间及低压空间之间的密封性,并且防止了安装时的作业性的降低及成本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17999869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1997619.0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及制冷装置。静侧油槽(80)设置在静涡旋盘(60)的与动涡旋盘(70)相对的相对面上。动侧油槽(85)设置在动涡旋盘(70)的与静涡旋盘(60)相对的相对面上。静侧油槽(80)的在静侧涡卷(62)的卷绕结束方向上的端部延伸到比动侧油槽(85)的动侧周向槽部(86)的在动侧涡卷(72)的卷绕结束方向上的端部更靠近吸入口(64)的位置上。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供向静涡旋盘(60)与动涡旋盘(70)之间的相对面的润滑油的供给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344456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20831375.8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涡旋压缩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从设置在涡旋压缩机的固定部件(50)的曲柄室(54)提供的排油性能。在与低速旋转相比高速旋转时油面伴随着曲柄室(54)内的油量增加而上升的条件下,排油通路(70)的曲柄室(54)侧的开口形成在从低速旋转时的位置到高速旋转时的油面上升位置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