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53829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80009456.9

    申请日:2011-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与压缩途中的压缩室(25)连通的注入口(27)形成在静涡旋盘(30)上。从涡旋压缩机(10)的喷出制冷剂中分离出来的冷冻机油与中压气态制冷剂一起从注入口(27)流入压缩室(25)。在静涡旋盘(30)和动涡旋盘(40)的齿底面(31a、41a)上对着与注入口(27)连通的压缩室(25)的部分成为中间齿底区域(36、46),比中间齿底区域(36、46)更靠近涡卷(32、42)的外周侧端部的部分成为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的齿底面(31a、41a)和涡卷(42、32)的顶端面(42a、32a)的间隙大于中间齿底区域(36、46)的间隙。

    涡卷型压缩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05412C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00804507.0

    申请日:2000-1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涡卷型压缩机,备有固定在壳体(10)内的固定涡卷(21)、与该固定涡卷(21)啮合的可动涡卷(22)、将可动涡卷(22)推压在固定涡卷(21)上的推压机构(40)。利用对可动涡卷(22)背面侧作用的高压空间(S2)的压力,得到可动涡卷(22)对固定涡卷(21)的推压力,根据因运转条件造成的压缩比的变动,调节该推压力。

    涡卷式压缩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761C

    公开(公告)日:2003-07-16

    申请号:CN00803512.1

    申请日:2000-10-04

    Abstract: 一种涡卷式压缩机,由固定涡卷(2)和可动涡卷(4)形成压缩室(16);在可动涡卷(4)的背面形成第1背压室(14);在第1背压室中引导排出压力的流体;设有用于将压缩中的压缩室(16a)的制冷剂气体导入吸入口(13)侧的卸荷机构(11);并设有控制卸荷机构(11)用的控制部(31),对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进行检测、算出或预测,据以对使固定涡卷(2)与可动涡卷(4)分离的分离力与将一方涡卷推向另一方涡卷的推力进行比较,当推力相对分离力不足或即将不足时使卸荷部(11)动作,并将压缩中的压缩室(16a)的流体引导至吸入口(13)侧,因此,即使推力下降,也可通过分离力下降也得到相对充分的推力,使内部泄漏减少。

    涡旋压缩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5382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180009456.9

    申请日:2011-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与压缩途中的压缩室(25)连通的注入口(27)形成在静涡旋盘(30)上。从涡旋压缩机(10)的喷出制冷剂中分离出来的冷冻机油与中压气态制冷剂一起从注入口(27)流入压缩室(25)。在静涡旋盘(30)和动涡旋盘(40)的齿底面(31a、41a)上对着与注入口(27)连通的压缩室(25)的部分成为中间齿底区域(36、46),比中间齿底区域(36、46)更靠近涡卷(32、42)的外周侧端部的部分成为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的齿底面(31a、41a)和涡卷(42、32)的顶端面(42a、32a)的间隙大于中间齿底区域(36、46)的间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