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7421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80016767.1
申请日:2014-01-3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3 , F01C1/0215 , F01C21/04 , F04B39/0246 , F04C15/0088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9/0057 , F16N7/366
Abstract: 在驱动轴(23)上,形成与供油孔(71a、72a、73a)连通的平面状或者凹面状的排油通路(71c、72c、73c),且该排油通路(71c、72c、73c)的宽度在供油孔(71a、72a、73a)的外径尺寸以下,并且构成为:排油通路(71c、72c、73c)的靠驱动轴(23)旋转方向后方的端缘比供油孔(71a、72a、73a)的靠驱动轴(23)旋转方向后方的端缘位于驱动轴(23)的旋转方向的后方,由此防止异物积存在压缩机的驱动轴(23)上的供油孔(71a、72a、73a)处,从而防止轴承(29a、29b、29c)受到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2753829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180009456.9
申请日:2011-02-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 F04C18/0253 , F04C18/0276 , F04C23/008 , F04C27/005 , F04C29/026 , F04C29/042 , F04C227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与压缩途中的压缩室(25)连通的注入口(27)形成在静涡旋盘(30)上。从涡旋压缩机(10)的喷出制冷剂中分离出来的冷冻机油与中压气态制冷剂一起从注入口(27)流入压缩室(25)。在静涡旋盘(30)和动涡旋盘(40)的齿底面(31a、41a)上对着与注入口(27)连通的压缩室(25)的部分成为中间齿底区域(36、46),比中间齿底区域(36、46)更靠近涡卷(32、42)的外周侧端部的部分成为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的齿底面(31a、41a)和涡卷(42、32)的顶端面(42a、32a)的间隙大于中间齿底区域(36、46)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249349C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02807583.8
申请日:2002-12-2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4C18/0215 , H02K1/185 , H02K1/187 , H02K7/14
Abstract: 密闭式压缩机(1)为一种在涡旋式压缩机构(2)及电动马达(3)与机壳(6)的内侧表面相接触的状态下将其固定在该机壳(6)上的密闭型压缩机。在垂直于机壳(6)的长边方向的平面内,形成有涡旋式压缩机构(2)或者电动马达(3)与机壳(6)接触的接触部分(20、21)及涡旋式压缩机构(2)或者电动马达(3)不与机壳(6)接触的非接触部分(30、31),与涡旋式压缩机构(2)有关的非接触部分(30)的周长和与电动马达(3)有关的非接触部分(31)的周长不一样长。
-
公开(公告)号:CN1273625A
公开(公告)日:2000-11-15
申请号:CN99801091.X
申请日:1999-07-23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201 , F04C18/0215 , F04C29/0057 , F04C2210/26 , F04C2240/50 , F05C2201/0478 , F05C2225/00 , F16C33/203 , F16C2360/42 , Y10T428/249953 , Y10T428/249956 , Y10T428/249987
Abstract: 将多孔质青铜系合金(1b)和含浸在多孔质青铜系合金(1b)的孔内的树脂材料(1c)形成在里衬金属(1b)上并构成轴承(1)。在与曲轴(5)的接触面中稀疏地露出有多孔质青铜系合金(1b)和树脂材料(1c)。且接触面(1d)中多孔质青铜系(1b)的露出面积的比例在5%以上和60%以下。由此能获得临界润滑时的发热胶着耐力大且滑动磨耗量少的冷冻机用压缩机的轴承及具有这种轴承的冷冻机用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507421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80016767.1
申请日:2014-01-3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3 , F01C1/0215 , F01C21/04 , F04B39/0246 , F04C15/0088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9/0057 , F16N7/366
Abstract: 在驱动轴(23)上,形成与供油孔(71a、72a、73a)连通的平面状或者凹面状的排油通路(71c、72c、73c),且该排油通路(71c、72c、73c)的宽度在供油孔(71a、72a、73a)的外径尺寸以下,并且构成为:排油通路(71c、72c、73c)的靠驱动轴(23)旋转方向后方的端缘比供油孔(71a、72a、73a)的靠驱动轴(23)旋转方向后方的端缘位于驱动轴(23)的旋转方向的后方,由此防止异物积存在压缩机的驱动轴(23)上的供油孔(71a、72a、73a)处,从而防止轴承(29a、29b、29c)受到损伤。
-
-
公开(公告)号:CN1518638A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03800485.2
申请日:2003-03-1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68 , F01C21/10 , F04C18/0215 , F04C23/008 , F04C29/045 , F04C29/065
Abstract: 本发明是于涡卷型压缩机构(15)上形成连络通路(46),使压缩机构(15)所压缩之冷媒流出至压缩机构(15)与驱动马达(16)之间隙空间(18)之吐出口(49)会于该通路开口。于压缩机构(15)形成与连络通路(46)连通而消除运转音之消音空间(45)。在驱动马达(16)与外壳(10)内面之间,形成使流出于间隙空间(18)之作动流体流通之马达冷却通路(55)。并在间隙空间(18)配设引导板(58)。而于引导板(58)形成分流凹部,其是使朝向马达冷却通路(55)流动之冷媒的一部分于圆周方向流动,且使其向着位于间隙空间(18)之吐出管(20)内端部(36)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509379A
公开(公告)日:2004-06-30
申请号:CN03800251.5
申请日:2003-02-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3/008 , F01C21/10 , F04C18/0215 , F04C2230/231 , F04C2230/60 , F04C2240/30
Abstract: 旋转式压缩机,将外壳(10)的内部划分成为高压空间及低压空间的构成,在固定于外壳(10)的隔离构件(23)的外周面(40)上,外壳(10)的筒体部分(11)与端盖(12)的焊接处,设置允许外壳(10)收缩的圆周沟槽(42),利用其因焊接后收缩的特性箍紧上述隔离构件(23),由此提高外壳(10)内的高压空间及低压空间之间的密封性,并且防止了安装时的作业性的降低及成本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4761C
公开(公告)日:2003-07-16
申请号:CN00803512.1
申请日:2000-10-0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一种涡卷式压缩机,由固定涡卷(2)和可动涡卷(4)形成压缩室(16);在可动涡卷(4)的背面形成第1背压室(14);在第1背压室中引导排出压力的流体;设有用于将压缩中的压缩室(16a)的制冷剂气体导入吸入口(13)侧的卸荷机构(11);并设有控制卸荷机构(11)用的控制部(31),对吸入压力和排出压力进行检测、算出或预测,据以对使固定涡卷(2)与可动涡卷(4)分离的分离力与将一方涡卷推向另一方涡卷的推力进行比较,当推力相对分离力不足或即将不足时使卸荷部(11)动作,并将压缩中的压缩室(16a)的流体引导至吸入口(13)侧,因此,即使推力下降,也可通过分离力下降也得到相对充分的推力,使内部泄漏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275382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180009456.9
申请日:2011-02-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15 , F04C18/0253 , F04C18/0276 , F04C23/008 , F04C27/005 , F04C29/026 , F04C29/042 , F04C227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与压缩途中的压缩室(25)连通的注入口(27)形成在静涡旋盘(30)上。从涡旋压缩机(10)的喷出制冷剂中分离出来的冷冻机油与中压气态制冷剂一起从注入口(27)流入压缩室(25)。在静涡旋盘(30)和动涡旋盘(40)的齿底面(31a、41a)上对着与注入口(27)连通的压缩室(25)的部分成为中间齿底区域(36、46),比中间齿底区域(36、46)更靠近涡卷(32、42)的外周侧端部的部分成为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吸入侧齿底区域(35、45)的齿底面(31a、41a)和涡卷(42、32)的顶端面(42a、32a)的间隙大于中间齿底区域(36、46)的间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