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3629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880024475.7

    申请日:2008-06-05

    Abstract: 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具备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具有沟道形成区域、包含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的晶质半导体层、控制沟道形成区域的导电性的栅极电极、设置在半导体层与栅极电极之间的栅极绝缘膜以及分别连接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中的至少一方区域包含成为施主或者受主的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沟道形成区域不包含稀有气体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量大于成为施主或者受主的元素的原子量,至少一方区域在厚度方向上的稀有气体元素浓度从至少一方区域的上表面向下表面连续降低。

    半导体器件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75622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10109270.6

    申请日:2003-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 H01L27/1277 H01L29/42384 H01L29/4908

    Abstract: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催化元素被添加到非晶半导体膜中并对其进行热处理,从而产生具有良好质量的结晶半导体膜,使用该结晶半导体膜获得具有满意特性的TFT(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层包括含有浓度为1×1019/cm3~1×1021/cm3并且属于元素周期表的15族的杂质元素,和浓度为1.5×1019/cm3~3×1021/cm3且属于元素周期表的13族的杂质元素的一个区域,而且该区域是留在半导体膜(特别是沟道形成区)中的催化元素向其移动的区域。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2489C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310123024.8

    申请日:2003-12-23

    Inventor: 牧田直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 H01L27/1285 H01L29/06 H01L29/423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防止TFT截止动作时增大漏泄电流的现象,从而提供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半导体装置配有薄膜晶体管,该晶体管具有:含有沟道区、源区和漏区的半导体层;设置在半导体层上的栅极绝缘膜;以及控制沟道区的导电性的栅电极,半导体层的表面有微小的凸部,栅电极的侧面的倾斜角大于半导体层的凸部的倾斜角。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1260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80055288.0

    申请日:2014-08-15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100)包括:基板(11);第一薄膜晶体管(10A),其由基板(11)支承,具有主要包含结晶硅的第一有源区域(13c);和第二薄膜晶体管(10B),其由基板(11)支承,具有第二有源区域(17c),该第二有源区域(17c)主要包含具有结晶部分的氧化物半导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