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7955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581754.4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V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3808 , G01V1/38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地震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将海底地震探测装置埋藏在海底沉积物中,可以保证设备与海底有效耦合,地震信号不会因耦合不良导致畸变;有效减少了海流冲涮引起的设备噪声,地震信号信噪比更高;而且有效应对渔业活动导致的设备丢失风险;设置有释放机构和气动弹出机构,能够实现海底地震探测装置的自动回收,省时省力;还设置有机械弹出机构,能够进一步促使地震探测仪快速脱离第一壳体,上浮到水面,实现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69904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52722.7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浙江大学 , 西安虹陆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1V1/1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海底水合物探测系统,所述探测系统包括船载部分和深拖部分;所述船载部分包括:综合监控主机,监控主机发出触发采集脉冲信号,并传输至深拖部分;以及接收深拖部分采集的近海底信息,并根据近海底信息确定所述近海底情况;深拖部分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根据触发采集脉冲信号,采集当前位置处的近海底信息;电火花震源,根据触发采集脉冲信号产生电火花震动信号;多通道数据采集电子舱,分别与综合监控主机、数据采集单元及电火花震源连接,将触发采集脉冲信号传输至电火花震源及数据采集单元;以及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近海底信息传输至综合监控主机,从而可降低菲涅耳半径,提高探测的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15202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19800.7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1B1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大洋沉积物取样过程中用到的、针对常规取样器的基于测深仪的取样器距底高度测量方法。其包括步骤:第一步,设备组装;第二步,设备投放;第三步,设备信号测试;第四步,设备测深;第五步,设备调整,调整测深仪使之能够检测并显示直达波和反射波;第六步,计算距底高度,分别从测深仪上读取直达波的深度L1和反射波的深度L2,两者做差,计算出声学Pinger距底的准确高度△H,△H=L2-L1;第七步,地质绞车继续放缆,当0<△H≤L时表示取样器成功触底。本发明能够准确的把握取样的距底高度,保证了常规取样器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际的大洋沉积物取样作业中取得了极好的实际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263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1006307.4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取样,特别是一种深海冷泉流体保温保压取样器。包括外筒结构和内筒结构,外筒结构包括外筒筒体,外筒筒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外筒端盖,两外筒端盖与外筒筒体组成密闭的腔体,内筒结构设置在该腔体内,外筒筒体一侧的端盖外壁固定有取样阀装置,该侧外筒端盖内设有与取样阀装置连通的进样通道。能够维持所取样品原位温度和压力,实现所取样品的高保真,能够有效提高冷泉流体样品的取样率,方便所取样品的转移,可适应深海冷泉极端环境,为深海冷泉流体生态系统及矿产资源研究提供技术及装备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740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61519.5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山东大学
Abstract: 一种蛟龙号深潜器搭载的深海水体与岩芯自动取样装置,包括缸体,缸体内壁上设置有传动螺纹,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活塞左侧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左端连接有钻头,位于活塞左侧的腔室和位于活塞右侧的腔室分别连接有用于交替供给两个腔室高压液体或高压气体以推动活塞移动的管路,管路上设置有用以切换管路通断的阀组,缸体连接有密封的保护壳,阀组设置在保护壳内。本发明可以实现钻头前进的同时不断旋转,深海取样装置采样过程不依赖液压机械臂的辅助推进作用,从而降低蛟龙号深潜器的采样难度,提高其作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73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711445428.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下移动平台的声源装置,所述声源装置包括外挂式声源舱、挂载机构以及多电极发射阵列机构;所述外挂式声源舱通过所述挂载机构外挂固定在所述水下移动平台上;所述外挂式声源舱还与所述多电极发射阵列机构连接;通过将所述外挂式声源舱中的电能传输到所述多电极发射阵列机构后快速释放转化为声能,激发声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声源装置,在深海海域进行地震探测作业时,由于声源近海底拖曳,相比于海面声源,避免了大深度海水对声波(特别是高频声波)的大幅度衰减,提高了地震探测分辨率,增加了地层穿透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9845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811063028.4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卫星传输海底地震探测装置。该探测装置中,海底设备与海面设备通过锚系连接;海面设备包括海面卫星收发装置和海面数传装置;锚系包括铠装缆、水中浮体、海面连接件和海底连接件;海底设备包括海底地震仪、海底数传装置、底锚重块和声学释放器;海底地震仪实时采集海底振动信号,并将海底振动信号依次通过海底数传装置、铠装缆、海面数传装置和海面卫星收发装置发送到岸基实验室实现海底振动信号的实时探测。本发明的卫星传输海底地震探测装置,能够用于地震信号的实时检测和传输,从而实现地震灾害和海啸等灾害的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294515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179072.7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波束接收技术的富钴结壳厚度的测量方法,属于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利用多波束接收技术,发射线阵与接收线阵采用T型布置方式,发射线阵平行于测线方向,接收线阵垂直于测线方向,所述的测线方向是结壳厚度测量设备所安装的潜水器载体的航向;利用多波束测量技术一次初步测量多个波束内的结壳厚度值;再根据多波束接收技术获得海底微地形起伏,估计每个波束内信号的入射角度,进一步对每个波束内测量获得的结壳厚度进行修正,结合结壳厚度变化特征采用序惯贝叶斯滤波方法跟踪结壳厚度变化,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1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52040.2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面反向散射强度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包括:通过水下观测系统接收海面反向散射信号;根据所述散射信号,获取平均非相干散射信号;计算所述平均非相干散射信号对应的掠射角散射面积;根据所述掠射角散射面积,采用声呐方程计算海面反射强度。本发明对声源和水听器的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对发射和接收系统指向性进行繁琐的校准。海上实验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对海域水深要求不高,只需满足基本的声场远场条件和防止多途干扰即可。本发明通过一次测量就能够同时获得较宽掠射角范围内的海面反向散射强度,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45917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560361.X
申请日:2016-02-06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山东拓普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一种压载贯入式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外支撑机构、贯入驱动机构和监控测量机构三部分;外支撑机构包括由螺栓紧固的多边形支撑架和导向管;贯入驱动机构包括起吊头、导向杆、活动压盘、安装法兰、压载铅块和探杆等组件;监控测量机构包括状态监测传感器组件、声学传感器组件、监控测量电路组件;根据本测量装置与甲板控制平台之间是否有通讯缆连接,分别采用实时监控模式和自容模式完成测量过程。外支撑机构保证了测量装置在海底坐底时的稳定性,导向管和导向杆的配置使得探杆带动声学换能器更平稳地贯入沉积物中;基于测量装置在海底状态参数的采集来自动判断和控制声学特性原位测量过程;监控测量机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