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278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21556.4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C12N1/20 , C12N9/18 , C12N15/55 , C12N15/70 , C12N1/21 , C08J11/10 , B09B3/60 , C12R1/01 , C12R1/19 , B09B101/75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深海来源的PET降解菌株、PET降解酶及其用途。深海来源的PET降解菌株,该菌株为嗜盐假单胞菌Halopseudomonas sp.EEDS01,于2024年11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是CCTCC NO:M20242659。本发明还提供了来源于该菌株的PET降解酶PnPETase1、PnPETase2、PnPETase3、PnPETas4,其氨基酸序列分别如序列表SEQ ID NO.2‑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降解PET的菌株,及四种PET降解酶,在高盐浓度下具有强大的PET水解能力,在环保、催化领域都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061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7804.0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5D1/43 , G05D1/633 , G05D1/644 , G05D1/648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深海推演场景航线路径智能规划系统,涉及航线路径规划技术领域,包括数据管理平台,所述数据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有环境感知建模模块、约束条件定义模块、全局路径规划模块、仿真验证模块、控制执行模块以及反馈调整模块。本发明通过实时接收并融合深海环境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能够准确检测并分析航行过程中的位置偏差、速度偏差和航向偏差,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系统能够迅速制定调整策略,以确保设备始终保持在安全航行范围内,这种实时反馈和调整机制大大提高了航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避免了与障碍物碰撞或进入危险区域的风险,为深海作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45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793440.1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深海微塑料原位收集装置及其一体化检测系统,涉及海水微塑料检测装置技术领域。该用于深海微塑料原位收集装置及其一体化检测系统,包括外壳和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固定连接于外壳顶部,所述固定箱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滤筒,多个所述滤筒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进水管与连接板相连通,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抽滤泵,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水体积检测装置、激光光谱扫描装置、时间序列转换器和滤膜。该用于深海微塑料原位收集装置及其一体化检测系统,有利于防止海水样本混合,并且对大型杂物进行阻挡,防止对装置造成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2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26177.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资源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富钴结壳原位探测的结壳厚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并记录当前区域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建立初始磁场数据;S2:识别异常的磁场波动区域;S3:利用设备周围预设的磁屏蔽层对测量波动区域进行屏蔽;S4:调整接收到的声波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消除或减少由磁场变化带来的信号偏差;S5:获得代表结壳厚度的综合回波信号;S6:计算出富钴结壳的厚度;S7:生成结壳厚度分布图。本发明,通过多频段声波融合、实时磁场校正和厚度分布图生成技术,实现了富钴结壳厚度的高精度抗干扰测量及直观可视化,为深海资源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26782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454900.2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底栖生物观测和诱捕一体化装置,涉及底栖生物诱捕装置技术领域。该底栖生物观测和诱捕一体化装置,包括钛底架和钛框架,所述钛底架和钛框架之间焊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钛底架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诱捕网箱,所述诱捕网箱一端内部焊接有前支架,所述诱捕网箱一端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诱捕网箱内部一侧设置有支撑框,所述诱捕网箱内部一侧设置有放饵组件,两个所述诱捕网箱之间设置有端足目捕捉组件,所述钛框架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该底栖生物观测和诱捕一体化装置,防止诱捕生物逃脱,便于出料,使诱饵进行扩散,方便进行诱捕,同时对端足目生物进行捕捉。
-
公开(公告)号:CN117776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15087.8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C02F1/463 , C02F1/46 , C02F1/0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矿羽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海采矿羽流快速混凝沉降的电化学装置与方法,包括水下机器人本体,所述水下机器人本体上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电化学沉降机构,所述电化学沉降机构包括所述箱体内设有沉降腔,所述沉降腔端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环形齿条,所述环形齿条上对称转动连接有沉降电动转轴,可以实现对采矿时产生的羽流进行过滤处理,并且利用电极板的吸附性对羽流进行快速的混凝沉降,利用多个电极板进行吸附,吸附处理的效率高,并且可以实现对电极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便于进行更好的吸附沉降,而且可以在一个过程完成后,对电极板表面进行清洁,便于后续的吸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69958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91556.0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1S7/5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海潜水器的海底地形测量方法及装置,属于水下勘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于每个换能器,确定波束入射角;基于波束入射角和姿态信息,确定实际波束入射角;确定入射波束在理想换能器坐标系下的单位向量;确定测深点相对于换能器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基于垂直距离、水平距离和单位向量,确定测深点在理想换能器坐标系下的第一坐标;基于第一坐标和应答器与换能器在当地水平坐标系下的偏移量,确定测深点在当地水平坐标系下的第二坐标;基于第二坐标、位置信息和深度信息,确定测深点在地理坐标系下的第三坐标;利用每个换能器的测深点的第三坐标,生成海底地形信息。本发明能够提高海底地形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749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215203.1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E21B7/124 , E21B15/02 , E21B15/00 , E21B19/081 , E21B19/083 ,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深海富钴结壳勘查用的钻探装置及方法,解决了不便于在同一直线方向上进行多点取样的问题,其包括环形底座,环形底座的上方设有升降箱,升降箱的外部套设有环形滑动座,环形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架,且导向架贯穿环形滑动座,升降箱内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部套设有固定连接的第一齿环,第一转轴的底端与位于升降箱下方的钻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和升降箱的连接处设有轴承,第一齿环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丝杆;只需要一个驱动电机周期性驱动第一转轴正反转,即可实现钻头对同一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钻探,便于实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8529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19732.0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B63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系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海锚系快速回收的智能无人船,解决了通过人工抛钩子的方式抓到锚系上的绳子,因为锚系很重,如果海况不好时,人工拉钩子也十分费力和危险的问题,其包括无人船本体,无人船本体的下方设有固定支撑座,无人船本体和固定支撑座通过连接架连接,固定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摄像机构,摄像机构的外部套设有防护壳,防护壳的一侧和固定支撑座固定连接,防护壳上设有透明观察板,防护壳上设有与透明观察板相配合的清理组件;不需要科考船离锚系很近,无人船可以拖拽着锚系返回科考船附近,同时不需要人工采用抛钩子的方式抓到锚系上的绳子,降低了工作强度,方便实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3703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67514.X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海探测用的地球物理装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IMU模块,所述IMU模块的外表面安装有姿态传感器,所述IMU模块的顶部安装有测量模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热筒,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纹环筒,所述螺纹环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热筒,所述隔热筒与导热筒之间形成保温夹层,所述导热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圆环。本发明中可将保温夹层内部的液体温度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此液体温度能够通过导热筒传递至IMU模块和测量模块周围,促使二者在深海中始终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温度环境中,继而侧面提高二者所探测出的数据的准确度,同时保温夹层内壁上的钙化水垢清理较为方便,且本装备下水和出水的动力较充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