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3801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007620.9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双燃料旋流雾化喷嘴,包括旋流器外轮毂、主油路、裂解气主通道、旋流器叶片,旋流器外轮毂上开有进油口,进油口连通主油路,主油路通过油路分支通道连通旋流器叶片迎风面的喷油小孔,裂解气主通道通过裂解器分支通道连通旋流器叶片背风面的裂解气喷嘴。本发明能够很好的混合裂解气燃料和空气,使得火焰长度进一步缩短,提高燃烧效率和燃器轮机的整体性能。旋流器和喷嘴相结合,使得燃烧室头部结构更加紧凑,便于燃烧室的布置和安装。液体燃料和裂解气燃料的独立供应,能够比较精确的控制和掌握各个工况下投入燃料的配比,提高燃机在各个工况下的适应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12047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66974.4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3R3/3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径向旋流双燃料喷嘴,包括水蒸汽通道外壁、主油路外壁、主油路内壁、副油路外壁、副油路内壁,水蒸汽通道外壁和主油路外壁之间构成水蒸汽通道,主油路外壁和主油路内壁之间构成主油路管道,副油路外壁和副油路内壁之间构成副油路管道,主油路外壁位于水蒸汽通道外壁内部,副油路外壁位于主油路内壁内部,主油路管道连通油路喷口,副油路管道通过副油路旋流片连通油路喷口,水蒸汽通道通过旋流片入口连通水蒸汽喷口,水蒸汽喷口处即主油路管道外侧周围设置有径向旋流片。本发明水蒸汽与空气掺混良好,降低了燃烧室排放,避免了熄火现象的发生,气体燃料在燃烧室中的组分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燃烧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0253801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7506.6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内旋流式双燃料喷嘴,包括喷嘴外壁、油路管道、喷气孔、喷油孔、旋流盘,油路管道安装在喷嘴外壁里并与喷嘴外壁之间形成气路腔体,旋流盘安装在油路管道和喷嘴外壁之间并将气路腔体隔成气路前腔和气路后腔前后两部分,气路腔体连通喷气孔,油路管道连通喷油孔。经本发明所述的喷嘴喷出的气体燃料燃烧之后,能形成内部旋流流场,进而加强掺混、强化化学回热循环中燃烧室内的燃烧,同时又不会烧到火焰筒壁面,达到了在更小的空间里燃烧更多的燃料、缩短火焰长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53801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7620.9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学回热循环的双燃料旋流雾化喷嘴,包括旋流器外轮毂、主油路、裂解气主通道、旋流器叶片,旋流器外轮毂上开有进油口,进油口连通主油路,主油路通过油路分支通道连通旋流器叶片迎风面的喷油小孔,裂解气主通道通过裂解器分支通道连通旋流器叶片背风面的裂解气喷嘴。本发明能够很好的混合裂解气燃料和空气,使得火焰长度进一步缩短,提高燃烧效率和燃器轮机的整体性能。旋流器和喷嘴相结合,使得燃烧室头部结构更加紧凑,便于燃烧室的布置和安装。液体燃料和裂解气燃料的独立供应,能够比较精确的控制和掌握各个工况下投入燃料的配比,提高燃机在各个工况下的适应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1841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0230290.8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转单管火焰筒的模化方法,涉及燃烧室设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利用较低成本的单管燃烧室试验模拟环形燃烧室燃烧特性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环形火焰筒由N个结构及燃烧特性相同的1/N周期环形火焰筒组成,将1/N周期环形火焰筒模化为单管火焰筒的过程包括:对于前段,使得前段中截面轮廓线绕圆形端口的中轴线旋转形成碗状的闭合周期,形成单管火焰筒前段;对于后段,根据单管火焰筒前段的型线减小收缩角,使得后段轮廓线与前段型线光滑连接;并使得后段中截面外环轮廓线绕圆形端口的中轴线旋转形成圆筒状的闭合周期,形成单管火焰筒后段。本发明通过模化使得单管火焰筒与环形火焰筒的燃烧特性相似。
-
公开(公告)号:CN11629379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205902.8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隔热屏与火焰筒一体化结构及方法,涉及燃气轮机燃烧室领域,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燃烧室组装工序复杂、燃烧室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上述结构中的隔热屏和火焰筒为一体化结构,隔热屏表面与火焰筒内剪切层的形状相吻合,隔热屏中央设置主流空气入口,主流空气入口周围设置冷却孔,隔热屏边缘设置纰缝,纰缝与火焰筒相连接,并且隔热屏靠近火焰筒的头部。上述方法包括:根据火焰筒内剪切层的形态确定隔热屏的表面形状,以使隔热屏表面形状与剪切层相吻合;确定隔热屏的位置、隔热屏上冷却孔及纰缝的尺寸和位置;加工隔热屏与火焰筒。本发明简化了燃烧室组装工序,有效减轻了燃烧室应力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燃气轮机燃烧室。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05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789843.9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联焰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壳体、火焰筒、引焰管、点火器、火花塞系统、启动燃料系统、主燃料喷嘴、主燃料系统和联焰判断系统,四个火焰筒安装在试验壳体内部,相互之间通过联焰管插接相连,主燃料喷嘴插接在火焰筒进口且与主燃料系统相连,点火器固定在试验壳体安装座上,并与启动燃料系统和火花塞相连;试验壳体上装有四个火焰探测器和四支总温探针并信号传输至中控计算机,通过联焰判断系统即可验证燃烧室整套火焰筒的联焰特性。本发明试验装置大幅降低了燃烧室研制投入及试验成本,缩短了研制周期,同时验证结果可靠,安全冗余度高,有效规避了联焰失败风险,工程实用性强,可推广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570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276379.4
申请日:2023-10-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冷却掺混一体的燃烧室火焰筒冷却壁面结构及火焰筒,以克服现有火焰筒壁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上述冲击冷却掺混一体的燃烧室火焰筒冷却壁面结构包括冲击孔壁和内层壁;所述冲击孔壁和所述内层壁之间设有环形空气通道;所述冲击孔壁和所述内层壁通过气膜环相连,在火焰筒尾部形成气膜冷却环缝槽,所示气膜环设有气膜冷却孔;所述冲击孔壁上设有垂直的第一直径孔以形成垂直冲击射流,所述第一直径孔的直径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内层壁上设有主燃孔和掺混孔。本发明改善了传统火焰筒冷却结构,使冷却壁面的空气参与到燃烧室的掺混组织中,在保证冷却效果的条件下,大幅减小冷却空气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96276.4
申请日:2023-07-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约型风热直驱分布式供热系统,涉及集约型风热直驱分布式供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量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上述系统包括叶轮、增速器、压缩机、管路、蒸发器、膨胀阀、冷凝器、用户端;所述叶轮通过传动轴与机舱中的增速箱、压缩机相连,当有风时,所述叶轮捕获风能后通过增速箱带动压缩机旋转;布置在地下的蒸发器、膨胀阀、冷凝器通过管路与机舱内的压缩机相连;工质在管路中流动,从低温热源中吸收热量蒸发,经压缩机增温增压,在高温热源用户端处冷凝放热,经膨胀阀后重新变回低温低压液体,进入下一个循环,以为用户持续提供热量。本发明的上述技术能够用于供热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