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空气系统健康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681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577551.9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柴油发动机空气系统健康评估方法,涉及发动机故障诊断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根据柴油机在各复杂工况下的运行参数特征来表征空气系统健康状态的问题。本发明方法通过构建的训练样本集对CNN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CNN模型对实际样本进行健康识别;构建训练样本集的过程中,先对采集的参数进行预处理后,再确定预处理后的各时刻所采集的柴油机空气系统的特征参数,确定各时刻柴油机空气系统的健康状态类别并进行类别标记,再利用工况划分,使每个终选样本中包含3种工况,丰富样本使CNN模型感受视野更加丰富,提高训练精度及分类准确度。针对于柴油机工况进行划分后输入模型,更方便提取不同工况的运行参数特征,从而更为精确的表征空气系统的健康状态。

    发动机废气分层进气系统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4294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052244.3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是一种用以降低废气与空气在进气过程中的混合接触,提高气缸内废气分层程度的基于时序进气的发动机废气分层进气系统,设有气缸盖以及至少两个气缸,其特征在于气缸盖上开设用于与气缸盖内至少两个气缸上进气口一一对应连通的两组以上的空气/废气进气道,还开设用于与气缸上出气口连通的排气道;所述每组空气/废气进气道由并排设置的空气进气道和废气进气道组成,其中两个以上的空气进气道上一一对应设有两个以上的空气进气门,两个以上的废气进气道上一一对应设有两个以上的废气进气门,空气进气门以及废气进气门均经进气凸轮驱动机构控制开闭。

    发动机废气分层进气系统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4294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052244.3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是一种用以降低废气与空气在进气过程中的混合接触,提高气缸内废气分层程度的基于时序进气的发动机废气分层进气系统,设有气缸盖以及至少两个气缸,其特征在于气缸盖上开设用于与气缸盖内至少两个气缸上进气口一一对应连通的两组以上的空气/废气进气道,还开设用于与气缸上出气口连通的排气道;所述每组空气/废气进气道由并排设置的空气进气道和废气进气道组成,其中两个以上的空气进气道上一一对应设有两个以上的空气进气门,两个以上的废气进气道上一一对应设有两个以上的废气进气门,空气进气门以及废气进气门均经进气凸轮驱动机构控制开闭。

    可移动式多功能柴油机尾气颗粒捕集装置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9826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284317.2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颗粒捕集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滤芯受热均匀、再生效率高、适应性广、精准再生时刻判断、适用于室内作业柴油机的可移动式多功能柴油机尾气颗粒捕集装置及应用,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置颗粒捕集器底座,颗粒捕集器底座具有上部开口的圆柱状主体,颗粒捕集器底座主体上开设进气管接口、排气管接口以及旁通管接口,所述颗粒捕集器进气管接口中设有单向阀,所述颗粒捕集器底座的上端设有用于固定金属滤芯的凸缘,并由内而外同心设置有金属滤芯、电磁线圈和滤芯外壳,所述滤芯外壳呈上端封闭的圆柱状筒体,滤芯外壳的上端面开设用于将气流送入集烟罩的圆孔阵列。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用高湍流活塞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11102221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25567.0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碳氢化合物排放量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用高湍流活塞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空腔由活塞凹坑(11)与缸盖(3)形成的中央空腔以及与中央空腔相连通的负压腔组成,所述负压腔位于中央空腔外侧,且负压腔与中央空腔连通处具有高度小于负压腔腔体高度的缩口,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不改动原发动机结构的前提下,仅通过更换活塞,实现增加燃烧湍动能,加快火焰传播速度,降低未燃碳氢排放,提高热效率。

    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进排气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32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30246.2

    申请日:2016-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285 F02M35/10222

    Abstract: 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进排气系统及工作方法,涉及柴油发动机动力系统,包括气缸、进气稳压罐和中冷器,气缸上设有进气口、排气口和废气进气口,进气口、排气口和废气进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门、排气门和废气进气门,进气门、排气门和废气进气门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气门、排气门和废气进气门开闭的进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和废气进气凸轮轴;中冷器的出口连接有废气稳压罐,废气稳压罐出口经废气进气门与废气进气口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成本低廉,废气与空气分层显著,显著降低氮氧化物、同时降低颗粒物排放量,柴油机热效率高。

    发动机油底壳油液品质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6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5077.4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旨在解决油液中气泡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的发动机油底壳油液品质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外壳分为三段:上部和下部采用316L钢材料,中部使用聚苯并咪唑,壳体上部设有油液入口、倾斜板、消泡孔、排气管和浮子,确保油液中的大气泡被过滤并排出;中部硅橡胶在振动作用下变形,促使油液与气泡分离;下部安装有油液感知元件和单向阀,保证油液单向流出。当发动机启动后,带泡沫的油液流入装置,经过两级消泡处理后,油液缓慢进入测量区,由感知元件测量油液参数,实现无泡沫环境下的实时监测,具有结构紧凑、高精度实时测量的优势,易于集成到现有系统中,适用于各种机动车辆,提供高效准确的油液品质实时监测。

    车辆队列防追尾主动避撞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1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68980.5

    申请日:2022-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协同式自适应巡航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队列防追尾主动避撞协同控制方法,通过调整队列内车间距和提高领航车速度两种方法进行防追尾主动避障控制,并采用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在受到压缩时各质量块位移的规律,描述车辆队列避撞时期望车间距的变化,在对弹性系数和阻尼系数进行适当标定后,使期望车间距变化曲线具有平滑、快速稳定的特点,有利于队列内车辆速度的稳定性,在考虑通信延迟与制动器迟滞总时间的情况下,对最小安全车间距进行计算与保持,保证了队列内车辆的安全性,采用MPC控制器对期望车间距和期望车速进行跟踪,并通过滚动优化方法队列内车辆的最优加速度,有效保证了跟车安全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