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29213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054500.6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25 , G06F111/08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设计与预测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新材料设计领域的技术,具体是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形状、含量、尺寸、取向的设计、复合材料结构建模及其变形行为、损伤行为和力学性能的预测方法。其操作流程包括:基于颗粒、短棒、晶须状增强体随机分布状态,构建非连续增强复合材料的三维几何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通过公式计算来修正金属基体和增强体的强度;将各组分的力学性能赋予模型;对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及载荷;通过仿真技术计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复合材料体系广、精度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69385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05673.9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实现弯矩和扭矩同步加载互不干涉的加载头,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加载头包括轴对称扭矩加载臂,所述轴对称扭矩加载臂通过螺母2安装于扭矩加载连接件的顶部;所述扭矩加载连接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加载法兰;所述加载法兰的底部用于安装被测零件;所述扭矩加载连接件上固定安装有横梁和T型梁;所述T型梁的底端通过弯矩加载连接件安装有弯矩加载臂。所述加载头可应用于弯扭联合加载装置,实现扭矩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982921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54500.6
申请日:2019-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设计与预测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新材料设计领域的技术,具体是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形状、含量、尺寸、取向的设计、复合材料结构建模及其变形行为、损伤行为和力学性能的预测方法。其操作流程包括:基于颗粒、短棒、晶须状增强体随机分布状态,构建非连续增强复合材料的三维几何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通过公式计算来修正金属基体和增强体的强度;将各组分的力学性能赋予模型;对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及载荷;通过仿真技术计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复合材料体系广、精度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0248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43799.5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壁厚均匀的细长薄壁铝基复合材料管材的机械加工方法,首先粗车铝基复合材料管材外圆,其次去应力热处理,然后利用专用刀具粗镗内孔,然后再去应力热处理,然后半精车铝基复合材料管材外圆后去应力热处理,再然后利用专用刀具精镗内孔,最后精车外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壁厚均匀的细长薄壁铝基复合材料管材的机械加工方法,能够生产大长径比薄壁管材,且壁厚均匀性、直线度以及同轴度得到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17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11479.1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M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5/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尺寸轴形零件弯扭同步加载条件下刚度测量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方钢管、T型梁,扭矩加载臂和弯矩加载臂等部件,可应用于大尺寸轴形零件的刚度测量和薄壁管件、异形零件的刚度测量领域中。可同时同步施加弯矩和扭矩载荷,能提高零件在扭矩作用下弯曲刚度测量的准确性、以及弯矩作用下扭转刚度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035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975692.6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陈明 , 朱超 , 张运 , 李德伦 , 曾磊 , 王友渔 , 高奔 , 金俨 , 冉江南 , 熊明华 , 胡成威 , 高升 , 唐自新 , 吕丽云 , 许哲 , 谷金奎 , 董军 , 刘小松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航天员在轨解锁压紧装置的维修工具,包括:拉绳工具、冲击工具、解锁力矩工具和解锁软轴;其中,所述拉绳工具拉紧联动式压紧装置的联动绳,使得联动式压紧装置的弹簧或压紧杆弹出;若联动式压紧装置的弹簧或压紧杆未弹出,所述冲击工具冲击联动式压紧装置的联接轴,直至联动式压紧装置的压紧装置弹簧或压紧杆弹出;所述解锁力矩工具拧开独立式压紧装置的锁紧螺母,所述解锁软轴对独立式压紧装置的压紧杆进行旋松操作直至独立式压紧装置的弹簧或压紧杆弹出。本发明实现了航天员对机械臂压紧装置的在轨快速解锁,具有快速固定、体积小、重量轻、可伸缩、把握力小的特点,解决了空间机械臂压紧装置故障时手动解锁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3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13895.2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天体触碰采样器及其采样方法,包括:块状采样头、粘附采样头、壳体、限位簧片、样品推送螺母、采样电机丝杠轴、采样电机、采样电机后轴、单向联轴器、分离丝杠、分离丝杠螺母、内套筒、外套筒、复位弹簧、分离弹簧、连接法兰、钢球、驱动源;首先进行块状样品采样,将块状样品挤入块状采样头中,采样完成后样品推送螺母、采样电机丝杠轴、采样电机将块状样品头推入样品封装容器内,完成块状样品放样;粘附采样头随之被推到了壳体端部,将采样点位置的粉末状样品被挤入粘附采样头的多根高弹性螺旋金属丝之间或吸附在其表面,完成粉末状样品采集,同样地完成块状样品放样;当采样器采样卡滞时,载荷设备能和采样器进行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175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029575.7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空间机械臂在轨参数辨识系统,对机械臂进行在轨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的辨识,包括信息处理单元、GNC控制器、测控分系统、机械臂运动规划与控制分系统、地面信息处理分系统,基于双目相机高精度视觉测量,在机械臂上设置靶标测量点,由机械臂在双目相机视场内进行不同操作任务时通过双目相机获取机械臂运动过程的视觉测量信息。将机械臂实际在轨运动过程与仿真模型对比,获取机械臂实际在轨运行特性,辨识地面无法准确测量的机械臂在轨参数。解决了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参数天地差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5326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939178.2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适应舱体变形的多点联动压紧释放机构,属于空间大型复杂机构的压紧释放技术领域;包括联动装置和2n个压紧释放装置;联动装置水平固定安装在航天器舱壁上;2n个压紧释放装置对称安装在联动装置的2侧;压紧释放装置的底部均固连在航天器舱壁上;各压紧释放装置的顶端与对应机械臂固连;通过2n个压紧释放装置实现将对应机械臂限位在航天器舱壁的指定位置,并通过联动装置控制2n个压紧释放装置分离,实现对应机械臂相对于航天器舱壁的释放;本发明联动杆式压紧装置内部采用四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设计可自适应舱体的变形,使产品免受因舱体内压或者重力影响变形而产生的内应力,同时有效减少火工品的使用数量,降低产品解锁对舱体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01081.7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空间机械臂关节动力学模型修正与验证方法,建立关节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修正,利用拟合修正后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开环测试仿真、闭环测试仿真,获取开环测试仿真结果、闭环测试仿真结果;对拟合修正前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测试仿真,获取模型仿真结果;将模型仿真结果分别与开环测试仿真结果、闭环测试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若满足稳态误差要求,则模型修正成功,否则重新进行动力学模型的拟合修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