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8203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1658384.7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495 , C04B35/488 , C04B35/16 , C04B35/42 , C04B35/622 , C04B35/626 , C23C4/11 , C23C4/134 , C23C4/129 , C23C4/137 , C23C14/08 , C23C14/32 , C23C14/30 , C23C14/48
Abstract: 一种不等价离子掺杂的高发射率低热导功能复合陶瓷或涂层制备的方法。本发明属于热防护陶瓷及辐射热控涂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发射率低热导功能复合高温热障涂层粉体的方法。本发明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制备一种在25‑1500℃大温度范围内具有宽光谱(0.5‑14μm)高发射率和低热导率的复合性能的涂层。方法:一、高温煅烧;二、混合、球磨、干燥;三、固相反应煅烧;四、造粒。本发明成本低、操作简单,材料的高发射率和低热导可由一种材料实现,材料的结构性好、稳定性强、环境适应度高,从而使本发明提供的高发射率和低热导陶瓷和涂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可获得一种不等价离子掺杂的高发射率低热导功能复合陶瓷或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59879.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111/06 , G06F113/26
Abstract: 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反演优化方法及装置、半透明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光学性质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致采用椭偏测量无法得到半透明光学薄膜的光学常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光学薄膜材料光学常数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伪光学常数;步骤2:采集搜索范围内参数的初值,作为迭代参数;步骤3:采集迭代参数对应的入射偏振光波长和角度;步骤4:根据迭代参数和的波长和角度获得椭偏参数;步骤5:根据椭偏参数计算当前迭代参数的适应度;步骤6:判断适应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满足则输出当前迭代参数作为结果,不满足则返回并依次执行步骤2至步骤6。适合应用于探索半透明光学薄膜的光学常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2040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94204.5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近场热辐射实验装置及其调平方法,其中,近场热辐射实验装置包括:壳体、支架、移动平台、固定平台、固定装置以及真空系统。移动平台用于支撑第一样品。固定平台于支撑第二样品。固定装置用于将第二样品与第一样品完全贴合后固定。本申请提供的近场热辐射实验装置,通过移动平台向固定装置移动直至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完全贴合,当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完全贴合时,两个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处于平行状态,再通过固定装置将第二样品固定,保证了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之间的平行度,以便进行近场热辐射实验,由于上述调平是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接触实现的,因此能够保证第一样品与第二样品之间纳米级别的平行度,从而保证后续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7297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812887.7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L27/12 , C08L23/20 , C08L27/18 , C08L75/04 , C08K3/22 , C08K9/06 , C08K3/36 , C08K3/30 , C08K3/32 , C08K9/04 , C08K3/26 , C08K3/34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射型辐射制冷材料、薄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辐射制冷技术领域,所述反射型辐射制冷材料,包括高分子基材和分散于所述高分子基材中的陶瓷颗粒,所述陶瓷颗粒包括第一粒径陶瓷颗粒和第二粒径陶瓷颗粒,所述第一粒径陶瓷颗粒、所述第二粒径陶瓷颗粒与所述高分子基材的体积比为(0.05‑0.3):(0.1‑0.4):1,且所述第一粒径陶瓷颗粒与所述高分子基材的折射率差值大于0.5。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反射型辐射制冷薄膜具有单层膜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在保证阳光高反射利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辐射散热制冷效果,且具有超疏水性能,环境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54688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78498.X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储释热系统热稳定输出的气体混合装置,包括气体混合总管、第一进口风管、第二进口风管、出口风管、应急风管,混合喷管一和混合喷管二,两个进口风管与气体混合总管两端连通,混合喷管一自第一进口风管穿入气体混合总管内,混合喷管二自第二进口风管穿入混合总管内,混合喷管一与储热罐的出口管道连接,混合喷管二与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管道连接,在气体混合总管内设有隔板,隔板与气体混合总管的两端均设有间隙,两个混合喷管布置在隔板下方,在两个混合喷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喷口,出口风管和应急风管均与气体混合总管连通,在出口风管设有叶片单元,出口风管与用热负载相连。本发明实现储释热系统能量自适应高效稳定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4526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12748.4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9K5/14 , C08J5/18 , C08L23/20 , C08K9/06 , C08K3/36 , C08L27/12 , C08K9/04 , C08K3/34 , C08L33/12 , C08K3/30 , C08K3/38 , C08L25/06 , C08K3/26 , C08K3/32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射型辐射制冷材料、薄膜、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辐射制冷技术领域,所述透射型辐射制冷材料,包括高分子基材和分散于高分子基材中的陶瓷颗粒,所述高分子基材和所述陶瓷颗粒的体积比为2-20:1,且所述陶瓷颗粒的粒径小于太阳光谱波长。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透射型辐射制冷薄膜只需单层膜结构即可实现太阳光利用、辐射散热及疏水自清洁功能,且成本低、稳定性好,其太阳光谱(波长范围0.3-2.5μm)透过率大于80%,热红外波段(波长范围2.5-20μm)发射率大于90%,辐射制冷效率达到30-120W/m2,在保证阳光透过利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辐射散热制冷效果,且具有超疏水性能,其静态接触角的平均值大于150°,滚动角小于5°。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86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99103.5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通过电压调节等效发射率的热控皮肤及其在航天器中的应用。所述热控皮肤从下至上包括基底、内层、外层和保护层,并且内层和外层之间具有间隔物,所述间隔物使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有间距为微纳米量级的真空间隙;所述内层和/或所述外层中包含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结构,且在结构中的半导体和金属之间加载直流可调电压;所述保护层具有高红外发射率或同时具有高红外发射率和低太阳光谱吸收率。这一热控皮肤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空间环境适应性,解决了电致变色材料因直接暴露于太空环境而产生的性能退化问题,另一方面能提供较大的发射率调节范围,可以应用在航天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4423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047803.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流调制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n结的近场辐射热流调制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p型半导体层、n型半导体层和第二金属层;其中,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之间存在微纳米量级的真空间隙,用于实现辐射换热;第一金属层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第二金属层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构成电极对,用于对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施加统一的电场。本发明提供的近场辐射热流调制器能够建立连续的热流‑电压关系,调节范围大,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4584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77609.0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和月球原位资源利用的月球基地能源供给系统,通过温差发电和光热电联合技术,实现月球基地能源的闭环连续稳定供能。月坑或熔岩管形成的地下掩蔽场所可作为集储热‑发电一体化模块的天然安置地,坑内规则安置大容量、高密度的储热单元,通过在月球表面安置的大量自动跟踪反射镜及聚光镜,引入太阳能光热,完成系统热能的存储。储热模块最外侧包裹温差发电材料,基于储热模块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差,实现月昼、月夜不同时刻的连续电能供应,保证月球基地能源的稳定需求。同时月球基地的建筑同样结合储能进行搭建,后期可进一步开发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光‑热‑电的稳定高效转换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7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245668.5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场热辐射的热致相变热控皮肤及其在航天器中的应用。该热致相变热控皮肤,从下至上包括基底、内层膜系、外层膜系和保护层,并且内层膜系和外层膜系之间具有间隔物,所述间隔物使内层膜系和外层膜系之间形成有间距为微纳米量级的真空间隙;和所述内层膜系包含由热致相变材料组成的热致相变膜层;所述保护层具有高红外发射率或同时具有高红外发射率和低太阳光谱吸收率。这一热致相变热控皮肤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空间环境适应性,解决了相变材料因直接暴露于太空环境而产生的性能退化问题,另一方面能提供窄温区内较大的发射率调节范围,可以应用在航天器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