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十字梁式六维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28726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33608.6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十字梁式六维力传感器,它涉及一种六维力传感器,以解决现有六维力传感器采用螺钉方式来实现过载保护,间隙精度和过载后整个传感器的强度及刚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四个内梁和四个过载保护梁沿内环的外壁均布交错设置,四个外梁设置在四个内梁的外侧,四个外梁与四个内梁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过载保护梁的外侧对应设置有一个外环,相邻两个外环之间设置有一个外梁,外梁的两端各通过一个连接板与外环固定连接,保护销与过载保护梁通孔为过盈配合,保护销与外环工艺通孔为间隙配合,每个内梁的两侧面上各粘贴有两个电阻应变片,每个外梁上端面的两侧各粘贴有两个电阻应变片。本发明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造船、军工或机器人上。

    一种布置于W火焰锅炉中的浓淡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97562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145504.4

    申请日:2010-04-13

    Abstract: 一种布置于W火焰锅炉中的浓淡分离装置,它涉及一种布置于W火焰锅炉中的浓淡分离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W火焰锅炉浓淡分离装置存在的部件多、结构复杂和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发明的浓淡分离板块(13)固定安装在煤粉浓淡分离器(3)的内壁上,乏气管道(7)的上端和浓煤粉总管道(4)的上端均与煤粉浓淡分离器(3)的下端连通,乏气管道(7)位于浓淡分离板块(13)的正下方,浓煤粉总管道(4)与煤粉均分器(14)连通,煤粉均分器(14)的下端安装有浓煤粉管道(5),煤粉均分器(14)与两个浓煤粉管道(5)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节约了空间,提升了系统可靠性和空间适应性,本发明适用于W型火焰锅炉燃烧技术领域。

    SISO系统基于最近更新信息的动态线性化自适应控制律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961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236885.9

    申请日:2017-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基于最近更新信息的动态线性化自适应控制律算法,该算法的目的在于解决自适应控制的辨识算法跟踪精度不高、收敛性不强的问题。该算法采用矩阵求逆原理和递阶辨识方法,对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线性化参数伪偏导数进行在线辨识和最近信息更新,并设定了伪偏导数复位条件,然后结合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律,从而形成一系列新型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基于最近更新信息的动态线性化自适应控制律算法。通过调节权重因子、步进因子、初始条件、复位条件来运行自适应控制算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收敛性更强,对超调、震荡等情况具有更好的抑制能力;拥有更高的输出精度和更好的调节能力,参数调节方式更加丰富灵活。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十字梁式六维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28726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533608.6

    申请日:2013-11-01

    Abstract: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十字梁式六维力传感器,它涉及一种六维力传感器,以解决现有六维力传感器采用螺钉方式来实现过载保护,间隙精度和过载后整个传感器的强度及刚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四个内梁和四个过载保护梁沿内环的外壁均布交错设置,四个外梁设置在四个内梁的外侧,四个外梁与四个内梁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过载保护梁的外侧对应设置有一个外环,相邻两个外环之间设置有一个外梁,外梁的两端各通过一个连接板与外环固定连接,保护销与过载保护梁通孔为过盈配合,保护销与外环工艺通孔为间隙配合,每个内梁的两侧面上各粘贴有两个电阻应变片,每个外梁上端面的两侧各粘贴有两个电阻应变片。本发明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造船、军工或机器人上。

    一种多油枪微油量点燃煤粉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03684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304771.9

    申请日:2009-07-24

    Abstract: 一种多油枪微油量点燃煤粉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燃烧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燃烧装置存在主油枪和同侧辅助油枪之间的距离较大、主油枪和对侧辅助油枪没有交错设置,致使易发生点火失败的问题。主油枪和对侧辅助油枪交错相对设置在浓煤粉管道的侧壁上,主油枪中心线、同侧辅助油枪中心线与浓煤粉管道中心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主油枪中心线、对侧辅助油枪中心线与浓煤粉管道中心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为500-700mm。主油枪和同侧辅助油枪之间的距离很近保证辅助油枪中喷出的雾化良好的燃油可以直接喷入主油枪点燃产生的高温火焰中剧烈燃烧且二者喷出的燃油燃烧后产生的火焰相互支持,形成一个整体的火焰,火焰的长度和粗度都很大,刚性很好,能够点燃高浓度的煤粉。

    一种多油枪微油量点燃煤粉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03684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304771.9

    申请日:2009-07-24

    Abstract: 一种多油枪微油量点燃煤粉燃烧装置,它涉及一种燃烧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燃烧装置存在主油枪和同侧辅助油枪之间的距离较大、主油枪和对侧辅助油枪没有交错设置,致使易发生点火失败的问题。主油枪和对侧辅助油枪交错相对设置在浓煤粉管道的侧壁上,主油枪中心线、同侧辅助油枪中心线与浓煤粉管道中心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为80-100mm;主油枪中心线、对侧辅助油枪中心线与浓煤粉管道中心线交点之间的距离为500-700mm。主油枪和同侧辅助油枪之间的距离很近,保证辅助油枪中喷出的雾化良好的燃油可以直接喷入主油枪点燃产生的高温火焰中剧烈燃烧且二者喷出的燃油燃烧后产生的火焰相互支持,形成一个整体的火焰,火焰的长度和粗度都很大,刚性很好,能够点燃高浓度的煤粉。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2875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32717.6

    申请日:2013-10-31

    Abstract: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它涉及一种标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标定装置结构复杂、工序繁琐、体积较大、装配调试困难,且无法实现各个方向的单维力单独加载的问题。本发明的工作平台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的上表面上,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并排平行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横梁支架组件、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组成一个门字形框架,五个滑轮沿所述横梁支架组件长度方向呈一字型等间距安装在横梁支架组件上,传感器固定法兰安装在工作平台上表面的中部,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固定法兰上,加载盘安装在传感器上,两个所述弯矩加载系统沿传感器固定法兰对称设置。本发明用于六维力传感器标定实验。

    一种适用于不同负荷煤粉型锅炉的燃尽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06450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150814.5

    申请日:2010-04-20

    Abstract: 适用于不同负荷煤粉型锅炉的燃尽风装置,它涉及一种燃尽风装置。解决了现有使用现有燃尽风装置的煤粉型锅炉在不同负荷时尤其是低负荷运行时,燃尽风动量降低,穿透力减弱,燃尽风在流场中混合不均匀,导致烟气中飞灰可燃物含量高,NOx含量高等问题。内燃尽风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内风道阀门,中间燃尽风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中间风道阀门,外燃尽风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外风道阀门。中间燃尽风风道和外燃尽风风道的连通处设有共用风道阀门。中间燃尽风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中间风道阀门,外燃尽风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外风道阀门。本发明通过调整阀门开度,在高、低负荷下,在降低NOx的同时,有很好的燃烧效果。

    一种适用于不同负荷煤粉型锅炉的燃尽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06450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50814.5

    申请日:2010-04-20

    Abstract: 适用于不同负荷煤粉型锅炉的燃尽风装置,它涉及一种燃尽风装置。解决了现有使用现有燃尽风装置的煤粉型锅炉在不同负荷时尤其是低负荷运行时,燃尽风动量降低,穿透力减弱,燃尽风在流场中混合不均匀,导致烟气中飞灰可燃物含量高,NOx含量高等问题。内燃尽风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内风道阀门,中间燃尽风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中间风道阀门,外燃尽风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外风道阀门。中间燃尽风风道和外燃尽风风道的连通处设有共用风道阀门。中间燃尽风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中间风道阀门,外燃尽风风道的入口处设置有外风道阀门。本发明通过调整阀门开度,在高、低负荷下,在降低NOx的同时,有很好的燃烧效果。

    一种压电驱动直线运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119790U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20144585.5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一种压电驱动直线运动装置,它涉及一种压电驱动运动装置,以解决现有单一组合振子作为定子的直线驱动装置采用轴承作为支撑结构,驱动力较小且结构复杂的问题,它包括上支撑架、下支撑架、直线导轨、导向套、两套预紧机构和两套定子,两套定子分别设置在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上,上支撑架的一端和下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上支撑架的另一端和下支撑架的另一端通过两套预紧机构连接,导向套与所述上支撑架的一侧转动连接,直线导轨的一端穿过导向套,直线导轨的另一端在两个预紧机构之间穿过并与两个预紧机构接触,两个驱动足正对设置在位于导向套和两个预紧机构之间的直线导轨上并分别夹紧直线导轨。本实用新型用于大推力精密驱动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