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9266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85821.6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扫描电镜图像的混凝土分类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若干个混凝土样品进行图像采集,得到若干个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构建原始数据集;所述原始数据集包括若干个所述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和与所述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相对应的真实类别;将原始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所述训练集对深度卷积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深度卷积网络;所述深度卷积网络包括特征提取网络和特征分类网络;将待测混凝土样品输入到所述训练好的深度卷积网络中,确定所述待测混凝土样品的类别。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混凝土分类的准确性和泛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4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61362.4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技术的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类物质提取和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具有高含量花青素类物质的农产品,使用间歇真空微波技术,制备含有花青素和原花青素混合物的提取液,加入到带有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凝胶渗透色谱进样口中;步骤二、分别使用不同配比的第一级分和第二级分的洗脱液洗脱回收,第一级分在515nm紫外‑可见光谱处收集馏出液;步骤三、测试第一级分洗脱回收液的花青素纯净度和抗氧化性,第二级分洗脱回收液的原花青素纯净度和抗氧化性,得到纯化条件。本发明针对农产品中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类物质,选用特殊凝胶的色谱柱进行色谱分馏,对分离水溶性成分效果较好,可以保持分子的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869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190367.3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16C60/00 , G06F30/28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抗冻性能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地域气温特征的冻融循环试验制度设计方法。本发明基于多年历史气温数据的统计分析,考虑日温差、正负温交替次数、降温速率等统计指标,并结合静水压理论建立了考虑地域气候特征的冻融循环试验制度设计方法,可实现在实验室内复现不同地域真实服役环境下混凝土遭受的冻融作用,从而更为准确的评价混凝土在不同冻融制度下的劣化过程,解决了原有规范推荐单一冻融作用制度评价混凝土抗冻性优劣不准确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86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190367.3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16C60/00 , G06F30/28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抗冻性能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地域气温特征的冻融循环试验制度设计方法。本发明基于多年历史气温数据的统计分析,考虑日温差、正负温交替次数、降温速率等统计指标,并结合静水压理论建立了考虑地域气候特征的冻融循环试验制度设计方法,可实现在实验室内复现不同地域真实服役环境下混凝土遭受的冻融作用,从而更为准确的评价混凝土在不同冻融制度下的劣化过程,解决了原有规范推荐单一冻融作用制度评价混凝土抗冻性优劣不准确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47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25987.7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韧耐蚀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入PP纤维和钢纤维,钢纤维弹性模量高,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力可以使混凝土的破坏形式从脆性破坏转为延性破坏,起到增强增韧、改善弯曲韧性的效果;掺入PP纤维的混凝土加热后,内部均匀分布的PP纤维将汽化,留下的孔隙将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连通的骨架;然后本发明将混凝土浸渍于尚未固化的树脂中,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混凝土,将气压降至一定值后释放,大气压将混凝土表面的树脂压入内部的孔隙骨架中;混凝土内部的树脂固化后,最终起到填充孔隙,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作用,达到增韧耐蚀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49291.1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FRP筋及其制造方法、性能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针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其中,智能FRP筋包括:FRP筋;所述FRP筋的中心位置内嵌有超声换能光纤;所述FRP筋的肋与肋之间缠绕有超声探测光纤。本发明利用中心位置内嵌的超声换能光纤进行光能与热能的转换以激励超声波,利用肋与肋之间缠绕的超声探测光纤进行超声信号的采集,这种超声传感方式能够对FRP筋本体进行直接表征和激励,从而能够实现对于工程结构服役期内的FRP筋应力状态的实时监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激发超声信号的探测技术容易受到混凝土复杂环境影响和电磁干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79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43466.6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废弃加气混凝土的综合再生利用领域。由于废弃加气混凝土再生细集料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因此提前预湿得到饱和面干状态的预湿细集料,保证塌落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均不改变的情况下,预湿后的废弃加气混凝土颗粒由于具有内养护作用,在保证路面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基础上,路面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等均满足相关要求,且与对照组(未使用废弃加气混凝土替代的路面混凝土)相比不会出现大幅下降,有利于指导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34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28534.4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尺度加固的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水泥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泥25~40%,硅灰7.5~10.5%,河砂35~50%,水5~7.5%,减水剂1~1.5%,钢纤维5~9%,纳米纤维素纤维0.01~0.15%。本发明在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加入少量纳米纤维素纤维,以纳米纤维素纤维加固基体的方式对钢纤维‑水泥基体界面过渡区进行纳米尺度的改善,可在低钢纤维掺量下实现力学性能显著提升;且纳米纤维素纤维具有亲水性,与水泥基体能紧密结合,更有利于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纳米纤维素纤维还具有取材广泛和绿色环保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091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347120.3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1N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监测传感器、传感装置及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检测技术领域,传感器包括环氧树脂、压电陶瓷片和导线;环氧树脂为实心圆柱体;压电陶瓷片设置于环氧树脂中,且压电陶瓷片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均相同;第一距离为压电陶瓷片的顶面与环氧树脂的顶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为压电陶瓷片的底面与环氧树脂的底面之间的距离;第三距离为压电陶瓷片的侧面与环氧树脂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导线的一端连接压电陶瓷片;导线的另一端穿过环氧树脂引出。本发明能准确监测环氧树脂型结构粘合剂在早期固化阶段的力学性能演变以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环氧树脂基体在腐蚀劣化过程中力学性能演变。
-
公开(公告)号:CN1159475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625987.7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韧耐蚀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入PP纤维和钢纤维,钢纤维弹性模量高,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力可以使混凝土的破坏形式从脆性破坏转为延性破坏,起到增强增韧、改善弯曲韧性的效果;掺入PP纤维的混凝土加热后,内部均匀分布的PP纤维将汽化,留下的孔隙将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连通的骨架;然后本发明将混凝土浸渍于尚未固化的树脂中,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混凝土,将气压降至一定值后释放,大气压将混凝土表面的树脂压入内部的孔隙骨架中;混凝土内部的树脂固化后,最终起到填充孔隙,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作用,达到增韧耐蚀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