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19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29558.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融‑风蚀‑荷载耦合的混凝土损伤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混凝土性能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冻融‑风蚀‑荷载耦合的混凝土损伤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吹沙组件和温控组件,所述试验箱具有试验腔,所述试验箱上设有用于夹持混凝土块并施加荷载的压力机,所述吹沙组件包括用于向混凝土块输送风沙的吹沙管,且所述吹沙管的轴线与送风管的轴线所呈夹角的角度可调,所述温控组件用于调节试验腔内温度。本发明的冻融‑风蚀‑荷载耦合的混凝土损伤试验装置能够模拟冻融循环、风沙冲蚀与轴向荷载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服役的复杂环境,更准确地反映服役混凝土的初始损伤演化及带初始损伤混凝土的耐久性退化规律,提高了试验研究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3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19298.4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孔隙压力与温度同步监测装置,涉及土木工程健康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金属管的一端插入三通密封接头的第一通道接口;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经三通密封接头的第二通道接口插入金属管后嵌入设置在装置探头中;金属管的另一端嵌入设置在装置探头中;压力管的一端连接至压力传感器;压力管的另一端插入在三通密封接头的第三通道接口中。在进行测量时,通过在待检测对象中插入金属管和装置探头能够将孔隙压力通过压力管传递至外部的压力传感器,并在金属管中设置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测量同一位置处的温度,以准确、稳定地监测同一位置处的孔隙压力及温度,进而能够解决压力传感器在高温下易损坏及孔隙压力传递延迟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540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16642.0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工程渣土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方法和碱激发胶凝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工程渣土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工程渣土进行粉碎,得到渣土粉末;将所述渣土粉末进行煅烧,得到煅烧渣土;将所述煅烧渣土和碱激发剂溶液混合,得到碱激发胶凝材料;所述工程渣土中包括30wt.%以上的高岭土;所述煅烧的温度为750~850℃。本发明以工程渣土为原料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无需经过泥沙分离处理,也无需掺入水泥,能够对工程渣土进行充分再利用,相较于传统水泥,本发明在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时,煅烧温度较低,且生产过程中低碳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98226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33286.1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高补钙碳化装置及其碳化方法,涉及再生骨料强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再生骨料高补钙碳化装置包括反应器、抽真空组件、供液组件和供气组件,所述反应器具有用于容置骨料的反应腔,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与反应器连接的抽气管,所述供液组件包括与反应器连接的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用于向处于负压状态的反应腔输送氢氧化钙溶液,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与反应器连接的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用于向反应腔输送二氧化碳气体。本发明的再生骨料高补钙碳化装置能够有效促进氢氧化钙溶液对再生骨料微裂缝、微缺陷空隙的渗透,保证碳化产物对微裂缝和微缺陷的修复,增强对再生骨料的碳化改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469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87760.6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换能器,涉及超声检测领域,包括纤芯、长周期光纤光栅段、包层、光声转换层,纤芯上写入有至少一段长周期光纤光栅段,包层包裹在纤芯外,光声转换层至少为一段,各光声转换层对应有至少一段长周期光纤光栅段,各光声转换层涂覆于包层外,且各长周期光纤光栅段能够将纤芯中的部分光导入至包层中,各光声转换层能够吸收与自身对应的长周期光纤光栅段所对应的包层区域中的光并激励出超声波。本发明还提供了超声波检测装置和超声换能器的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的超声换能器便于应用,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2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92657.2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1N27/416 , G01N1/34 , G01N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离子稳态迁移系数的测试装置、氯离子稳态迁移系数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测试装置能够对水泥净浆薄片进行测试,水泥净浆薄片中不含有粗骨料、界面过渡区以及大的宏观裂缝和气泡,以水泥净浆薄片为测试对象测得的氯离子稳态迁移系数消除了混凝土宏观尺度上的影响。利用上述测试装置对净浆薄片进行电迁移测试前将净浆薄片浸泡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吸附饱和,减少后续测试过程中碱的析出,避免非稳态阶段固氯效应影响氯离子迁移过程;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测试装置能够对水泥小试件中氯离子的稳态迁移速率进行检测,从而消除混凝土宏观尺度以及固氯效应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00822.X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工程弃土制备水泥掺合料的方法、水泥掺合料和水泥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工程弃土制备水泥掺合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工程弃土进行粉碎,得到弃土粉末;将所述弃土粉末进行煅烧,得到水泥掺合料;所述工程弃土中包括高岭土,所述高岭土的含量在30wt.%以上;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50~700℃。本发明对工程弃土的处理方法简便、易操作,制备得到的水泥掺合料能够满足混凝土对胶凝材料的强度要求,可实现规模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027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61079.9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C04B28/04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尼的改性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土木工程材料领域。该高阻尼的改性水泥砂浆包括水泥、砂、水、水性聚氨酯乳液、减水剂和消泡剂;所述水泥、砂、水、水性聚氨酯乳液、减水剂和消泡剂的质量比为(1000~1200):(2000~2400):(500~600):(80~120):(4~7):(0.2~0.5)。另外,所述改性水泥砂浆还可包括无机填料;所述无机填料为云母和/或晶须。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水泥砂浆可以用作为轨道的减振材料,其能有效解决无砟轨道在列车高速运行条件下轨道结构振动和噪声问题,改善车辆运行时的轮轨关系以及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495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01598.9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垃圾焚烧飞灰的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水泥基复合材料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包括飞灰和水泥,且所述飞灰与所述水泥的质量比为(0.001‑3):(9.999‑7);所述第二组分包括硅灰、石英砂、水、减水剂和钢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的含垃圾焚烧飞灰的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将飞灰作为水泥掺合料,一方面,可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飞灰由危险固体废弃物到宝贵资源的转化,避免二次污染带来的潜在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成本,有利于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751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27861.3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C09D127/18 , C09D163/02 , C09D171/00 , C09D5/08 , C09D7/65 , C08G59/54 , C08J7/04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涂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3.5~6份氟化环氧树脂,16~20份聚四氟乙烯,1份高真空全氟聚醚油和30~50份有机溶剂。在本发明中,所述氟化环氧树脂具有较低的表面能,能够提高涂层的机械化学稳定性,并且使涂层与基体具有更强的结合力;所述高真空全氟聚醚油能够降低涂料的表面能,从而提高涂层的柔韧性;所述聚四氟乙烯作为填料在降低涂料表面能的同时控制涂料的性能。本发明在氟化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和高真空全氟聚醚油的共同作用下使涂料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和超疏水性,提高了涂层的化学稳定性和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