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锰系合金钢产品磷化色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0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1688.2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锰系合金钢产品磷化色差的方法,包括顺次进行的如下步骤:碱洗,所述碱洗采用pH为13‑14的碱溶液,碱洗温度为110‑140℃,碱洗时间为30‑35mi n;第一流动水洗;酸洗,所述酸洗采用游离酸度为80‑270的酸溶液,酸洗温度为15‑25℃,酸洗时间为1‑2mi n;第二流动水洗。本发明的方法在对工件进行锰磷化处理之前利用碱溶液对工件表面进行处理,使工件表面的金属铁与碱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碱性四氧化三铁保护膜,该保护膜不仅呈黑色,解决了齿轮工件表面出现色差的问题,还使得齿轮工件更加耐磨、耐腐蚀。

    一种通过微型花结构化表面来增强水收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06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566888.9

    申请日:2024-05-08

    Inventor: 赵炯 黄学贤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过铜的碱性氧化的简单且低成本的用于超疏水性表面工程的方法,以及增加水收集的方法。通过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中等尺寸的微型花结构(3μm至5μm)可以填补常规纳米结构和微米结构之间的尺度空白,同时充当优选的成核位点以及冷凝的液滴流动性(包括液滴聚结和脱离)的促进剂,并且最终有益于整个AWH性能。此外,所述的AWH结构已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帮助下进行了优化,以用于微米级的液滴动力学分析。总的来说,碱性表面氧化所形成的中等规模的微米结构为未来AWH的超疏水性表面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

    一种不锈钢容器内胆钝化防锈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7039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49998.6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容器内胆钝化防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除氧化层、第一次中和、一次钝化、一次水洗、二次钝化、二次水洗、第二次中和、超声波水洗、三次水洗和烘干,其中,一次钝化是将容器浸泡在218钝化液中,对焊接焊缝缝隙表面初步形成一层氧化膜,二次钝化是将容器浸泡在3106钝化液中,容器表面形成氧化铬膜,起到抗氧化防锈作用。本发明容器只需要浸泡处理,即可去除表面由于焊接造成的发黄氧化层,还能形成一层氧化膜,实现钝化防锈,适用于任何不锈钢容器的内胆处理,在5%盐雾测试中静置48h不生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一种金属件耐腐蚀防锈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310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075686.5

    申请日:2022-01-22

    Inventor: 龚晓林 刘清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件耐腐蚀防锈设备;包括壳体、发蓝处理池、控制器、电机和转轴;还包括:除锈组件,除锈组件与壳体固接,除锈组件用于球形金属件的除锈处理;洗涤组件,洗涤组件设于壳体内,洗涤组件用于对除锈完成后的球形金属件进行洗涤处理;烘干组件,烘干组件设于除锈组件的下方,烘干组件用于烘干洗涤后的球形金属件;将球形金属件倒入除锈桶内,除锈桶内的打磨砂砾随即在顶板的转动搅动作用下对球形金属件进行除锈打磨,将球形金属件表面的锈蚀打磨去除,提高了球形金属件表面的光洁度;进而提高了球形金属件后序进行耐腐蚀防锈处理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球形金属件的打磨效率。

    一种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71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9195.6

    申请日:2024-02-06

    Inventor: 陶茂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锈剂,包括如下的原料:碳酸盐、防锈助剂、四硼酸钠、氨基树脂聚合物、络合剂、亚硝酸盐、表面活性剂及水。该防锈剂在钢铁构件经过酸洗后表面有轻微的二次生锈的情况下,可以去除钢铁构件表面的锈蚀且同时可以对钢铁构件进行钝化处理,能有效的做到钢铁构件的临时防锈。

    一种型钢加工用表面处理工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04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30442.X

    申请日:2023-12-01

    Inventor: 于世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型钢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型钢加工用表面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型钢放置在打磨平台上,通过打磨机进行去毛刺处理;步骤二,将去毛刺处理后的型钢依次进行溶剂除油、电化学除油、化学除油和表面活性剂除油;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型钢进行盐酸除锈,并适当的放入除锈添加剂。通过将型钢放在打磨平台上,打磨机进行去毛刺处理,将去毛刺处理后的型钢依次进行溶剂除油、电化学除油、化学除油和表面活性剂除油,将得到的型钢进行盐酸除锈,并适当的放入除锈添加剂,将得到的型钢进行磷化处理和发黑处理,使型钢表面进行多次除油、除锈,同时表面形成一层蓝色至黑色的四氧化三铁保护性氧化薄膜。

    一种不锈钢的酸洗钝化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4820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18966.8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成志坚

    Inventor: 成志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的酸洗钝化方法。本发明中,在对不锈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之前,对不锈钢的表面进行了清洗处理,从而可显著提高不锈钢制品的抗菌能力以及抗菌持久性,保障不锈钢制品的安全卫生;使用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更不会对不锈钢制品造成任何腐蚀,大大地提高了不锈钢制品表面的防锈蚀性能和光泽度,为后续的酸洗钝化处理提供了更为干净的金属表面,从而保证了整体酸洗钝化的效果。缓蚀剂中氨基磺酸、植酸、柠檬酸都属于弱酸,相对于传统的硝酸、氢氟酸具有环保、保护操作者的身体健康等作用,在进行酸洗钝化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保护了环境的同时,也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