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斑马鱼胚胎的易接近转座酶核染色质高通量测序实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63089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66989.6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C12N15/1003 C12N2330/31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斑马鱼胚胎的易接近转座酶核染色质高通量测序实验(ATAC-seq)的方法,首先进行斑马鱼胚胎样本前处理,然后在胚胎中加入裂解缓冲液,用广口枪头在冰浴中裂解胚胎,立即进行转座反应并纯化DNA,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的方法确定建库用的循环数,直接通过一步PCR的方法进行建库测序。ATAC-seq和DNase-seq两种方法都能够对基因组染色质上调控序列进行定位和解读,但ATAC-seq步骤更为简单,需要的细胞也更少,在无法获得大量细胞的情况下,ATAC-seq更有帮助,且根据实验结果ATAC-seq获得的数据富集程度更高。本发明还将其应用到斑马鱼胚胎细胞中,对于研究生物体早期发育过程中的染色质结构的变化及相应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一种有效且简单的方法。

    斑马鱼胚胎单细胞染色质超敏位点高通量测序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154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70471.X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斑马鱼胚胎单细胞染色质超敏位点高通量测序实验方法,首先进行斑马鱼胚胎样本前处理,然后将胚胎转至含有裂解缓冲液的管中,用广口枪头在冰浴中裂解胚胎;再进行脱氧核糖核酸酶I酶切反应,抽提纯化DNA,利用建库试剂盒构建文库后通过琼脂糖胶电泳分离选择所需文库大小进行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通过在沉淀过程中加入环状载体DNA来富集DNA量,从而能在单个细胞水平进行的DNase I超敏位点高通量测序技术,此方法能观察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转录调控区域的差异,剖析细胞的异质性,能更好的观察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转录调控的变化及机制研究。

    利用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鉴定人类原态多能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8997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1049238.9

    申请日:2016-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细胞表面分子ALPPL2鉴定人类态多能性的方法。步骤是:建立可诱导的2代重编程系统,利用特定的诱导培养体系从人的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建立态及primed态iPSC系;分别提取所建立的态及primed态iPSCs中的细胞膜蛋白,通过iTRAQ标记及蛋白质谱定量技术,对两者的膜蛋白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筛选出相比于primed iPSCs,中高表达的膜蛋白库;3.在及primed重编程过程中分别选取特定时间节点进行细胞收样,结合RNAseq分析,获得及primed重编程过程转录组的动态变化,并将在重编程过程中特异性上调的基因与步骤2中筛选出的膜蛋白库进行综合比较。本发明找到了可特异指征人的态多能性的表面分子标志物ALPPL2。

    一种以废弃中空纤维超滤膜或微滤膜为基质的生物填料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1481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49297.9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废弃中空纤维超滤膜或微滤膜为基质的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原料采用的是废弃中空纤维超滤膜或微滤膜,并根据所述生物填料原料的来源和污染情况,采取不同的物理或者化学清洗方式,同时通过表面亲水化改性方式或纳米材料原位聚合改性方式控制生物填料原料表面粗糙性、初始微生物量或者亲水性能,从而使该生物填料相比于传统的生物填料有更快的挂膜速度;根据生物填料原料的来源和污染情况,实现了对废弃的中空纤维膜进行资源化回收的路径,极大的减少了废弃高分子材料对环境的危害。利用废弃的中空纤维膜进行生物填料的制备,可以大大减少填料制备的成本,填料制备的成本主要在于填料的原料和制备过程中能耗等。

    一种黄粉虫降解废弃膜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175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569032.7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B3/00 A01K67/033 A23K50/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粉虫降解废弃膜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鞘翅目、拟步行科、粉甲虫属昆虫黄粉虫摄食塑料的特性,在24~26℃,湿度为60%~75%的条件下,通过添加助饲料,使其对污/废污/废水处理过程中废弃的聚氯乙烯膜进行啃食,并在其肠道内进行生物降解,最终在40天的时间里有效地降解了4.0g~5.5g废弃膜材料,每g黄粉虫的平均降解速率约为2.29~2.71mg/d。本发明解决了废弃聚氯乙烯膜材料使用过后难降解、难处理的问题,并在低能耗、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对废弃的聚氯乙烯薄膜进行了有效的生物降解;添加助饲料能够明显增进黄粉虫对废弃膜材料的摄食量,并加快其降解能力;同时,本身作为仓库害虫的黄粉虫的潜在生物价值也得到了有效地利用。

    一种处理重金属阳离子废水及同步回收金属含氧酸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54047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1028473.8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28 C02F2101/20 C02F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重金属阳离子废水及同步回收金属含氧酸根的方法。本发明采用nZVI,通过有序调控反应pH及时间,实现重金属阳离子的去除及含钼、锑等金属阴离子的同步回收。在酸性条件下,5~20分钟内实现快速吸附,利用磁性分离排出处理后水体并回收固体;再将分离后固体至于强碱性溶液,厌氧搅拌10~30分钟,释放金属含氧酸根,再利用磁性分离,获得高浓度高纯度上清液金属含氧酸根溶液的同时去除重金属阳离子,并实现固体回收重复利用。本发明的简单可靠,可操作性强,可直接用于含重金属含氧酸根的废水中处理及回收,固体可重复利用6次以上,效果优于其他材料。本发明方法为回收金属含氧酸根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既有输电塔抗冰加固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81937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21884.8

    申请日:2010-03-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既有输电塔的抗冰加固改造方法,包括在输电塔高度范围内适当增加横隔面数以提高既有输电铁塔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根据不同的塔形在输电塔薄弱部位采取增大杆件截面面积的方法提高局部承载力;考虑到现场施工时输电塔结构的安全,本发明同时提出了加固时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具有设计施工简便,用钢量小且效果显著,可广泛用于既有输电塔的抗冰加固改造中,以达到提高输电塔刚度、减少寒冷天气中因输电塔的破坏而引起的重大社会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