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酸预处理生物质原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2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24541.6

    申请日:2018-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酸预处理生物质原料的方法,属于生物能源领域。收集玉米秸秆、稻草、玉米芯或秸秆芯,105℃烘干,粉碎至40目~80目;加入10~25倍体积的固体酸,该固体酸的浓度为0.5%~3%,时间20~120min,温度90~140℃。有益效果是,当氨基磺酸和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时,其中一部分将形成盐酸,其余部分的氨基磺酸将残留。固体酸的预处理效果与常规酸性试剂相似,但是固态酸预处理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去除半纤维素,比正常的酸预处理产生更少的糠醛等有毒物质。得到的生物质材料对纤维素酶的抑制作用更小,且不需要用大量的水去冲洗预处理后的残渣,避免了浪费水资源和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的条件较常规预处理工艺更加温和,成本更低,对设备和人员的要求也较低。

    一种藜麦红茶的制备方法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54853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432774.0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藜麦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原料的选取;步骤S2、萎调;步骤S3、揉捻;步骤S4、发酵;步骤S5、烘干;其中,揉捻过程中同时加入混合酶与复合菌剂。该制备方法采用藜麦叶为原料,从而充分利用到藜麦;同时,该方法制备获得的藜麦红茶口感好、不会出现茶汤浑浊的问题、营养价值高。

    一种柞蚕蛹ACE抑制蛋白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707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47699.6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一种柞蚕蛹ACE抑制蛋白肽的制备方法,是以柞蚕蛹蛋白粉为原料加入pH为10.5的缓冲液制备成蛋白液,先采用碱性蛋白酶进行第一步水解,然后采用胃蛋白酶进行第二步水解。本发明采用柞蚕蛹为原料制备的ACE抑制蛋白肽在分离纯化后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分布范围,ACE抑制率最高可达到79.42%,同时还具有较优异的抗氧化还原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5.17%,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5.64%。

    一种含酿酒酵母菌的低温高效降解秸秆复合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35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810941828.5

    申请日:2018-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酿酒酵母菌的低温高效降解秸秆复合菌,所述复合菌剂由6株菌株构在室外温度1℃‑6℃的环境下使高粱秸秆腐熟天数提高了2‑3天,特别适合北方地区。大量的酿酒酵母菌的添加可以减少降解腐熟过程中的臭味,将复合菌剂添加到高粱秸秆中发酵制备饲料,通过发酵后的秸秆质地柔软并有酒香气,适口性明显提高,与未经处理的秸秆相比,一般采食速度可提高47%,采食量可增加21%,可以将牛的消化率平均提高60%,日增重平均提高32%,由于发酵后的纤维素和木质素被部分降解,瘤胃微生物能够与秸秆纤维充分接触,增加了饲料的转化率。

    一种榛蘑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728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64362.0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一种榛蘑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是以榛蘑为原料依次进行蛋白的提取、沉淀、和水解和分离纯化,所述蛋白的提取是先采用碱提,再将碱提后的残渣进行超声碱提,所述沉淀是依次进行等电点法和盐析法进行沉淀,最后干燥制成榛蘑蛋白粉。本发明通过先对榛蘑进行碱提,然后再进行超声碱提的蛋白提取方式,有效提高了榛蘑蛋白的提取率,提取率达到76.59%,在沉淀过程依次采用等电点和盐析法结合,有效促进榛蘑蛋白的沉淀量达到66.2ug/mL,制备的抗氧化多肽对于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6.37%。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7.53%,接近阳性对照的清除率。总还原力相当,达到0.71。

    一种藜麦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612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71268.8

    申请日:2020-08-26

    Abstract: 一种藜麦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藜麦淀粉精深加工方面的空白,所述方法为:将藜麦淀粉放入NaOH溶液中,搅拌均匀,置入60-80℃水浴锅中持续搅拌30-40min,自然冷却,得水相A;将大豆油水浴加热至60℃-80℃,加入司盘80,搅拌均匀,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油相B;将水相A添加至步骤四的油相B中,搅拌均匀,加入环氧氯丙烷反应3-4h后,离心去除上层油相,沉淀物洗涤3-4次,离心后沉淀于40-50℃干燥20h,研磨即可。本发明藜麦淀粉微球,粒径为10-35μm,并对制备藜麦淀粉微球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藜麦淀粉微球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缓释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