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4466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077514.1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在离线阶段基于最大互信息系数算法,分析历史负荷数据、气象数据和待预测负荷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得到测试集数据,然后基于注意力机制和LSTM建立负荷预测模型,并使用测试集数据对负荷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以调整网络参数;在在线阶段,通过训练后的负荷预测模型对待测预测时段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针对电力负荷的计算最大互信息系数,并将最大互信息系数算法和注意力机制结合,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预测效果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880507.X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园区碳排放态势推演方法,通过对数字化园区碳排放情况调研,获取作为推演信息输入的园区数据,设置园区碳排放态势推演条件,并根据推演信息输入和园区碳排放态势推演条件进行园区碳排放态势推演计算。本发明所提方法能够推演出数字化园区未来的碳排放情况,有利于给出园区能源建设方案建议,可为优化园区能源结构、提升园区用能效率、构建低碳运行模式提供数据和策略支撑,对区域双碳目标达成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50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94773.4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中供冷热电的能源综合服务站,属于城市变电站与制热+制冷组合系统进行结合技术领域。该服务站包括规划位于城市商科办集聚区域附近的变电站,商科办集聚区域设置有冷热交换设施,变电站设置有建筑楼栋和位于建筑楼栋内的变电设施;位于变电站地域范围内设有制能设施和蓄能设施,制能设施设置在建筑楼栋中,蓄能设施设置在建筑楼栋外的地坪上,变电设施为商科办集聚区域供电的同时为制能设施供电,制能设施通过第一输出管路连接冷热交换设施并通过第二输出管路连接蓄能设施,蓄能设施通过第三输出管路与第一输出管路连通。该服务站可以向城市商科办集聚区域供电、供冷和供热,不仅节约土地资源,而且供电更安全可靠易于实现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8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36329.0
申请日:2025-04-09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电耦合传感器的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监测抑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磁电耦合传感器安装在各个电力变压器的监测节点中,实时捕获电力变压器运行中的磁场信号;采用基于改进信息获取优化的逐次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将预处理后的电流信号自适应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并从中提取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数据,采用深度循环神经网络模型捕捉由历史数据提供的长期依赖关系与由实时数据提供的短期动态变化,完成对下一时刻的直流偏磁电流数据的预测;本发明实现了对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的精确检测,且有效抑制了直流偏磁分量,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80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4080.6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电耦合传感器的变压器铁芯交直流混合电流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磁电耦合传感器阵列实时监测变压器内部的铁芯振动产生的磁通量变化,将磁通量变化转换为原始电信号,对原始电信号进行处理,提取混合电流中的交流信号分量和直流信号分量,并将其随历史运行数据和实时环境参数输入至待训练的深度循环神经网络中,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经过迭代训练后输出强化后的杂散电流以及消除环境影响后的直流电流信号。本发明使用深度循环神经网络与自适应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铁芯温度高精度预测;并利用动态数据训练神经网络,从而增强网络的动态处理能力,可有效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19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22102.3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斌 , 高海洋 , 郑馨怡 , 王昱婷 , 朱海超 , 王艳巧 , 蔡可庆 , 陈雪薇 , 徐琼璟 , 张瑶 , 张汀荟 , 端凌立 , 张若微 , 范庆华 , 陈庭记 , 杨莲 , 刘永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综合能源暖通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HVAC系统能够采取的控制动作空间;然后采集建筑HVAC系统的状态数据;接着构建控制序列,DRL算法更新HVAC控制动作;计算HVAC系统采取动作后的即时回报和最大累积回报;最后使用人工神经网络逼近Q值,选择最优控制动作。本发明通过将HVAC运行过程表达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开发基于DRL的HVAC控制方法,同时最小化建筑能源成本和维持住户的舒适温度;为了获得更高的扩展性,进一步提出了启发式方法,用于复杂多区域系统的有效控制;有效降低了建筑能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33823.X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海洋 , 桂帆 , 马斌 , 徐琼璟 , 郑馨怡 , 端凌立 , 王昱婷 , 张若微 , 张瑶 , 张汀荟 , 范庆华 , 陈庭记 , 杨莲 , 刘永生 , 朱海超 , 蔡可庆 , 王艳巧 , 陈雪薇
IPC: G06Q10/0631 , G06Q50/08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层深度强化学习的建筑综合能源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智能用电设备的状态空间数据;分析智能用电设备的动作空间;计算调度智能用电设备的运行成本和偏离消费者偏好的成本;计算回报,确定智能用电设备的最优能耗调度;输入智能用电设备的最优调度及分布式能源的状态空间数据;分析分布式能源的动作空间;计算分布式能源的运行成本和偏离消费者偏好的成本;计算回报,确定分布式能源的最优能耗调度。本发明通过确定了在消费者偏好的舒适度和电器运行特性内最小化电费的最优策略,从代理获得电器的状态信息,增加了批评Q值的效率和收敛性的补充方法,神经网络输出均值、方差和Q值以找到最优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51870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11943.X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计及低碳指数的城市综合能源系统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首先提出多种能效评估指标;构建基于G1序列法‑CRITIC赋权法的组合权重模型;基于Python建立可个性化编辑的综合能源系统评估软件,用户在软件中输入综合能源系统数据后得到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指导技术人员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综合能效水平。本发明从能源环节、装置环节、网络环节和用户环节提炼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指标,基于CRITIC法和G1序列法生成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并汇总成软件用于综合能源系统能效评估。具有评估效果好,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44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77514.1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和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在离线阶段基于最大互信息系数算法,分析历史负荷数据、气象数据和待预测负荷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得到测试集数据,然后基于注意力机制和LSTM建立负荷预测模型,并使用测试集数据对负荷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以调整网络参数;在在线阶段,通过训练后的负荷预测模型对待测预测时段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针对电力负荷的计算最大互信息系数,并将最大互信息系数算法和注意力机制结合,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预测效果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4076.X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磁电耦合传感的变压器动态偏磁电流检测方法及装置,利用磁电耦合传感元件、激励线圈、后端处理电路组成的检测装置对直流偏磁电流的测量,磁电耦合传感元件的工作原理基于磁致伸缩材料与压电材料之间的应力耦合,继而在压电材料上产生输出信号,利用磁电耦合传感元件的谐振放大作用,灵敏度得到显著提升,能够通过检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线偏磁电流产生的磁场来实现非接触式电流检测,无需直接与电力设备进行物理接触,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还避免了接触式传感器安装难度大的问题,实现高灵敏、高精度、抗干扰、实时的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监测,具有易安装部署、小型化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