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4529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343026.9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E21B47/001 , E21B47/0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井技术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高导热耐高温的测井仪器用吸热剂封装方法,其包括:将熔融石蜡与膨胀石墨按比例进行混合,并进行磁力搅拌和超声处理,获得所需的熔融态复合吸热剂材料;在吸热剂容器的端盖或外壳上钻通灌注孔,然后将熔融态复合吸热剂材料通过该灌注孔注入到吸热剂容器内;将密封销插入灌注孔中执行紧配合密封,最后对配合缝隙继续执行焊接密封。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产品。通过本发明,可获得高热导率、高可靠性、耐高温的吸热剂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解决目前吸热剂模块存在的导热差、不能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128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03370.2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04D13/06 , F04D29/22 , F04D29/00 , F04D29/04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泵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泵体轴承一体化的超薄微型泵。所描述微型泵包括叶轮、上盖、底座、滚珠以及电机定子,其中,所述叶轮包括轮毂以及环向排布的叶片,叶轮轮毂上设有球形凹槽;所述上盖设置有流体工作腔、环形凹槽和密封圈槽;所述底座设置有流体工作腔、环形凹槽和电机槽;滚珠位于叶轮轮毂上的球形凹槽与底座和上盖的环形凹槽之间,用于支承叶轮,并减小叶轮的旋转摩擦。本发明通过将泵体与叶轮作为滚珠轴承的一部分,减小了轴承结构的厚度,同时此种设计无轴承与转子之间的连接件,大幅降低了微型泵的轴向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03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35006.5
申请日:2020-0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LED相关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阵列透镜出光面的大功率白光LED及制备方法。LED包括基板、芯片、荧光转化胶和透光增强薄膜,其中,芯片作为光源,荧光转化胶涂覆在芯片的上方,用于吸收部分芯片发出的光并将其转化为荧光激发光,另一部分未被吸收的光,即透射的芯片辐射光与荧光激发光混合形成白光,透光增强薄膜设置在荧光转化胶的上方,白光经过该透光增强薄膜出射;其中,透光增强薄膜一侧为多个呈阵列分布的透镜,透镜作为出光面。通过本发明,减小白光在出光面的入射角,并使其小于光在透镜-空气界面的临界全反射角,以此减少光线在出光面的全反射,提高LED的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43075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04011.0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25/075 , H01L33/48 , H01L33/50 , H01L33/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LED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分层分区域的远离式量子点白光LED及制备方法。该远离式量子点白光LED包括基底、芯片、封装胶和量子点膜,其中,量子点膜为多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间隔基板,每层上图案化分布着量子点,层与层之间分布的量子点相互错开,避免重叠,使得芯片发出的光在同一发射路径上仅仅被一种量子点吸收。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量子点膜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将不同吸收和辐射光谱的量子点材料涂覆在相同或不同基板上交错的区域,可解决不同量子点材料之间的散射和二次吸收激发带来的光损失,减小量子点后向散射造成的光损失并将量子点产热和芯片产热分隔,减小量子点的产热并减小芯片产热对量子点层的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82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1543309.X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1K9/64 , F21V9/30 , F21V29/58 , F21Y11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白光光源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激光二极管和荧光粉膜同时冷却的激光白光光源。该激光白光光源包括激光二极管、透镜、反射镜、荧光粉膜、荧光粉基板、水平底座和液冷散热机构,激光二极管作为蓝色光源,透镜将来自激光二极管的光线沿竖直方向出射,反射镜将来自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至荧光粉膜,荧光粉膜与荧光粉基板相互配合将来自反射镜的光线转化为白光并射出;水平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液冷散热机构,用于降低水平底座的温度,以此降低所述激光二极管和荧光粉膜的温度,从而实现二者的同时冷却。通过本发明,实现高效的同时冷却激光二极管和荧光粉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75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1558974.6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04D1/00 , F04D13/06 , F04D29/42 , F04D29/22 , F04D29/0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泵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内叶轮外电机超薄离心泵。所述离心泵包括蜗壳、一体式叶轮、底座、直流无刷电机和轴承,其中,所述蜗壳包括蜗壳本体,所述蜗壳本体上设有螺旋压水室、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一体式叶轮设于所述螺旋压水室内,包括叶片、轮毂、叶轮底盘以及转轴,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上设有轴承孔和定子槽,所述直流无刷电机包括线圈模块、控制板和环形永磁体。本发明采用水力部件与电机部件水平排列设计,使得离心泵的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厚度更小,同时将叶轮等水力部件设计在整机中央,实现了叶轮中心区域进水,能有效改善离心泵的效率和性能,所设计的离心泵具有性能稳定,效率高,适应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91752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711407264.9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LED封装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白光LED及其制备方法,该白光LED包括基板、LED芯片和透光壳体,LED芯片设置在基板表面,其上涂覆有由胶体基质、荧光粉和量子点复合材料混合而成的荧光胶体,量子点复合材料由量子点颗粒和高导热系数材料颗粒复合而成;透光壳体设置在基板上方,将LED芯片和荧光胶体密封在内,其与荧光胶体之间填充有封装胶。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表面安装LED芯片,将荧光胶体点涂在LED芯片上方,加热固化;将透光壳体嵌套在LED芯片和荧光胶体上方;在荧光胶体与透光壳体的空隙处填充封装胶固化后获得白光LED。本发明可有效降低白光LED的工作温度,降低荧光粉和量子点用量,减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3016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81339.5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41D13/005 , A41D31/14 , A41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冷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调温的智能舒适液冷服。该液冷服包括织物本体、调温管道和温控模块,调温管道分布在织物本体上,温控模块用于调节调温管道中液体介质的温度,温控模块包括冷却单元、回收单元、混液阀、控制器、传感器和微型泵,传感器用于检测混液阀输出端液体介质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混液阀输入端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开度,使得从混液阀输出端输出的液体介质的温度达到控制器中预设温度阈值,以此调节调温管道中冷却介质温度的调节,进而实现液冷服温度的调控。通过本发明,按照使用者的意愿设定工作模式和工作温度,舒适性高,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72815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68177.8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全无机白光LED封装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包括散热基板、LED芯片和荧光玻璃片,散热基板包括底座和支撑体,底座与支撑体之间形成空腔;LED芯片置于空腔内,并固定在散热基板的底座上;荧光玻璃片置于所述散热基板上方,其中荧光玻璃层正对所述LED芯片,荧光玻璃层的四周为金属层,并且该金属层上加工有焊料层,通过该焊料层熔化实现所述荧光玻璃片与所述散热基板的支撑体之间的气密焊接。本发明通过制备荧光玻璃层,使其具备较好的耐热性和热可靠性;同时,通过荧光玻璃片与散热基板之间的气密焊接,可避免有机粘接材料的老化和失效问题,从而显著提高白光LED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379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60556.6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L23/367 , H01L23/473 , G06F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散热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浸没式射流微喷直接液冷散热装置。散热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与待冷却对象的电路板配合形成密封的空间,第一凹槽中设置有第二凹槽,用于放置待冷却对象,冷却液从进口管进入经分液腔后进入喷嘴中,然后从喷嘴喷射在待冷却对象的表面;冷却液从抽液孔进入经收集腔进入出口管中,然后从出口管中流出,以此实现冷却液的收集;其中,第二凹槽的各个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嘴和抽液孔,抽液孔设置中相邻的两个喷嘴连线的中线延长线上,且抽液孔高出喷嘴,避免相邻喷嘴喷出的冷却液发生干涉。通过本发明,有效提高对芯片的散热面积,降低芯片温度并提升芯片温度的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