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连接直接驱动式滑阀

    公开(公告)号:CN105546156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410599101.5

    申请日:201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驱动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柔性连接直接驱动式滑阀,它包括阀芯、柔性杆、驱动装置、阀套和限位块;阀套内部中空部分设有与阀套间隙配合的阀芯,阀套内在阀芯的左端设有限位块;阀芯内部中空部分设有柔性杆;驱动装置可以带动柔性杆左右运动,从而带动阀芯在阀套内左右运动;柔性杆上设有若干个柔性杆圆柱支撑段,柔性杆圆柱支撑段与阀芯内壁间隙配合。本发明通过驱动装置将驱动力直接作用在滑阀上,通过利用柔性杆自身形变来吸收驱动装置与滑阀在安装或运动时由于不同轴给阀芯产生的侧向力,从而避免由于不同轴引起的阀芯卡滞的问题。

    高压大流量四余度伺服阀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89724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110331573.9

    申请日:2011-1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大流量四余度伺服阀。壳体为房型七面体结构,斜面的两端面上开有一主孔,阀芯安装在主孔内,两个双余度位移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阀芯的两端;四个前置级伺服阀均布在壳体的两斜面上,且每个斜面上的两个前置级伺服阀安装在一条直线上;四个压差传感器均布在壳体的两侧面上;四个电磁阀均布在壳体的两个端面上;前置级伺服阀和阀芯接收到外部控制电流信号,输出一定流量和压力的液流;同时双余度位移传感器接收阀芯的位移信号,并传递到前置级伺服阀,来抑制驱动液流的线性输出;当所述的某一前置级伺服阀发生故障时,与之相对应的电磁阀开启,使突变的压差信号隔离。该伺服阀具有高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无源延时被动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923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84532.4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水下环境的无源延时被动定位装置,包括:包括舱壳、端盖、舱盖、舱盖固定圈、舱盖密封圈和浮箱定位组件。舱壳为圆筒状结构,两端通过端盖封闭,舱壳上开有两个舱口,用于安装舱盖;舱盖固定圈固定安装在舱口位置,且通过舱盖密封圈密封,舱盖通过水溶胶和舱盖固定圈固定;舱壳的内舱中安装有两个浮箱定位组件,两个浮箱定位组件之间呈180度摆放;当无源延时被动定位装置入水后,浮箱定位组件中起固定作用的水溶性固定带和水溶性维纶纱线失效,浮箱定位组件中的浮箱在弹性动力作用下将舱盖顶离舱口后出舱,利用正浮力牵引细缆绳上浮至水面,通过细缆绳牵引进行水下设备定位。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定位装置误差大、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的问题。

    一种具有多级泄放功能的轻小型化伺服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18353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41936.1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泄放功能的轻小型化伺服电源,包括:电池组、上电开关、双向开关、斩波模块、储能模块、缓上电模块、电压反馈模块、电流反馈模块、电源管理器以及负载开关;当伺服控制器产生反灌能量时,伺服电源通过判断能量大小来控制不同的泄放通路,若反灌能量较小时,可通过储能模块吸收;若反灌能量较大时,伺服电源可通过储能模块与电池组共同吸收能量,若二者所能吸收的能量已达最大时,反灌能量可通过电阻R1释放掉。储能模块和电池组共同吸收的能量可为伺服控制器再次供电使用。本发明不仅有效解决因伺服控制器反灌电流导致的母线电压过高而损坏器件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一种水陆两用牵引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0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40791.1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一种水陆两用牵引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驱动绞盘组件、安装基座、测速传感器组件、传张力感器组件、缆绳抱紧组件、集成控制器、缆绳,缆绳连接外部设备,通过水陆两用牵引装置实现设备收放,组件兼顾密封性设计,能够解决水陆两用问题,能够根据根据负载需求选择一个或者两个驱动单元实现了整机负载能力控制,实时接收测速传感器和张力传感器检测信号,并根据缆绳收放控制策略,发出信号控制驱动组件输出,可实现牵引装置的收放缆绳的闭环控制,实现高效有序收放缆绳。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上电自启动反灌自泄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82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74657.6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变频器的上电自启动反灌自泄放系统,包括:反激电源模块在三相交流电上电后,向DC/AC控制器和时序逻辑控制电路输出+15V控制电压;DC/AC控制器由反激电源模块上电后,控制DC/AC功率模块中的开关管为关闭状态;时序逻辑控制电路由反激电源模块上电后,控制预充电/泄放电路中的晶闸管导通;AC/DC整流模块将三相交流电经转换为直流电,连接预充电/泄放电路并为其中的储能电容充电;DC/AC功率模块向预充电/泄放电路中的储能电容输入反灌电流;预充电/泄放电路一方面将AC/DC整流模块输入的直流电整流后为电路中的储能电容预充电,另一方面接受DC/AC功率模块输入的反灌电流。本发明能够抑制浪涌电流的产生,同时能够实现先上控制电再上功率电的上电时序。

    一种基于BUCK变换器的缓启动电路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348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90311.9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伺服系统的缓上电电路,包括:控制电源模块、BUCK变换器模块、PWM发生器模块、状态显示模块以及图腾柱驱动模块。通过把BUCK变换器串联于主功率回路之间,浪涌电流的大小由电感电流的峰值决定,通过控制MOSFET的占空比来实现电容上电压的增加。本发明采用高频电感抑制浪涌电流节省了空间、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通过采用调节占空比逐渐增加的方法,来实现负载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增加,具有普适性;通过占空比斩波的方式有效降低输入电流的峰值且减少了缓上电过程所需的时间;通过发光二极管发光情况,判断缓上电过程是否有故障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