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14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10545.5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上空间目标异动检测方法,根据目标与卫星的相对距离自适应计算异动阈值,以目标的实际像面位置为基准,搜索异动阈值内的目标,根据搜索情况判断目标是否发生异动。本方法的整个检测、计算与判断过程都在星上完成,没有地面的参与,判定速度快;同时,本方法在实际测量时不需要实时对目标位置进行精密解算,时效性较好。本方法中,在轨卫星在整个可见弧段内进行多次异动判断,每次判断都会根据相对距离自适应地更新异动阈值,可以有效实现不同检测距离下的目标异动判定,不会出现因相对距离不同而误判、漏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324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55880.X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监视图像宽窗口快速滤波方法及系统,对原始滤波窗口分别进行行排序、列排序以及对角线排序,排序过程中不断剔除肯定不是中值的元素,实现宽窗口中值滤波结果的快速输出,大大减小了宽窗口中值滤波带来的运算量;同时,本发明深入发掘排序运算内在的并行性,利用FPGA等可编程逻辑电路全并行流水处理、易于硬件资源扩展和复用的特点,复用多个排序模块进行并行处理,支持任意窗口尺寸的中值滤波,并且硬件架构灵活且易于扩展;在处理前后的元素排序模块之间插有用于分割排序数据传输路径的寄存器,缩短最长时序路径,提高系统可实现的最大时钟频率,有效提升了处理效率,减小了运算延时。
-
公开(公告)号:CN1170583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18418.2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T7/70 , G06T5/40 , G06V20/70 , G06N3/0464
Abstract: 一种密集恒星长拖尾背景下暗弱凝视碎片目标的检测方法,对长拖尾图像像素灰度变化不平稳、不连续的问题,采用矩形拟合,完成拖尾图像的聚合,降低噪声对拖尾信息的影响;分析目标遮挡状态,对半遮挡场景进行统计分类,实现基于全连接网络的有限点特征准确分类,提取半遮挡图像;基于提取的半遮挡图像进行关联检测,提高目标的关联成功概率、实现碎片有效检测跟踪。针对变化的帧间间隔及信噪比,在保证检测率优于90%、虚警率低于10%的前提下,具备对被遮挡目标的检测跟踪,有效解决了以往方法中目标遮挡造成无法进行持续连续跟踪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0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213456.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红外星探测系统及方法,结合地基与天基探测技术,对红外星持续观测并进行数据积累,降低了地基观测对观测条件的限条件,提高了红外恒星观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减少了大气和地理位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本发明可实现5×10‑15@SNR=6探测灵敏度和13.5%测量不确定度,相比地基测量装置,探测效果提升显著。本发明通过观测任务设计,可全面保障全天区多颗探测灵敏度在5×10‑15@SNR=6恒星的观测,可实现全球任意位置待定标装置的恒星基准标定,满足在轨观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11470.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J5/9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黑体的星上辐射定标系统和方法,能够适应导引头在轨随时辐射定标,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及数据处理。其中黑体经过发黑处理,保证定标时自身黑体反射带来的内辐射满足定标精度要求;辐射定标系统采用黑体切入导引头光路设计,缩短定标时间;通过处理可将数字量化数量转换为辐射能量,用于导引头温度、焦面温度等对定标精度影响的修正;通过温控组件对黑体全面源进行高精度控温,保证黑体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本发明系统与导引头进行分置安装,并与滑动舱盖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局促空间下导引头在轨辐射定标和数据处理,支持了导引头在轨成像观测效果,定标系统辐射定标不确定度满足导引头在轨观测精度要求。
-
-
-
-